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发表于 2 小时前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总工会:四维一体,打造娘家人“温暖矩阵”

“特别感谢工会的帮助,你们的关爱让我真切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温暖。”去年,山东威海文登第一中学的一名女职工因患乳腺癌和继发性骨癌生活陷入困境,威海市文登区总工会得知情况后,迅速启动“节约十元钱 爱心献姐妹”爱心基金,第一时间送去救助金,并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为她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在山东威海文登区,有一张细密而温暖的网络,正默默守护着数以万计的女职工——从书香弥漫的阅读空间到技能拉满的培训课堂,从法律维权的坚实后盾到托管育儿的暖心服务,文登区总工会用一套精准、系统、持续的“四维”关爱体系,真正做到了“娘家人”的陪伴与守护。书香浸润,唤醒“她力量”“我最感谢的,是工会‘玫瑰书香’阅读角。”天润工业的女职工王芳感慨地说。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一度在职场与家庭间疲于奔命。直到企业工会推出《职场妈妈时间管理》课程,她逐渐学会高效规划时间,不仅工作更有条理,还在工会推荐的“玫瑰云书房”小程序辅助下,考取了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实现了职级晋升。近年来,威海市文登区总工会深耕女职工精神文化领域,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形成立体化阅读服务体系。十年来累计开展阅读活动超3000场次,惠及女职工5.2万人次。通过建立女职工阅读需求库,精准投放职场技能、家庭教育等七大类图书1万册,借阅率达38%;实施“领读者培养计划”,培育基层领读者232名,助力30余名女职工实现职业晋升;创新打造“阅读角+红色教育基地”双阵地模式,建成企业读书角63个、红色教育基地读书会7处,服务女职工2.4万人次;首创“四季阅读”主题模式,“上春山”“观沧海”“秋色赋”“雪中行”年均吸引8000余名女职工参与,馥郁书香渗透进每位职工心田。技能提升,助力“她成长”“通过这个平台,我不仅学了本领,长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满满的信心。”今年6月份,在文登区总工会举办的“花饽饽制作技能大赛”中,文登长林生态女职工苟晓红一举夺魁,不仅技艺被更多人认可,还带动周围姐妹一起就业创业,开辟了人生的新赛道。聚焦女职工技能提升需求,威海市文登区总工会构建起“培训+竞赛+联盟”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与生产部门联动开展月嫂、健康照护、托管托育等技能培训,年均培训女职工2000余人次;创新“以赛代训”模式,举办网络直播带货、花饽饽制作等技能大赛,年均参赛女职工超800人次;针对家纺、花饽饽、西洋参等女职工集中行业,组建威海市首个女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培养女职工技术能手87名,推动技术革新26项,年增效超300万元,助力更多女职工、女农民工成为产业主力军。法治护航,守护“她权益”2021年,文登区某服装企业多名女职工遭遇工资与社保拖欠。在几乎绝望之际,她们找到文登区总工会法律服务站。工会迅速介入,提供法律援助,最终成功为企业职工追回全部欠款。该案不仅入选山东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还被改编成情景剧《咱们的“娘家”是工会》在全总平台展播。聚焦女职工权益维护,文登区总工会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维权服务体系。线上,开设法律咨询、心理服务专栏,配备专业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实时答疑。线下设立法律咨询站、心理服务阵地,每周二由专家坐班,并联合人社部门在工人文化宫打造女职工劳动人事争议维权工作站,成功挽回经济损失400万余元。每年三月的“女职工维权行动月”更成为有口皆碑的女职工服务品牌,通过送法进企、知识问答、专题讲座等形式,提供法律、心理服务900余人次,为职工们构筑起了坚实后盾。暖心行动,传递“她关爱”“孩子放假我们最发愁,工会托管班真是解了后顾之忧。”快递员刘琳欣慰地说。刚过去的暑假,她的儿子在文登区总工会的“文启星”暑期托管班不仅有人辅导作业,还学会了剪纸、鲁绣,甚至去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参加红色研学。为帮助解决职工家庭假期带娃难题,文登区总工会创新推出“1+3+N”托管模式,打造“文启星”公益品牌,所有课程免费,还融入非遗文化与红色基因,形成了“学非遗、做公益”的成长闭环。目前,共开设托管班40余家,服务子女超900人次,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占31%。该项目荣获全国“我喜爱的托管班”称号。针对困难女职工,文登区总工会连续24年开展“节约十元钱 爱心献姐妹”活动,累计筹集爱心款73万余元,惠及困难女职工626名。通过“资金救助+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组合模式,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赋能的转变。2024年活动升级为“节约十元钱 爱心献姐妹”,调整优化参与机制,拓宽至全体职工参与,还联合区慈善总会设立“女职工爱心基金”,将筹集资金纳入慈善救助体系,建立表扬激励机制,在活动开展10周年、20周年节点,对50家先进单位和10名个人通报表扬,形成“人人可参与、人人能受益”的公益生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总工会:四维一体,打造娘家人“温暖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