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昨天 08:23

劳动竞赛形式不断丰富 溢出效应明显 大批实用性人才涌现


https://www.xepaper.com/ldbs/resfile/2025-10-10/03/ldbs1010003_001_01_b.jpg  项目现场质量巡查 ■受访对象供图

  路演项目从竞赛舞台直达产业一线  第七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圆满收官  本报讯 (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一款基于自研小模型的AI健康智能体、一款气象智能体……云集了这些项目的并非某场科技盛会,而是由浦东新区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2025年“智链未来 才聚浦东”第七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决赛现场。当天,30个项目现场进行路演,经过来自高校、行业协会、创投机构等专家的评审,这些项目不仅获得名次,优秀的还能获得资金等方面的扶持,直达产业一线。  当前,上海正全力打造国际数字之都,浦东正肩负着建设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战略使命。作为一项传统竞赛项目,七年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已成为浦东汇聚创新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转型的重要平台。今年,竞赛首次构建“个人赛道+项目赛道”双轮驱动格局,吸引了大量职工和团队参赛。特别是项目赛道,吸引了超过200支创新团队、500余名选手、170余家企业踊跃参赛。最终,30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最终的总决赛路演环节。  来自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架构师王晗,在现场路演环节展示了其团队的智能医药数据研究平台项目。该项目成立半年多来,聚焦于为药企提供真实的数据反馈,这次比赛是该项目的首次亮相。“我们是一家成长于浦东的企业,浦东有很多医药相关的企业,这对我们项目是很重要的资源。这次参加工会组织的比赛,是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其他企业了解到我们的项目。”  王晗所说的“学习”机会,来源于由高校、行业协会、创投机构等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团。他们不仅会现场提问、给出建议,还承担了一项重要职能——打通“创新—转化—应用”全链条,助力优质项目落地浦东。今年,浦东新区总工会联合链主企业开辟政策与资本绿色通道,推动“赛证融合”认证机制,让创新成果走出赛场。目前,所有入围项目均纳入浦东国有资本投融资储备库,为项目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支撑。这些优质的扶持政策,吸引了不少外区甚至外省市的项目参赛。来自于北京的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合作经理黄雅轩表示,公司本次的参赛项目聚焦赋能生物制药领域,浦东作为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的高地,获奖是一份很高的认可,希望能够来到上海浦东发展。  竞赛期间,浦东新区总工会坚持“以赛促训、以训强能”,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与人才成长需要,打造多元化培训体系。全年培训覆盖超500人次,有效提升了参赛者的专业能力,为产业输送了大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新区总工会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竞赛机制,拓展应用场景,掀起“人工智能+职工创新”的新热潮,为浦东打造现代化引领区贡献工会的坚实力量。  将竞赛经验推广至项目一线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  2025年质量技能比武活动举行  本报讯(劳动报记者 李佳敏)近日,上海建工七建集团2025年质量技能比武活动在浦东新区惠南镇红光村“城中村”改造项目A5-2地块征收安置房项目举行。本次比武围绕质量月“提升工程品质,打造精品工程,共建美好家园”主题,由各基层单位分别派出2名项目质量员组成8支队伍参赛。  比武分上下午两场举行。上午场,各参赛团队限时总结现场质量特色与缺陷,下午场,各团队则按抽签顺序进行现场工程实体质量排查总结汇报,由评委组进行提问、答辩,经综合评审后,决出团队一、二、三等奖。  作为七建集团2025年“质量月”的重点活动,质量技能比武活动是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质量文化良好氛围的一次全民行动。活动不仅有比拼,也对今后工作部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通过本次技能比武,要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升级,强化预防为主、过程管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质量管控全流程;要运用首件制示范管理方法,通过现场示范、视频影像、实物展示等形式,明确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技术、施工要求,提升标准化水平;要压实关键部位、关键环节质量责任,严格过程控制,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过程可追溯,推动质量管控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转变,减少质量隐患;要建立以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为核心的综合评价管理机制,引导工程现场实现自我提升与持续改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劳动竞赛形式不断丰富 溢出效应明显 大批实用性人才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