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企业热点新闻
本报记者 赖书闻 本报实习生 李雨璐傍晚时分,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食堂里,储运部职工姚鹏攥着笔记本快步赶往新办公楼,“徐荣刚工程师的设备课有实操案例,可不能错过。”
姚鹏口中的“设备课”,是近日海南炼化开设的设备类培训课程之一。如今,这样的培训班已成为海南炼化2200余名职工的“充电站”,学习热潮在企业内部持续涌动。
海南炼化以“四好五化”培训新范式破题——瞄准技能短板、人才结构与发展节奏矛盾,以好平台、好教师、好教材、好评价为核心机制,以网格化、标准化、积分化、专业化、日常化为实施路径,构建起覆盖管理、技术、操作、承包商四类人才的全链条培养体系,为传统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人才动能。
场场爆满,学习热情高涨
培训当晚,新办公楼培训会议室座无虚席。设备工程部高级工程师徐荣刚站在投影屏幕前,开始讲解《中国石化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V2.0》的核心要点。台下,70余名学员专注记录。
公共服务部一线操作工高仁泽对培训班感触颇深:“平常觉得只要设备能运行就好,但通过设备类培训我才明白,要掌握不同时段设备使用情况,才能延长运行周期。”
如今,这样的培训场景在海南炼化已成为常态。仅2024年,操作序列员工通过“岗位能力矩阵”完成1600余人次实操轮训;技术人才依托高校合作攻关“芳烃技术2.0”,培养骨干47人,为企业技术创新储备力量。
“公司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开展培训。”聚烯烃部高级主管庞艳勇展示着培训笔记,上面清晰记录着3次课后实践的心得体会。这种“理论授课+案例研讨+现场实操”的三段式培训,让班组异常处置响应速度平均提升40%,保障了生产平稳性。
利用淘汰旧设备改造的实训基地,全年开展阀门操作等现场培训24场次。“现在不是公司逼着学,而是大家抢着学。”党委组织部高级主管赵乾坤翻开培训签到表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的培训班场场爆满,职工学习热情高涨。”
精准滴灌,破解人才断层压力
在课堂上,新员工时不时转头向身旁的老员工低声请教。这种“师徒同堂”的学习场景,是海南炼化破解人才断层的创新实践之一。作为2006年入职的老员工,海南炼化炼油二部HSE(质量安全环保)总监王春晓见证了公司从500人到2200余人的跨越式发展,也亲历了35岁以下职工占比达45%带来的培养压力。
2021年入职的高仁泽,大学主修设备专业,主动向部门报名参加设备类培训班。他告诉记者,培训让他的专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而对于王春晓这样的技术骨干,培训成为知识更新的加速器。通过培训班系统学习,他一年内连获工程师、技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三项资质,成为同事口中的“三师人才”。
聚烯烃部高级主管庞艳勇坦言:“过去当技术员时,从新手到独立顶岗需36个月,现在通过仿真培训和见习轮训,新人周期压缩至18个月。”这种精准滴灌式的培养,让关键岗位人才储备从2023年的189人增至2024年的356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
据悉,2024年,职工参加培训班后的测试平均成绩提高40%;环保事故发生率下降56%,节能项目增效173.1万元;全年共获得国家级和集团级技能竞赛奖项27项,创下该企业历史最佳成绩。
培训体系持续产生辐射效应
2024年,海南炼化获得独立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资质。
据统计,海南炼化全年完成800人次初、中、高级技能鉴定,通过率达89%。“这个证书在民营企业也认。”赵乾坤说。
对比传统培训,海南炼化“四好五化”培训体系让职工技能水平实现飞跃。过去培训资源向管理层倾斜,基层实操覆盖率仅62%;六大培训平台,包括配备VR模拟设备,可模拟120种异常工况的仿真中心,让职工技能鉴定通过率提升18个百分点,培训效果显著提升。
如今,这一培训体系正在持续释放辐射效应。
赵乾坤透露:“我们正规划建设石化实训基地,未来海南炼化将发挥石化产业链链主技术优势,为自贸港石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海炼方案’。” 11月8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论坛”上,快手科技高级副总裁马宏彬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快手在AI时代的创新实践与底层思考。马宏彬表示,从记录与分享的生活社区到深耕产业的数字平台,快手14年来持续进化,既受益于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与政府鼓励政策,也源于公司创新驱动的技术底蕴与丰厚AI基因。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9/2627586_4096x10000.jpeg随着新一轮AI科技浪潮到来,2023年初快手启动了新一代AI战略,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从工具革新到应用创新,多领域、多层次地加大研发投入、布局与应用探索。在马宏彬看来,AI技术浪潮正在从单纯的技术突破走向大规模应用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从“技术秀”到“效率革命”这一轮生成式AI浪潮中,快手凭借硬核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推出了全球首个用户可用的真实影像级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并迅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经过一年多高速迭代,可灵2.5Turbo版本生成能力已逼近影视级标准,正在全球范围成为有望重塑视频生产工业的新质生产力引擎。今年下半年,可灵AI接连亮相釜山电影节、东京电影节和戛纳秋季电视节,引发关注并连接起更广阔市场。“新一代AI技术,正在从程序员手中的‘技术秀’向产业一线的‘效率革命’演进。”