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创新技术提速60%助力郑州航空港中原之窗项目突破“正负零”
10月8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入模,由中铁六局建安公司总承包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之窗起步区酒店及港贸中心项目,顺利实现“正负零”节点目标,正式迈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得益于项目在基础施工与防水工程中创新应用的两项核心技术,为工程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总建筑面积达15.9万平方米的EPC总承包项目,中原之窗项目包含5栋单体建筑及1个整体共用地下室,自进场以来便面临资金紧张、原材料短缺、恶劣天气干扰及多工序交叉作业等多重挑战。项目部以技术创新为破局关键,通过工艺革新与流程优化,实现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的双重提升。
在基础施工环节,项目团队摒弃传统黏土砖砌筑胎膜的工艺,创新采用预制板砖胎膜技术。相较于传统工艺需7天的砂浆养护周期,预制板砖胎膜依托工厂标准化生产,构件尺寸误差可精准控制在±2毫米内,垂直度达标率100%,不仅将养护时间压缩至1天,更减少材料进场与现场作业环节,使基坑施工效率提升60%。此外,预制板拼装完成后可直接作为模板支撑,无需等待砂浆强度达标,成功实现“砌筑-垫层浇筑”工序零间歇衔接,大幅减少人工校准成本与二次修补损耗。
防水工程作为保障主体结构安全的核心环节,项目全面应用“防水预铺反粘+混凝土保护层”一体化工艺。该工艺借助防水卷材自带的特殊胶层,无需等待胶层干燥即可直接浇筑混凝土保护层,且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会与卷材自动形成牢固黏结,真正实现“防水+保护”一步到位。实践数据显示,这一工艺较传统施工方式,将防水与保护层施工整体效率提升超60%,有效缩短关键工序周期,为项目按期推进扫清技术障碍。(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强子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