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qjk 发表于 昨天 15:45

古典与现代 岳麓书院的双重典范意义

【专家观点】  作者:朱汉民  岳麓书院在中国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典书院的典范;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又成为现代书院的典范。其双重典范意义可以理解为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  岳麓书院作为古典书院的典范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延续办学的典范性。岳麓书院萌芽于唐末五代,南宋到达鼎盛,元明清以后继续办学,一代代大儒在此发展教育和学术,使岳麓书院教育越来越兴盛。其二,教育理念的典范性。张栻在《潭州重建岳麓书院记》中申明教育宗旨“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这不仅是岳麓书院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想的典范和代表。其三,学术创新的典范性。岳麓书院作为学术大师云集之地,一直处于中国学术变革的前沿。其四,人才培养的典范性。岳麓书院由大师掌教,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其真实写照。其五,规制的典范性。北宋咸平年间,潭州太守李允则重修岳麓书院,奠定了由讲学、藏书、祭祀三部分组成的基本规制,此后延续千年不变。其六,作为古典高等学府的典范性。北宋真宗皇帝赵恒亲题“岳麓书院”匾额,书院之称始闻天下,尔后北宋湖南“潭州三学”确立岳麓书院的高等学府地位。  岳麓书院作为现代书院具有多重典范意义。其一,转型为现代大学的典范性。岳麓书院不仅是古代高等学府,还完成了近代学堂、现代大学的转型。其二,作为文化遗产的岳麓书院也恢复教育功能,从国务院学位办申请获得现代大学学科的历史学和哲学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历史学、哲学的博士后流动站设立,成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其三,规制延续的典范性。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岳麓书院一边展开文物修复工作,一边恢复文化教育功能,原来的书院规制得到延续。其四,学术研究的典范性。古典岳麓书院有悠久的学术传统,现代岳麓书院以儒学、经学、理学、湘学、书院学为研究方向,是其传统学术领域的连续性研究。其五,文化传播的典范性。岳麓书院是现代公共学术文化平台,面向大众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现代岳麓书院既能继承自己悠久的教育传统,又能够把握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使双重典范意义之间实现对接,体现在“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  岳麓书院恢复教育功能以后,开始有意识地传承古代岳麓书院的优秀教育传统。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学术研究与古典书院传统有着高度契合。  岳麓书院的教育内涵在不断发展。古典岳麓书院之所以仍然能够充满生机,是因为它能够成功进入到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之中,现代岳麓书院教育功能的恢复,又建立在现代高等教育的体制及学科建设基础之上。现代岳麓书院学术功能的恢复,也建立在现代学术制度、现代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诸多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宝库。  岳麓书院成功转型为现代大学教育,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文化工程。近言之,它架通古今教育,对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积极启发、借鉴和推动作用;迩言之,这是与中华文化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中国现代大学的范本。  (光明网记者金凌冰整理)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31日 04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与现代 岳麓书院的双重典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