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25-11-6 14:46:52

【2025年第12期观点擂台组稿】班组评先进该选“实绩标杆”还是“勤勉担当”?

【观点擂台】 ◆观点班组评先进该选“实绩标杆”还是“勤勉担当”?【事件】年底评选先进难住了班组长邱伟某电力公司供电检修班班组年度先进评选仅有1个名额,班组长邱伟犯难了,这一年,班组中两位职工的表现都很出色。甄成凭借“设备巡检智能提醒”创新金点子,不仅让班组全年故障发生率下降,还节约运维成本6万元,更被车间推广为行业标杆;金晔全年无请假、无差错完成本职工作,还主动学习获取1个跨岗位操作证,在2名同事因病休假的关键期,累计顶岗16天,保障了班组供电检修任务零延误。先进称号应授予创造显性价值的“实绩标杆”,还是以默默付出筑牢团队根基的“勤勉榜样”?如果觉得应该选取得实绩的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如果觉得选勤勉榜样的请以反方发表观点;也可选择中立的角度发表看法。注:1.11月25日截稿。2.在投稿通道发帖。

cyh951751 发表于 2025-11-7 10:14:54

“勤勉担当”应是班组评先的压舱石
平   杰(程友华)

班组是企业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价值创造的直接单元。评选先进,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方向的引领。面对“实绩标杆”与“勤勉担当”两种不同侧重的候选人,抉择背后是对班组发展路径乃至企业生存哲学的深刻思考。尤其在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转型升级压力空前的背景下,这一选择更显其战略意义。它并非简单的二选一,而是需要我们立足班组实际,在动态平衡中寻求最优解,其答案应倾向于能更好承载企业当前核心诉求、更能驱动可持续发展的那一种特质。

“实绩标杆”以结果为导向,用硬核的产量、质量、创新或效益数据说话,是显性的功勋。他们如同锋利的矛,能迅速撕开市场缺口,为班组赢得直接荣誉与效益。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生存压力巨大的关头,这样的标杆无疑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激励效应。他们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路径的正确性,其经验可以被模仿、被推广,能有效提振士气,让大家看到奋斗所能抵达的高度。

而“勤勉担当”则更侧重于过程与态度,是隐性的基石。他们或许没有最耀眼的数据,但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协作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支撑着班组的稳定运行。他们勇于在困难面前顶上去,善于在团队需要时补好位,是流程顺畅的润滑剂、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在企业面临不确定性、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坚守岗位、主动分担的担当精神,往往是维系团队不散、战斗力不减的宝贵财富。

那么,在当前企业现状下,应如何权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许多企业正处在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深水区。单纯追求短期“实绩”可能埋下隐患,而仅有“勤勉”却无卓越产出也难以为继。然而,若必须做出倾向性选择,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勤勉担当”型员工作为班组文化的压舱石,其战略价值更为深远。

这是因为,卓越的“实绩”往往具有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它可能源于某个个体的特殊天赋、一次偶然的市场机遇或特定的资源倾斜。而“勤勉担当”所代表的职业精神、责任文化与团队意识,却是可以培育和传承的班组生态土壤。一个拥有深厚“勤勉担当”文化的班组,即使暂时没有涌现出顶尖的业绩明星,其整体战斗力、抗风险能力和协同效率也必然是出色的。这样的班组更具韧性,能够平稳穿越经济周期波动,并为“实绩标杆”的持续涌现提供最肥沃的土壤。反之,若过度推崇“实绩”而忽视“担当”,可能导致功利主义蔓延,催生“孤狼式”英雄,损害团队协作,甚至诱发为了数据好看而牺牲质量、安全或长期利益的短视行为。

因此,在评选先进时,我们不应被单一、静态的业绩数据所束缚,而应进行更立体、更动态的评估。一个理想的先进典型,应是在“勤勉担当”的坚实基础上创造了突出“实绩”的复合型人才。如果两者难以在一个人身上完美统一,那么在价值导向上,应优先鼓励那些深刻体现责任、奉献与协作精神的“勤勉担当”者。他们的价值在于构建一种能让所有人持续创造优秀实绩的健康机制和良性环境。

让评选的指挥棒,更多指向那种默默夯实班组根基、主动扛起团队责任、在长期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力量。这并非否定业绩的重要性,而是致力于培育一种更能抵御风浪、更能孕育卓越的深层竞争力。当“勤勉担当”成为班组的普遍气质,那么,璀璨的“实绩标杆”必将在这片沃土上层出不穷,共同托举起企业更加稳健、光明的未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第12期观点擂台组稿】班组评先进该选“实绩标杆”还是“勤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