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q 发表于 2025-8-29 15:17:42

彭雪枫:拂晓报晓的将军

1944年9月的夏邑八里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这位毕业于北京育德中学的儒将,创办了《拂晓报》和拂晓剧团,被百姓称为"我们的彭师长"。牺牲时口袋里还装着准备寄给未婚妻林颖的情书。如今泗洪县的雪枫墓园松柏常青,墓碑上的题词"半壁河山留战绩,两淮风雨慰忠魂"历经风雨依然清晰。

xlf 发表于 2025-8-29 15:18:08

郁达夫:文化战线真英雄

1945年8月29日的苏门答腊,著名作家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位创造社主将,在新加坡组织华侨义勇军抗日,创办《星洲日报》鼓舞抗战士气。当友人劝他躲避时,他回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牺牲时年仅49岁。195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故居"风雨茅庐"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些用笔作刀枪的文字,至今仍在唤醒民族记忆。

zxp 发表于 2025-8-29 15:18:35

八女投江:乌斯浑河的绝唱

1938年10月的乌斯浑河畔,冷云等八位抗联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主动吸引日军火力。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她们手挽手走进冰冷的河水。最小的王惠民年仅13岁,最大的冷云不过23岁。当敌军追至河边时,只见八位女英雄在激流中高唱《国际歌》。如今林口县的"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里,那架锈迹斑斑的缝纫机,诉说着女战士们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的传奇人生。

lwh 发表于 2025-8-29 15:19:26

淞沪会战:粉碎“三个月亡华”狂言

1937年8月,中日百万军队鏖战上海。士兵陈树生身捆手榴弹跳入日军阵地,炸毁暗堡。此战中国伤亡30万,却用生命拖住日军三个月,为工厂内迁赢得时间。一名战地记者写道:“黄浦江不是江水,是民族的血泪汇流”。

刘凯 发表于 2025-8-29 16:00:03

平型关大捷(1937 年):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打破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极大鼓舞全国抗日士气,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刘凯 发表于 2025-8-29 16:00:22

平型关大捷(1937 年):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打破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极大鼓舞全国抗日士气,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马绍鹏 发表于 2025-8-29 16:01:16

杨靖宇孤身抗敌: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与日军周旋数日,1940 年壮烈牺牲。日军解剖其遗体时,发现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无一粒粮食,其钢铁意志震撼世人。

东昱 发表于 2025-8-29 16:02:05

台儿庄战役(1938 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之一,李宗仁指挥军队浴血奋战,毙伤日军万余人,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让世界看到中国抗战的决心。

姜泽祥 发表于 2025-8-29 16:03:42

“八女投江” 壮举:1938 年,东北抗日联军 8 名女战士(冷云等)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主动吸引日军火力,在弹尽粮绝后,毅然跳入乌斯浑河,壮烈牺牲,最小的战士仅 13 岁。

樊凯 发表于 2025-8-29 16:04:42

赵一曼舍子赴死: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被捕后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1936 年就义前给儿子写下遗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平台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