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行业发展让公众住得更舒心
商务部等9部门最近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扩大品质供给、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17项具体政策,进一步规范住宿业市场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住宿业飞速发展,在满足群众商务出行、旅游度假等多元化住宿需求,串联文旅产业链条、激活区域消费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卫生安全执行标准不一,一些酒店卫生问题屡被曝光;价格透明度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在线预订平台存在隐性收费问题,节假日酒店“临时毁约涨价”时有发生;部分民宿未落实访客登记制度,智能设备暗藏偷拍风险等。这些情况不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影响消费者体验,而且制约行业提质升级,削弱群众对住宿业的信任度,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从城市的品牌连锁酒店到乡村的特色民宿,住宿业已然不再是简单的落脚之地,而是文旅产业的基础设施、民生消费的重要场景,更是城市与乡村形象的“流动名片”。对相关经营者来说,只有以规范为前提,以安全为底线,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才能让自身得以长远发展,推动住宿业真正承载起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这既需要经营者强化自我管理,也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指导意见》的出台,在面向行业经营主体提出若干支持政策的同时,为规范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针对市场秩序、监管方式、标准体系等提出相关举措,要求提高平台规则透明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着力构建公平竞争、创新活跃、平稳有序的发展生态。安全是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大对偷拍、出售隐私信息牟利等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强化查处利用大数据进行消费欺诈行为;督促指导提供餐饮服务的住宿经营主体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指导督促住宿经营主体、服务提供者依法严格落实身份查验、信息登记和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要求。这些具体规定精准回应了消费者对“安全、公平、放心”的核心关切,为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提供有力制度支撑。《指导意见》通过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强化治安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生命通道”畅通等举措,着力弥补行业发展短板,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行业安全水平,让人民群众住得更舒心、放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住宿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关系旅游服务质量的核心体验、群众出行的幸福指数,更影响着旅游强国建设的整体成色,而行业的规范有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住宿业的规范发展,从来不是单一主体的“独角戏”,而是监管部门、经营者、消费者协同发力的“交响乐”。期待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细化实施举措,积极推动《指导意见》落地见效,引导经营者将合规经营内化为发展自觉,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从“重规模”转向“重服务”,让消费者的每一次入住都能拥有良好体验。同时,消费者也应主动发挥监督作用,依法合理维权,积极做规范市场秩序的参与者。通过各方努力,合力推动住宿业真正实现安全有保障、服务有温度、消费更透明,成为群众奔赴“诗和远方”途中最安心、最惬意的“停靠站”,助力旅游强国建设。(林楠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