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发表于 4 天前

“退役”袋笼逆袭记

“退役”袋笼逆袭记(图3幅)
◎焦留军

“改造的400多个溜槽收尘袋笼全用上了。既满足了这次氧化铝输送溜槽备件更换需求,还为企业省下不少材料成本费用。”10月12日,在中铝(郑州)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管控中心的氧化铝溜槽旁,蒸发焙烧工序主任任福盯着新安装的一批收尘袋笼,难掩兴奋地说。
该公司蒸发焙烧工序承担着氢氧化铝的洗涤、过滤、烘干与焙烧,最终需通过输送溜槽将氧化铝送进成品仓。而溜槽平衡柱上的400多个收尘滤袋,全靠袋笼提供支撑。“只有袋笼稳稳托住滤袋,收尘效果才能达标,溜槽输送能力才有保障。可别小看这金属框架,单个采购就得花几十元,常年更换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任福介绍道。
今年3月初,生产管控中心蒸发焙烧工序老干氢生产线正式停用,一批“退役”的收尘袋笼拆除后,堆在角落。这些金属架早已锈迹斑斑,又完全不适配老生产线,按规定只能报废处理。看着这堆袋笼,焙烧炉班班长闫松海琢磨起来。他说:“它们只是不适配老生产线了,要是能改造为氧化铝输送溜槽的收尘袋笼就好了。”可具体如何改造,他心里也没谱。
6月初,3号焙烧炉停炉检修,闫松海立刻组织班组技术骨干,围着“退役”袋笼展开技术攻关,商讨着如何将它们改造为氧化铝输送溜槽收尘袋笼。经过反复研讨,他们确定了改造方案:即对“退役”袋笼进行切割重组,改造成适配氧化铝输送溜槽的收尘袋笼。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任福的认可与支持。
可真正动手才发现,“退役”袋笼材质损耗严重,尺寸又与新设备完全不匹配等,改造起来并不容易。为攻克这些难关,大家确定了分步改造方案:先对溜槽平衡柱尺寸反复测量、精准记录,并结合新工况需求绘制改造图纸;接着操作切割机精准下料,同时对“退役”袋笼进行选择性切割,保留可利用部分;最后用焊接设备将切割后的零散部件重新组合。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在蒸发焙烧工序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精准操作,与氧化铝输送溜槽收尘袋笼的尺寸进行反复比对,不断优化调整改造细节。“这活儿比装新零件还难,容不得半点马虎。”闫松海感慨道。
改造期间,职工们还创新性地对袋笼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加固关键节点、调整支撑间距等方式,让这些原本“退役”的袋笼成功焕发新生,成为适配氧化铝输送溜槽的收尘袋笼,助力氧化铝更快进入成品仓。
“职工们改造的收尘袋笼比新买的更‘贴心’。因为是照着现场工况量身定制,其机械强度和与设备的吻合度都更贴合实际生产需求,安装时不用额外调整,实用性更强。自安装使用后,溜槽日输送量比之前提升了2%。”任福满意地说。
图1:职工们对废旧袋笼进行选择性切割
图2:职工们按照现场工况调整新袋笼支撑间距
图3:职工们批量制作新收尘袋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退役”袋笼逆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