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动成长、“贷”动升级、“贷”出活力 金融“活水”激活经济发展强劲动力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其中,超九成新增贷款流向企业,达12.22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保持较高水平。科技、绿色、普惠、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显著,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为经济稳健运行注入强大动力。https://p5.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72955081.png 精准滴灌 “贷”动科创企业加速成长
新增贷款都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据了解,2025年,制造业贷款投放明显好于上年,尤其科技型企业等先进制造业景气度较高,企业新增融资需求较多。金融“活水”正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助力科创企业加速成长。
https://p2.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74166309.png 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这家企业的实验室内,一台能对话、识手势、察情绪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但随着市场需求井喷式增长,却让企业面临高昂研发成本的压力。
https://p2.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74933619.png 当地的一家金融机构敏锐捕捉到企业科技贷款的旺盛需求。从走访调研到授信落地,仅一周时间,5000万元贷款就精准注入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https://p1.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80298158.png 而在安徽,创新推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吸引了10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合肥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共同成长计划”获得了7000万元的授信,解决了企业缺少研发资金的燃眉之急。
https://p2.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81253947.png 目前,为了助力科技企业加速成长,安徽已形成了“初创期信用贷—成长期接力贷—成熟期并购贷”的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累计开发200余款专属金融工具,覆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
https://p5.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82053992.png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处长李俊介绍,“一行一特色”支持科技企业,争取在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大科学装置及研发贷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共同成长计划”再成长。
https://p4.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83070400.png 数据显示,二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
创新涉农服务“贷”动丰收新图景
2025年以来,我国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渔民有“渔船贷”、种植户有“西兰花贷”,各地各部门以“一产业一政策”创新涉农服务,破解农户抵押物不足难题。
https://p2.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84342836.pnghttps://p5.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84313368.png 在天津滨海新区,5个码头的渔船集群启航,渤海湾全面开捕。渔民张欣强拥有9艘渔船,其中,7艘大马力船。由于大马力船是小船产能的7倍,他计划将剩下的2条小船置换成1条大马力渔船,却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让张欣强没想到的是,银行结合船体估值与抵押登记,很快为他快速办理了500万元贷款。
https://p1.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85158084.png 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塘沽分行副行长张鹏介绍,他们引入船网交易工具价值,同时结合渔船减船补贴,综合确定渔船抵押价值,来向渔民发放贷款。2025年以来,他们已累计向接近30余户渔民授信3000余万元。
https://p2.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85993687.png 渔民有“渔船贷”助力增产增收。在“西兰花之乡”——江苏盐城响水县,种植户们有了“西兰花贷”,让30多个种植大户扩大了西兰花种植面积。
https://p4.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90752259.png 扩大西兰花种植面积,让大伙最犯难的还是资金问题。在了解到种植户的需求后,当地的金融机构与西兰花产业协会合作,火速推出了“响水西兰花贷批量模式”。
https://p2.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91539886.pnghttps://p4.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93624794.png 南京银行响水支行副行长殷作来介绍,获批了西兰花场景专项额度5000万元,较好地满足了西兰花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西兰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 “贷”动低碳转型升级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还联合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建立标准体系等举措,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https://p3.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92692726.png 最近,江西这家新材料企业获得了一笔1000万元的银行贷款,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改造完成后,企业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0吨。与传统信贷相比,这笔贷款不仅利率优惠了15%,还可根据企业碳减排表现动态调整。
https://p1.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94422296.png 江西广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琦介绍,续贷时,他们的碳排强度如果下降,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调,反之将会惩罚性上升。这就激发了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内生动力。
https://p1.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395455634.png 作为全国最大铜产业基地,鹰潭年产值超4500亿元。但以往因缺乏统一转型标准,企业减碳成效难获金融认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当地金融机构会同多部门攻关,出台国内首个铜产业转型金融团体标准。
https://p3.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400255499.png 中国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德宝表示,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标准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精准支持铜企业低碳转型。
https://p3.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401087798.png 同时,当地还构建了铜产业碳排放监测体系,实时采集铜企业的用电、用气等能耗数据,形成碳监测报告。
https://p3.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401825422.png 鹰潭市工信局总工程师邵琴表示,报告提供给金融机构,可以帮助他们在贷前精准识别优质转型企业,贷后也可以强化监测管理,确保企业将信贷资金真正用于转型。
https://p2.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403433123.pnghttps://p3.img.cctvpic.com/photoworkspace/contentimg/2025/09/20/2025092011403493242.png 截至目前,在鹰潭多部门的联合助力下,“转型升级贷”等转型金融产品已累计发放贷款超100亿元,为当地铜产业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