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别节目之特种兵)无人机“出镜率”大增折射美反恐思路调整
美国近期加大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猎杀恐怖组织目标的力度,折射出白宫有意调整反恐战略。《纽约时报》1日报道,持续10年的反恐战争面临转折,美国今后将倚重无人机袭击等方式反恐,避免耗时长久而代价高昂的地面战争。分析师说,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耗费美国大量军力、财力,前景难料,促使美国总统奥巴马关注无人机袭击、特种部队突袭等非常规作战模式。
美国外交学会分析师迈卡·曾科直言,大规模战争的教训显而易见。“鲜血和财富的损耗巨大,结局却无法预料,国内对战争的支持减少……战争所在国人们憎恨美军的存在。”
美国海外部署军队作战成本高,每名士兵年耗费大约100万美元。相比之下,使用无人机费用低。美国空军估计,维持其全球空中监控网络每年需要50亿美元。
无人机袭击近期屡有斩获。9月30日,美国无人机在一次定点清除行动中打死“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成员、“互联网本·拉丹”安瓦尔·奥拉基。小批特种部队突袭也成为美国反恐重要作战方式,在阿富汗战场多次上演。美国特种部队5月在巴基斯坦境内发动突袭,打死“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
从战术角度分析,无人机袭击成本低、打击精确、风险小,可以有效攻击藏身偏远地区的武装组织目标。随着更多资金投入和技术进步,无人机有望扩大打击范围,提高打击精度,减少平民伤亡。
美国无人机编队发展迅速。美国媒体报道,中情局秘密在阿拉伯半岛、非洲一些国家修建无人机基地。
虽然白宫和军方高层越来越看重无人机,但并非没有顾虑,因为无人机使用面临诸多限制。
无人机袭击可能引发所在国抗议以及法律争议。美国无人机多次袭击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导致平民伤亡,招致巴基斯坦政府抨击。“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成员奥拉基身为美国公民,命丧美国无人机袭击后产生法律争议。另外,无人机自身局限性明显,不可能消灭恐怖组织本身。五角大楼一些官员坦言,无人机并不是万能药方。
美国外交学会分析师曾科警告,无人机屡次“露脸”,引起高层关注,导致美国其他压制恐怖主义的手段受到忽视,比如外交、贸易以及援助等。
一些分析师直言,10年反恐经历表明,军事手段无法消灭恐怖组织,包括无人机袭击。
来源:解放牛网 解放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