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制造过程中,一张张精密的钢筋定位网片宛如桥梁的“筋骨”,其质量直接关乎梁体的结构安全与耐久性。中铁六局丰桥公司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定位网焊接生产线”广泛应用于津潍、雄忻、雄商等多个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中,凭借智能化、数字化的施工工艺,为打造“交通强国”的精品工程筑牢了坚实根基。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4786_4096x10000.jpeg传统的定位网片焊接大多依赖人工定位和普通焊机,存在精度控制困难、效率低下、焊点质量稳定性欠佳等问题。丰桥公司引入的这套定位网焊接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四项坐标定位技术”,实现了对每根钢筋在二维平面内的精准坐标控制,确保网片的孔距和尺寸绝对精准。同时,其专用焊接工艺加热时间短、热量集中,避免变形问题的同时,从源头上保障了定位网的品质。该生产线的另一大创新之处在于其高度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终端输入预设参数,即可一键完成网片尺寸、切断长度等任务的设置。从送料、定位、焊接到成品输出,整个流程连贯顺畅、一气呵成。展望未来,中铁六局丰桥公司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在生产线中的应用,持续推动桥梁预制构件生产朝着更高效、更精密、更绿色的方向发展,以科技之力为中国高铁事业续写新的辉煌。(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刘栋)
辽宁日报讯 记者孔爱群报道 日前,辽宁省发布2025年第二批辽宁省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备案名单,沈阳朗云志雅科技有限公司等307家企业成为“雏鹰”,沈阳汇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102家企业成为“瞪羚”,沈阳航燃科技有限公司为种子“独角兽”企业,中科芯微智能装备(沈阳)有限公司为潜在“独角兽”企业。截至目前,全省“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总数已达7146家,其中,“雏鹰”企业5813家、“瞪羚”企业1309家、种子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共有24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与产业结合的突破口、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辽宁省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健全孵化体系,推动中小微企业科技转型,构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拓展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等方式,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与规模。2025年新增“雏鹰”企业665家,“瞪羚”企业199家,种子、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
为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辽宁省不断加强政策保障。发布《辽宁省推动经济稳中求进若干政策举措》,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3条具体措施;出台《辽宁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的若干措施》,提出一体化推进科技型企业“提质扩面”;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规范提升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转化服务功能,在孵企业4000余家。
加强技术供给,推动资源共享,辽宁省聚焦重点产业集群组建20个重点实验室群,促进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等优质资源向企业集聚。目前,20个重点实验室群集聚创新平台近千个,与973家重点企业开展深入合作,联合实施科研项目299项,转化科技成果319项。同时,促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万余台(套)通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重视科技金融,解决创新难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全方位金融服务,辽宁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营造“科技—产业—金融”有序循环的良好生态。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瓶颈,构建与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不久前,省科技厅、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 有力支撑科技强省建设的若干措施》,重点围绕货币信贷、资本市场、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等7个方面提出20项具体措施。同时,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从2024年初启动至今,注册总人数已达4738名,注册企业3197家,承接企业技术需求达2580项,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近年来,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始终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视为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面对智能制造转型浪潮,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精神,以“人才驱动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产教融合筑基、技能竞赛赋能、创新工作室引领、激励机制护航,构筑技能人才“蓄水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深化产教融合,打通人才引育“全链条”
坚持“引育结合”,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战略的基石,变“社会招聘”为“源头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创新打造“星干班”“星匠班”“星技班”等特色项目,与全国68所院校深度合作,构建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星干班”聚焦未来,课程融合行业前沿理论与企业真实案例,在技术、管理等关键岗位轮岗实习,着力培养技术骨干与项目管理后备军,已累计培养储干270余人。“星匠班”立足当下,突出实操技能与标准化作业,与盐城技师学院等院校紧密合作,为生产一线输送了111名高技能工匠。“星技班”精准施训,突出项目需求,已培养CNC技术骨干300余人,形成了从“引才”到“育才”再到“用才”的良性闭环。
