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qjk 发表于 2025-11-3 14:28:24

杨杜娟:竹编变生活美学身价倍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鸿琪“收线要轻,手要握紧,蝴蝶翅膀才会活起来。”10月26日,在位于黔东南州三穗县界牌村的贵州黔森源竹编工艺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杜娟指导一群年轻访客。她手中竹丝翻飞,一片蝴蝶翅膀渐显灵动。今年,像这样的非遗研学她已接待1000余人次。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0/31/2618725_4096x10000.jpeg杨杜娟制作竹编产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鸿琪 摄界牌村拥有万亩竹林,竹编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10年前,这门手艺却面临严峻挑战。“编个竹篮要一整天,却只能卖十几元,连材料成本都不够。”杨杜娟回忆。传统竹编工艺复杂,从选竹、锯竹、刮青到分块,仅处理竹子就需15道工序,后续编织技法更需根据产品来定,耗时漫长。面对传承困境,2014年,杨杜娟返乡创业,将竹编从农用产品转向生活美学领域,陆续开发出家具、包包、杯具等百余种竹编产品。今年,她进一步创新,提取苗族蝴蝶妈妈图腾设计胸针,借鉴侗族建筑榫卯结构固定耳坠,融入银饰錾刻工艺。这些单价25至100元的文创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单件作品时薪从5元跃升至50元。“现在一小时编的饰品能卖上百元,全是订单生产。”杨杜娟笑道。竹编胸针、耳环、发簪等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方式,畅销国内外。她用坚守证明:非遗最美的传承,是既守得住古老的魂,又唱得出时代的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杜娟:竹编变生活美学身价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