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1 小时前

千帆竞发 楚天辽阔

(前沿观察·挑大梁 看担当)
——湖北省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一线长才干、强担当
本报记者 范昊天《人民日报》(2025年09月23日 第 19 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pic/202509/23/1388b39d-b310-4a69-8d8e-6cf95caa4c5a.jpg  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中心城鸟瞰。
  张璨龙摄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pic/202509/23/1cc0155c-4890-4742-8b23-b43ee0b4601a.jpg  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园区现场协调推进项目建设。
  黄 翔摄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pic/202509/23/91057725-d35d-4a80-854b-b45d63f342f1.jpg  在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沙湾河村,国网英山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协助解决农户灌溉问题。
  王 江 姚文章摄影报道


  湖北省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一场大雨过后,不少厂区出现积水。白洋工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谭本相和同事们迅速进行抢排。“企业一旦遇到问题,3分钟内必须有响应,7分钟内处置人员必须到场。”谭本相介绍,他们发扬苦干实干、勇挑重担、一线攻坚精神,住工地、睡板房、拼项目,为园区建设做好全天候的服务保障。  湖北省委将2025年作为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凝心铸魂、对标争先、强基提能等“六大行动”,前不久专门召开省委全会,审议出台了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担当作为的意见,激励党员干部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抓发展,以更加拼搏的状态争一流,以更加担当的勇气解难题。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  一线攻坚,培育新质生产力  位于武汉光谷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生产车间,全自动送料天车系统高效运转,一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陆续下线。  耐高温高压的碳化硅是突破高压快充技术的关键材料,以往,国内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碳化硅功率芯片大部分依赖进口。为改变这种局面,2023年8月,聚焦碳化硅晶圆生产的长飞先进武汉基地项目正式签约。  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并非一路坦途。“当时,这片区域路都没通、地还未平,而企业希望尽快开工。”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魏明介绍,企业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中心联合城建、电力、水务等部门抽调30名党员组建攻坚专班,实行挂图作战,保障了项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工。  电力保供是专班面临的另一大难题。长飞先进项目需18.9万千伏安的变电容量,必须同步建设高标准变电站。面对电缆需穿越3条重要管线、涉及10余个部门的复杂情况,专班边服务边学习,反复优化敷设方案,从选址到实现通电仅用了一年时间。今年5月,工厂正式投产,达产后每年可为144万辆新能源车提供部件。  近年来,湖北将重大项目攻坚作为干部担当提能练兵场,围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党员干部在实战历练中增强专业本领和实干精神。  人形机器人是湖北省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机械传动与控制应用领域关键零部件生产,想切入新赛道,却苦于没有“门路”和技术支撑。  得知情况后,黄冈市科学技术局迅速组建党员干部先锋服务专班,一方面帮助企业联系两位院士——擅长运动控制学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深耕压力传感器领域的武汉大学教授刘胜,给予技术指导。  另一方面,推动完善资源保障和协同机制方案,在人才引进、政策配套、资金保障上给予支持,还指导帮助企业完成选址、场地清退、申报方案撰写等工作。  今年3月,科峰智能牵头,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湖北省机器人控制与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在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揭牌,6项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项目现场签约。  立足科教资源丰富的省情,湖北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  强基提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鄂州市东南部,坐落着亚洲首个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距此不远的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直播中心,来自国外的主播正在向全球消费者推荐无人机;二楼的展销区,各类产品琳琅满目。  会客室内,鄂州市临空经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协调服务专班90后干部陈思正忙着接洽客商、推介项目。研究空间展陈、学习装潢设计、进行工程对接……自4月30日产业园开园以来,他和同事们日夜奋战,将几座空房子打造成集选品中心、直播基地、培训学院、供应链中心、卖家中心为一体的跨境电商基地。  “看,这个门牌就是我们自己设计的。”陈思指着直播中心的几个功能间,神采飞扬地说,“组织放手让我们干,让我们在一线学习提高、展现才华创意,这是对我们的信任。”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园已注册签约企业286家,入驻重点企业72家。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通过“学习提能+实践强能”双轮驱动,让党员干部在推动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提升本领。目前,已选拔23名年轻专业型干部,组建对外开放、跨境电商、招商引资三大专班,在一线练、在赛场拼。今年以来,临空经济区已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7个,总金额417.18亿元。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湖北开展强基提能行动,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胜任能力提升计划、行业系统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等,同时实施对标争先行动,激励全省各级部门补短板、争一流。  从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往东南驱车大约50公里,便来到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自2023年8月封关运营以来,这里已成为湖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今年1—7月份,综保区完成一线进出口总值57.54亿元。  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综保区管理办副主任李动便是其中之一。深知综保区发展起步晚、经验少,他先后两次带队赴苏州工业园综保区考察学习,反复测算、优化流程,推动综保区建立“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业务模式;赴江西九江经开区、浙江舟山考察学习后,他将当地经验与黄石新港、花湖机场资源结合,牵头设计“门到港、港到门”物流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不能等、不能拖。”李动介绍,面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量的持续攀升,他和同事们积极联合海关创新“分类监管+区内直转”模式,协调各方优化业务流程,让企业凭信用等级即可享受“一键切换”货物状态、当日申报、当日放行等便利,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利民为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资金到位了,项目推进更有底气!”十堰市竹溪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柏元军指着刚刚投产的啤酒厂项目二期,满是欣喜。  今年初,总投资4400万元的廖家河村农工旅融合项目启动建设,包括啤酒厂、幸福农场等四大板块。  “万事开头难,最难是没钱。”谈起项目筹建,柏元军不禁感慨,“资金不是等来的,得靠自己争取。”城关镇党委组建15人的政策攻坚专班,建立“日学政策、周研动态、月访部门”机制,成功将该项目纳入省级专项债项目库,争取到450万元资金;创新推出“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拼盘”模式,用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库,以900万元预算内资金撬动3500万元社会资金,一举解决了“融资难”。  如今,廖家河村农工旅融合项目顺利运营,直接带动周边220名村民就近就业。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湖北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号召党员干部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田间地头服务群众。  城关镇实施“青蓝接力”工程,将56名干部分配到7个专班,选派12人脱产到重大项目一线。  幸福农场建设初期,村民担心大棚改建影响收成,廖家河村党支部书记肖勇带着干部挨家做工作。农户李康一家最初拒不开门,党员干部就站在门外隔窗沟通,最终打动了对方:“干部为我们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我信他们!”  农场运行不畅时,党员干部就对接城区幼儿园,签订农耕研学合作协议;蔬菜滞销时,他们连夜联系商超、食堂,打通销售渠道。“干部比咱自己还上心!”脱贫户侯太信说,他靠大棚租金年增收超6000元,儿子也在啤酒厂找到了工作。  在襄阳市南漳县李庙镇主山寨村,南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正全速推进,向着2025年大坝截流目标冲刺。这个项目自签约起就组建了由县领导挂帅的指挥部,统筹全县力量重点攻坚。面对征地搬迁难题,县发改局90后干部余言带领团队扎根村组两月余,挨家挨户宣讲政策、丈量核算,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精准完成每一户的指标分解。“嗓子说哑、鞋底磨破是常态,但看到村民陆续理解政策、签约搬迁,再累也值!”在党员干部的努力下,项目核准提前5个月完成,征地拆迁提前3个月收官。  “勇担使命,抢抓机遇,加快建成支点,关键在于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奋发进取、敢做善成。”湖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实的作风,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各项工作提质效、上台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帆竞发 楚天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