青春在岗位闪光
在吉林石化公司染料厂,提起双酚A车间的李利翰,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这位年仅24岁的青年,平日里腼腆、不爱说话,可只要话题转到装置和专业技能上,他便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这份对岗位的热爱与专注,让他的青春在装置现场熠熠生辉。2025年7月,他光荣当选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赛场摘金,把荣誉当起点
2023年8月,刚刚参加工作1个多月的李利翰,由于出色的表现,历经层层选拔,代表吉林石化公司参加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三届“中国石油杯”化工总控工竞赛。
比赛内容分为理论考试、仿真操作、安全辨识、团队操作,对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李利翰来说,每一项比赛都是不小的挑战。集训中,为了快速提升,他经常白天学习理论知识,凌晨5点就来到教室进行实操训练,晚上10点还在集体学习讨论。
仿真操作比赛现场,气氛紧张。巨大的模拟操作屏前,李利翰深吸一口气,眼神专注。指尖在操作台上快速而精准地跳跃,每一个指令都沉稳有力。面对全国顶尖高手,汗水滑落他也浑然不觉,全身心沉浸在复杂的流程模拟中。“压力就是动力!”他心中默念。当屏幕上跳出完美的操作曲线时,现场掌声热烈。在最难的中毒救助比赛中,他和团队通力配合,穿戴空呼、救助伤员,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瑕疵。
19家企业、95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李利翰获得金奖第一名,吉林石化公司获得团体第一名、团队实操项目一等奖,摘得三项桂冠。捧着沉甸甸的奖牌,他心中涌起的是责任:“荣誉是起点,不是终点,得把本事带回装置上去!”
扎根现场,用脚步丈量装置
载誉归来的李利翰,转身便一头扎进了新建双酚A装置的紧张学习培训中。得知这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首套双酚A装置,项目建设投产在即,他顿感使命在肩,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车间为他精心安排了“名师”——公司劳动模范、特级技师朴太虎。自此,这对师徒开启了“白加黑”“5+2”的学习模式。
白天,李利翰的身影活跃在装置现场。他穿梭在钢铁塔林间,用脚步一寸寸“丈量”管线,将187个关键阀门的位置、特性、参数刻印于心。他紧随师父朴太虎,抓住每一个机会请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工艺要点和操作心得。
夜晚回到家,灯光下是他伏案的身影。厚重的工艺手册被反复研读,师父传授的实战经验与书本理论在笔尖碰撞、融合。他对着流程图反复推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从最基础的设备认知,到复杂的工艺流程操作,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技能的精雕细琢,在师父手把手的教导下,李利翰一步一个脚印,硬是从化工“小白”蜕变成了能独立、精准完成各项日常操作的专业能手。
这份刻苦与成长,在车间的月考中得到了印证——全年12次考试综合排名第一。2024年,他被评为吉林石化公司“学习标兵”。
严查细究,为安全筑牢防线
2025年,工厂转型升级项目建设进入攻坚期。面对重任,李利翰主动请缨,承担起关键任务:“装置隐患排查,我们保证认真负责,请放心!”
在装置“三查四定”工作中,他投入了极大的精力。面对940余根密集复杂的伴热管线,他半蹲着,一手拿着图纸,一手举着强光手电,仔细检查每一寸管线。“停!这根管线的伴热走向不对!”他发现并指出了一处非常隐蔽的配置错误。
问题复杂,他马上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三维模型,认真比对数据,反复确认。“这个隐患必须立刻解决!”他态度坚决。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他一直守在现场,协调沟通、核对验证,晚饭也只是简单吃了几口。最终,他提出的整改方案有效消除了这个重大隐患。
在联锁调试阶段,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的观察,在众多信号和仪表中,准确找出了5处联锁逻辑上的问题和3个电磁阀存在的故障。每一次发现问题,他都坚持跟进,直到彻底解决。
同事们都很佩服:“利翰检查问题,眼光特别准!”正是他这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过硬的专业能力,为装置日后安全平稳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利翰,一个年轻的员工,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之举,却在岗位上默默努力,创造了不平凡的精彩。他的青春,因坚守与奋斗闪闪发光。
欢迎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