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免税店的更多“加法”
钟颐 日前,广东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开业。市内免税商店指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设立在市内、向即将出境的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 市内免税店具有独特优势。购物更灵活,消费者可在离境前60日内“市区下单、口岸提货”;店面设在核心商圈,辐射范围更广,便利程度明显提升。通过市内免税店给符合条件的消费者让利,有利于促进消费回流,同时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关联消费。 这样的“城市会客厅”,还承载着文化传播功能。《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鼓励市内免税店销售国货“潮品”,将具有自主品牌、有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产品纳入经营范围。打好“国货牌”,从全域体验上发力,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开业只是第一步。从免税商品的丰富度,到提货方式的多元化,再到产业融合的深层次,把“流量”化为“留量”,提升发展能级,更多“加法”值得探索。 (《摘编自《南方日报》,原题为《市内免税店不只利好“买买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