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5-8-25 08:10:23

【助力写作】“生动描写”方式方法与技巧(2)

十一、动静结合:动静相宜,灵动鲜活
    动静结合是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动态感。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描绘出山间宁静的月夜美景;“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态描写,让整个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动静结合,使诗歌既有静谧之美,又有灵动之趣,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十二、虚实相生:亦真亦幻,拓展意境
    虚实相生是指在描写中,实写与虚写相互结合。实写是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物的描写,虚写则是通过想象、回忆、梦境等对不存在或不在眼前的事物进行描写。在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花秋月”“小楼昨夜又东风”是实写眼前之景,“往事”“故国”“雕栏玉砌”等是虚写回忆中的事物,虚实相生,将李煜的亡国之痛和对往昔的怀念之情表达得深沉而悠远。虚实相生能拓展作品的意境,使情感表达更加丰富深刻。
    十三、多角度描写:全方位呈现,立体感知
    多角度描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使读者能全面、立体地了解描写对象。例如描写一座山峰,可以从远处看它的整体轮廓,“那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一位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从近处看它的岩石纹理,“走近山峰,能看到那粗糙的岩石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纹理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还可以从山顶俯瞰周围的景色,“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连绵的山峦、蜿蜒的河流、错落有致的村庄尽收眼底,好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多角度描写就像用多面镜子映照事物,让读者从不同视角感受其魅力。
    十四、感官描写:调动五感,身临其境
    感官描写是通过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描写事物,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描写对象。在朱自清的《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描写中,视觉上有花的颜色,听觉上有蜜蜂的嗡嗡声,味觉上有花的甜味儿,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园中,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官描写能极大地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十五、对比描写:鲜明对照,突出差异
    对比描写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强调描写对象的特点。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以前于勒穷困潦倒时,他们避之不及;当听说于勒发财后,又对他充满期待;而当在船上发现于勒依然是个穷水手时,又变得冷漠无情。这种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和虚伪的本质。对比描写能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事物,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主题。
    十六、衬托描写:绿叶扶花,相得益彰
    衬托描写是用次要事物来衬托主要事物,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用与主要事物性质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的深来衬托汪伦对李白情谊的深厚。反衬是用与主要事物性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用恶劣的环境(悬崖百丈冰)来反衬梅花的坚强和美丽。衬托描写能使主要事物更加突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十七、象征描写:借物寓意,含蓄深刻
    象征描写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在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白杨树象征着北方农民,象征着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象征描写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让读者在品味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象征描写是作者表达理想与情感的含蓄而有力的方式。
    十八、拟人描写:赋予生命,亲切生动
    拟人描写是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情感和动作。在冰心的《小桔灯》中:“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小桔灯”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情感,变得亲切可爱,也让读者感受到小姑娘的善良和温暖。拟人描写能让事物变得鲜活有趣,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十九、夸张描写:夸大其词,强调情感
    夸张描写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将瀑布的气势渲染到极致。夸张描写能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夸张描写让我们在文字中放大对生活的感受与追求。
    二十、排比描写:增强气势,节奏明快
    排比描写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在朱自清的《匆匆》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气势,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排比描写能使语言富有韵律美,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二十一、引用描写:旁征博引,增添文采
    引用描写是在描写中引用名言警句、诗词典故、民间俗语等。在描写春天时,可以引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来增添对春天描写的文化底蕴和美感。引用描写能丰富文章内容,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说服力,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助力写作】“生动描写”方式方法与技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