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写作】心理描写的奥秘:从人物特点出发,避免空发议论
来源 自在晚风心理描写不能脱离人物特点空发议论徒作感叹,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为了确保心理描写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作者需要紧密围绕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变化以及所处的具体情境来展开描写,避免无根据的议论和感叹。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例子来说明如何做到这一点:
1、深入理解人物:
在创作之前,对人物进行全面的剖析,包括其性格、背景、动机、情感倾向等。
思考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可能反应和心理活动,确保心理描写符合人物的特点和逻辑。
2、紧扣情境:
心理描写应与人物所处的情境紧密相连,通过描述情境来触发人物的心理反应。
情境可以是具体的环境、事件或人物关系,它们对人物的心理状态产生直接影响。
3、细腻描绘:
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包括思想、情感、感受等。
通过内心独白、动作暗示、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避免空发议论:
在心理描写中,避免直接发表作者对人物或情境的议论和感叹。
让读者的感受自然而然地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体现,而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阐述。
5、保持一致性:
心理描写应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之前的描写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确保心理描写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发展。
例子
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例,其中对阿Q的心理描写就紧密围绕其性格特点和所处情境展开:
阿Q在被人欺负后,心里感到十分不满和愤恨。
“他于是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阿Q通过这种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体现了其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性格特点。
这段心理描写没有脱离阿Q的性格特点空发议论或徒作感叹,而是通过具体的情境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来展现阿Q的内心世界。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阿Q的无奈、愤恨和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
又如,在莫泊桑的《项链》中,对女主角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也紧密围绕其虚荣心和现实困境展开:
玛蒂尔德在参加舞会前,为了没有合适的项链而烦恼。
“她梦想着那些静谧的厅堂,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着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这些描写展现了玛蒂尔德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和虚荣心。
这段心理描写没有脱离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和现实困境空发议论或徒作感叹,而是通过具体的梦境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来展现她的内心世界。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悲共喜,深刻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丰富。
因此,在未来的写作中,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索心理描写的奥秘,用我们的笔触去触碰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与思绪,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多彩、深刻的文学世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