马宏彬表示,可灵AI可使影视制作成本降低至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制作时间缩短约60%,将推动影视产业生态与创作逻辑发生深度变革,进而成为产业效率革命的底层推进器。技术迭代的同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目前,可灵AI全球用户突破4500万,已与2万多家企业及开发者达成合作,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服务影视创作、广告营销、游戏制作等多元场景。本届乌镇峰会上,可灵AI凭借过去一年在创新性、社会价值、技术突破和全球影响力等维度的持续进展,成功入选“2025年度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这也是快手旗下技术与产品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引领数智未来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辐射到各行各业,赋能各领域数智化升级。除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快手已推动生成式AI在内容、商业等生态全面落地,将AI技术深度融入生产、推荐、分发、电商搜索等全业务链条。“依托14年技术生态沉淀与丰富应用场景,快手已构建起系列大模型技术矩阵,持续进行技术探索与业务实践应用。”马宏彬认为,技术创新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产业应用实现社会效率跃升。2025年以来,快手推出了端到端生成式推荐系统OneRec、电商生成式搜索框架OneSearch、商业化生成式强化学习出价范式G4RL等众多大模型技术解决方案。随着这些技术在业务端持续落地,快手正构建起一个全面智能化的内容与商业生态体系,实现平台运营效率、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将治理嵌入技术人工智能在赋能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伦理等方面的全新挑战。马宏彬表示,快手积极探索“将治理嵌入技术”,实现从“治理技术”到“技术治理”的范式改变。新的治理理念下,很多老问题有了更高效解决方法,快手还积极响应《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已上线用户可见的显式标识及嵌入元数据中的隐式标识双重体系。“当治理真正嵌入技术内核,合规不再是创新的约束条件,而是创新的方向指引。”马宏彬表示,只有创新与治理双轮驱动,才能让全社会、全人类真正受益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召奎)
近日,由中国安能二局参建的我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这条环绕“死亡之海”的电力巨龙,为占全国陆地面积九分之一的南疆大地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我国电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由9个分段工程构成,包括巴州变电站、库车-阿克苏-巴楚双回线路等重点项目。工程共建设变电站9座、开关站1座,环线总长度达4197公里,相当于从喀什到上海的直线距离。这条环绕塔里木盆地的环形电网,环内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建成后覆盖南疆五地州106万平方公里区域,接近我国陆地面积的九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750千伏输电环网,将极大提升南疆地区的供电保障能力。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9/2627585_4096x10000.jpeg作为工程收官段的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动态投资47.36亿元,新建铁塔1891基,其中超半数线路穿越沙漠腹地,创下全国沙漠路径最长输变电工程、单程线路路径最长超高压工程等多项纪录。中国安能二局承建的民丰-且末750千伏线路工程Ⅰ标段全长116.882公里,其中83%的线路穿越沙漠地带。面对这一艰巨任务,施工团队创新采用“网格化+分段式”管理策略,将全线科学划分为三个施工区段,设立标准化驻点,形成“分区负责、协同推进”的高效管理模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徐迎华 雷京津)
11月7日,美团在深圳广电大厦举办“迎赛事·团行动”主题活动,宣布将全面融入十五运会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服务保障体系,并发布“骑手服务接力行动”“速度与温度骑手关怀计划”及“消费生态助力计划”等一系列专项举措。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深圳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圳市委互联网企业工委、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文旅局、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9/2627324_4096x10000.jpeg活动中,“骑手服务接力行动”作为核心举措,旨在在全运会期间为游客、市民提供良好的志愿帮助服务,营造良好的赛事氛围。其中,美团骑手将化身“城市向导”,主动为问路的游客、市民提供赛事场馆、交通枢纽及城市地标的精准路线指引。同时,美团将组建“讯息闪电侠”队伍,发挥骑手对城市路况极致熟悉的优势,反馈赛场周边的交通微循环情况,协助优化导航、疏解拥堵。此外,骑手还将通过随单派发《湾区赛事文明指南》手册、启动“银发港湾”特需配送服务、主动上报公共设施损坏情况助力城市管理部门及时修复、试点“社区应急先锋”机制等方式,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为更好地帮助骑手为城市发挥光和热,美团在活动上发布“速度与温度骑手关怀计划”,为骑手构建坚实的职业保障与发展体系。其中,骑手养老保险补贴已覆盖全国,“骑手工伤险”已拓展至全国17个省市,超时免罚年底将实现全面覆盖。