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演出进社区入茶馆 艺术盛宴暖基层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任然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正式开幕。在此之前,作为艺术节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华奖、群星奖参评作品惠民演出,已如火如荼开展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里,步行街、小公园、社区广场化身“国家舞台”,惠民演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感受到了艺术节的浓厚氛围。近两日,传统曲艺的魅力在成都的社区与老茶馆里持续绽放。13日,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走进成都金牛区茶店子街道育新社区,音乐一响起,演员们随即亮相,清亮的唱腔瞬间在室内传开。旋律时而婉转悠扬,时而铿锵有力,台下掌声此起彼伏。为做好此次惠民活动,贵州京剧院特意简化了戏文中的深奥台词,还结合邻里间守信、真诚的相处日常举例,在戏里戏外传递出川黔两地共通的“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理念。14日下午,成都金琴老茶馆内萦绕着荆腔楚韵。楚剧青年团的两位青年演员登台献艺,带来楚剧《打饼・游街》选段。当经典的“矮子功”刚一亮相,台下瞬间炸开了锅,叫好声与掌声始终未断,整个老茶馆都沉浸在热闹的艺术氛围中。10月15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戏剧参评作品惠民演出,同步在遂宁安居区、乐山夹江县、眉山永丰村、资阳三贤文化公园四地热闹开演。四场演出像四座“流动的艺术舞台”,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文艺佳作,小品的鲜活、戏曲的韵味、情景剧的细腻、舞蹈的灵动轮番登场,每一部作品都带着生活的温度。http://images.cnwomen.com.cn//hdimg/fmp/3/img/2025/10/17/11/a1c58be8-11bd-4968-96cb-2fce39f2192e.png在乐山,坠子小戏《摆拍》把家庭教育里的代际小故事搬上舞台,一句句接地气的唱词戳中观众心巴,不少人看完还在小声讨论自家的相似经历;眉山永丰村的方言小品《我是王根本》更有意思,保安儿子和检察官父亲的误会闹得妙趣横生,笑着笑着就把廉洁的道理悄悄记在了心里;遂宁市安居区凤凰大剧院里,《你好,气球人》用充满奇思妙想的剧情,让观众跟着角色一起思考城市生活里的小困惑;而资阳市三贤文化公园广场上,小品《我AI我家》一开口就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人工智能走进家庭的新鲜事儿,把科技与人文的碰撞讲得既有趣又有深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袁艺介绍,根据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四川省主要承办艺术节开幕式、文华奖(戏曲类、部分音乐舞蹈杂技类、节目类)与群星奖(合唱、音乐、戏剧)评奖、特邀剧目展演、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及惠民演出等活动。其中,10月4日至25日,四川将在成都、德阳、南充、宜宾4个城市的11个剧场,集中举办62场演出——既有舞剧、交响乐、杂技剧、音乐剧等高品质演出,也集聚了京剧、昆曲、越剧、川剧等多个剧种的优秀剧目与艺术名家;节目类组台演出则集中了杂技魔术、音乐单曲、曲艺木偶等优秀作品。同期,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的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将汇集300件优秀作品。“我们将全域动员、激发基层活力,把文华奖、群星奖参评作品的惠民展演舞台从剧场搬到社区;摄影展分会场也将同步扩展到巴中、自贡等11个市(县),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剧场和展馆’。”袁艺表示,此举旨在推动艺术节从“办活动”向“促发展”、从“台上演”向“全民享”转变。未来,四川还将持续举办“乡村艺术节”“天府百姓大舞台”等全省性群众文化活动,激发民间高手、草根达人的创作热情,进一步推动全民艺术普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