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169979 发表于 2025-8-22 10:19:29

【助力写作】好诗是什么样子?

来源 诗眼睛
好诗是什么样子?

江一郎

什么是好诗?我想,每个诗歌写作者可能都有各自不同的评判标准,这很正常。

记得我与诗人柯平有过一次谈话,提及诗歌的表述方式。柯平举真理为例,他认为真理在手,不一定要举着喇叭,跳上高处大声嚷嚷,真理的传递应该像好朋友一样,轻轻说话还是真理。因此,我反对任何虚假的姿态,喜欢用朴素的言辞写一种简单的诗,排斥典故或西方英雄神话的写作,或许有人认为那叫深刻,是学术或文化,但诗歌绝对不需要假借这些唬人的外衣来包装自己。在诗歌中,虚伪的东西往往是那些貌似深奥的东西,一旦出现,就像腐尸的气息,其危害性足以让人窒息。

好诗的另一个标准是想像力。奥威尔认为,“想像力,就像荒原上的野兽,是不能圈起来驯养的。”但想像力可以培养。一个优秀的诗人肯定是一个想像力最丰富的人,而不是终生都在寻找诗眼的人。一首诗“如果像女人的上衣一样有裂缝,才会发展人们的想像,”罗兰·巴特说得十分现实,也很通俗。无疑,神奇的想像会唤醒人们阅读的经验,赋予诗歌永恒的生命。

还有语言。语言时刻让人警醒。“一个处于对语言依赖状态的人,被称之为诗人。”在一首诗中,词语往往具有极端的变化和无限的张力,甚至可以产生合理的岐义。体现在我的写作上,我选择那种宁静、简洁而又明亮生动的语言。我反对铺张,更拒绝粗暴。我认为纯粹的诗歌语言如同幻境,闪烁奇异的光。我有意培养自己驾驭这种语言的能力,但事实上我很难做到。诗歌可以将一个民族语言的美推向极致,而我又该怎样去努力呢?

好诗的再一个标准是情感形态。今天的诗歌写作,如果继续逃避生活或矫情地歌唱显然已毫无价值。诗歌不应该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言志抒情,更应该在切入生活层面的同时,保持对生活尖锐的批判。任何简单的、机械性的、表面化的歌颂,都应该被唾弃。很多不懂诗的读者误以为诗是风花雪月的产物,其实真正的现代诗是生命深处沉埋的矿藏,是精神生活的反光,更是一部心灵史,它需要挖掘出来,建立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一个诗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得看他站立的艺术立场和拥有的情感姿态。

附:我对好诗的认识
王恩荣
1、有发现。这里我有一个经验感悟:最合适的诗句其实就在那儿,诗人的作用就是去发现,就像评论家草树说的,你不需要去增添,只需要去还原。而且还原需要个思考的过程,你必须小心翼翼地去捕捉,用灵感去遇见,否则就倏忽不见了,这个过程就像考古学家发掘古董一样,拿着刀子刷子小心的刷,一不小心就破坏了古董的完整性,就会遗憾无穷!

2、诗有余味。功夫在诗外,每日好诗编辑罗曼说过,判断好诗的标准就是百读不厌,文字背后有挖掘不尽的意蕴,给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海明威有冰山原理:“更少即是更多”,删除比添加素材更重要,“冰山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张执浩在《诗是人生的背景墙》中说:“一首完整的诗歌应该有两部分构成:说出的部分,和未说出的部分。如果没有前面‘说出’的那部分,后面‘未说出’的部分就不成立;但仅有‘说出’的部分,这首诗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事实上,‘未说出’的那一部分,才是成就这首诗的关键。”“高妙的写作者总是知道一首诗应该在何处停笔罢手,把更多空间余地留给阅读这首诗的人”。未说出的“那部分”其实就是评论家树才所说的语言必须溢出的自己。这也是曹东所说的“好诗常在语言之外”。

3、有原创性(创新)

一首诗,要成为好诗,就是要在一切旧事中去寻找和发现新的东西,要言说出一件已经真相大白的事物新的秘密。原创很重要,你是否独一无二地找到和发现别人从未找到和发现的感受,没有任何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强调惟一性和独创性,不断地写出别人没有写出过的语言,发展和丰富我们的汉语。世间万物都有名,而诗人就是要对万物重新命名(陌生化)。读诗是需要瞬间直觉的。读到好诗时,我们常常说眼前一亮,这一亮就是瞬间的直觉,而这直觉只有在遭遇到被重新命名的事物,才能瞬间一亮。这样就可极力避免惯性写作与同质化。

4、有及物性

写作,不管任何文章,实际上是自我与万物的一种相互关系。福楼拜说过:“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任何一个文学体裁其实都是写自己”。你这个诗,是把世界放在一边,你站在一边评头论足,进行不及物写作。不及物写作实际上是不及自我的一种写作,根本是不及物,这些物与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人的一生是认识自我的,认识万物也是认识自我,以万物为参照。如果写诗缺少了自我,就是无效写作。

5、能炼字炼句(诗眼)

一、炼字

如蓝野老师说:“诗歌的词句确实应该极度地准确。英语、德语世界也是这样,一时记不起哪位欧洲大师说过,用词的准确要相当于合上一个做工极好的木箱一样,要听到那严丝合缝的咔嗒一声”。

古代这样炼字炼句的例子比比皆是: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王维《书事》。“欲上人衣来”是传神之笔,一个“上”字,仿佛让人看到,坐在苍苔之间,浓浓的绿色掩映在衣服上,似乎要爬到人的衣服上。这一句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1、炼句把传统的主谓宾做一个变化和调整,使语义的张力达到最大化。如王夫刚老师说的,分段是逻辑的既定状态,分行就是逻辑的意外。传统的语序是既定状态,那现代炼句就是语义的意外。就是王夫刚老师说的语言的意外,打破中规中矩,要出新创新,语言的戏剧化,语言的个性化创造,获得表现的意外,获得思考的意外这么个效果。我悟出语言的意外就是陌生化,就是语义的跳跃,给读者留下思考的惊喜和空间。诗贵曲,不贵直(陌生化)。诗贵拙,不贵巧(多义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助力写作】好诗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