除了基础的保障,美团还致力于在工作、生活方面为骑手提供全方位的便利,包括三年内建立千座骑手之家,联合社工部、工会等部门共建近十万座骑手驿站,以及提供家庭旅游补贴、生活消费补贴、年度免费体检、女性骑手两癌筛查及特殊关怀等生活福利。此前,美团还宣布升级“骑手好人好事奖励计划”“骑手见义勇为奖励计划”两项长期举措,专项嘉奖英勇助人、有社会责任感的“先锋骑手”,表彰金额最高10万元。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09/2627326_4096x10000.jpeg除了硬核的服务保障,面对赛事期间可能激增的本地生活服务需求,美团将通过“小黄灯”消费补贴计划投入千万资源推出促消费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在观赛之余,深入体验举办城市的特色消费场景。其中,美团将陆续在广州、深圳开展面向全国用户的直播活动,推出“观赛+美食”定制产品。文旅消费方面,美团旅行推出“冰雪温泉季”活动,结合AI助手攻略下单功能,满足市民及游客的景点酒店消费需求。围绕体育休闲,美团发起“全民运动上美团”活动,联动超1万家运动场馆,通过盲盒周边、全运会门票抽奖及公益捐赠激励,助力全民运动季。(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友婷)
11月5日6时06分,首趟按时速200公里运营的C7001次动车组列车从广州东站平稳开出,标志着广深城际铁路提质工程全面建成,同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
广深城际铁路起自广州站,前身为1911年通车的广九铁路华段。为进一步发挥广深城际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旅客出行品质,同时为即将开幕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交通运输提供坚实有力的服务保障,今年4月起,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充分借鉴近年来城际线路优化经验,启动广深城际铁路提质工程。
提质后,该线路主要呈现六大核心亮点:“速度更快”,运行时速提至200公里,两地最快旅时压缩至57分钟;“车次更密”,全线公交化运营品质持续升级;“票制更活”,为旅客提供灵活购票选择;“选择更多”,满足不同出行需求;五是“接驳更顺”,提升换乘便捷度;“品质更高”,实现中心城区高效直通。此次提质不仅让广深城际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更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深城际铁路提质改造工程中,铁路部门各专业部门协同发力,先后组织开展了线路、桥梁、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设施的适应性整治和升级改造,完善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成功进行了综合试验,按照时速200公里运行的要求对各系统和整体性能,进行了全面监测和科学验证,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工程验收、安全评估、规章修订、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广深城际动车组列车最高按时速200公里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思远 通讯员 方杰)
当AI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重构生产流程时,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正在浮现:AI技术迅猛发展,为生产效率带来了巨大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指数级增长的网络安全隐患。11月8日,乌镇互联网峰会上,刚刚履新的中国联通网络与信息安全部总经理张云勇迎来他的“首秀”,直面这个时代课题。他以《织网聚力,共筑智能时代网络安全新防线》为题,不仅分享了联通的网络安全成果,更揭晓了应对未来安全挑战的实战路径。
其实,中国联通早就已经跳出“单打独斗”模式,自2022年5月以来,中国联通便勇担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重任,与链上企业创新构建出“五链融合”链长工作新范式,围绕增强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基础安全能力、维护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丰富产品服务、产业链供需对接等重点方向不断发力。
当前威胁感知与攻防博弈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行业面临着情报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互联互通不畅等痛点问题。张云勇认为AI赋能、端网协同、标准化、跨行业融合等创新模式可以为突破安全产业困局提供新的解决路径。为了应对新时代挑战,联通的核心打法就是两件事:一是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构建更深更广的威胁感知体系。二是筑牢智能时代安全底座,推动安全产业迈向智能新范式。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在国际论坛的全球视野下,张云勇此次演讲不仅是中国联通链长工作新模式、安全防护能力的集中亮相,更勾勒出中国联通践行“网络强国”战略、“国之大者”担当的实践路径。
在网络安全迈向体系化对抗与全球化协作的新阶段,中国联通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的实践,不仅为产业协同提供了关键范本,更成为筑牢国家数字安全屏障、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联通力量”。以此为缩影,一个更加开放协同、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正在铺展,为网络强国建设注入坚实动能。(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