搭建竞技平台,点燃技能提升“强引擎”
建立常态化技能竞赛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为员工搭建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广阔舞台。每季度举办涵盖CNC编程与操作、自动化系统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班组长管理等关键工种的技能大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近年来,累计举办各类竞赛30余场,参与员工超4000人次,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能手和岗位标兵。积极组织员工征战省、市技能大赛,在省状元技能大赛装配钳工、人工智能训练师等项目中屡获佳绩,不断激发员工钻研技术、苦练技能的内生动力。
打造创新矩阵,激活技术攻关“动力源”
为破解生产“卡脖子”难题,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打造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和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工作室以劳模马志华、李鹏,江苏省“双创人才”党卫东为领军人物,汇集研发、工艺、生产等领域的顶尖人才,组建专案小组,聚焦核心技术难题展开攻关。通过“师带徒”机制,工作室已培养青年技术骨干700余名,形成了技术传承与创新的良性循环。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2.8亿元,获得国家专利52项,累计拥有专利237项(含发明专利22项)。其中,“阳极制程染色工艺AI人工智能项目”攻克了行业长期依赖老师傅经验的痛点,使关键质量指标稳定性提升超15%,产品良率提升3%,年经济效益超过9亿元。
优化激励体系,铺就技能成才“高速路”
着力打破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创新推行“双通道”晋升体系,打通管理序列与技能序列并行互通的成长路径。建立“培训—考核—晋升—待遇”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将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让“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成为现实。近年来,累计超千名工人实现技能晋级,人均年度收入增幅达12%以上,真正让产业工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设立技术创新奖,对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积极协助高技能人才落实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情。
立铠精密通过产教融合、技能竞赛、创新工作室等方式,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未来,立铠精密将继续坚持“人才驱动创新”的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江苏工人报记者 刘蕾蕾 通讯员 姜卫明 王玉海 孙健)
日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道路工程造价专业师生90余人到中铁四局潍宿高铁站前一标潍坊制梁场开展“走进智慧梁场,筑梦交通强国”校企共建专业认知活动。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4780_4096x10000.jpeg师生们参观了项目智慧梁场信息化中心、箱梁生产流水线、钢筋加工场、产业工人社区等区域。项目人员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通过现场介绍、演示和互动交流,对智慧梁场箱梁预制和架设等工序进行了详细讲解。本次专业认知活动是校企党建共建活动具体举措,也是“企校合作”模式的一次探索,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与未来职业向往。学生通过现场工程师分享工作经验和参观生产线、信息化中心等活动,了解现代桥梁科技前沿技术动态,感受中铁四局企业文化和创新实力,激发对中国桥梁领先建造技术的自豪感和专业兴趣,提升自身实践认知和创新思维。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4781_4096x10000.jpeg据介绍,潍坊制梁场承担潍宿高铁站前一标项目979孔箱梁的制架任务,梁场信息化中心是项目智能化管理平台,利用BIM+GIS技术构建与现实相映射的三维数字孪生梁场,实时查看工序、工装、成品、半成品等生产信息,对全流程进行数字化升级,提升预制构件的精度与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与安全风险,实现对生产、运输、架设的全环节智能指挥调度,推动传统梁场向“精益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型。(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刘飞 鲁方浩 孟钰娴)
近年来云南寻沾高速(昆明段)创新“高速+”模式,探索“直播+文旅+商业+公益”多元融合路径,推动高速公路从传统通行管道向“服务+经济+文化+公益”复合价值平台转型,全面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高速服务人员化身主播,实时播报路况——如牛栏江大桥路段降雨时,即时提醒“桥面易滑,建议减速保持安全车距”;车流高峰时段,通过镜头指引车辆优先选择ETC车道,同时穿插应急车道使用、ETC办理、绿通政策等知识科普。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5084_4096x10000.jpeg将“直播”作为全息营销的核心触点,设立岗亭直播间,构建“日常+特色”双轨直播机制,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质效与用户黏性。同时,联动沿线景区、商家与地方活动,实现“路况+文化+消费”深度融合。深挖寻甸县文旅资源,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凤龙湾景区、沿线酒店等建立战略合作,打造“高速+景区+住宿”一站式服务,推动传统交通通道升级为文旅体验廊道。结合当地传统节日,提前策划宣传活动。落灯节期间,直播团队走进现场,实时转播“祭灯”仪式与民族歌舞表演,吸引超1.8万人次在线观看,引发“看完想开车去现场”的热烈反响。节日期间,路段日均车流量突破1.2万辆次,40%的车辆前往寻甸参与活动,形成“高速引流、地方接流”的良性循环。在产能赋能上,以主题服务区为核心辐射周边村落,构建红色文化展廊,搭建属地特色产品展销平台,推广寻甸牛肉、马铃薯、荞麦面、苹果等农特产品。创新打造“高速+电商”助农新模式,精准靶向破解寻甸苹果农户的销路难题。团队主动为农户搭建线上专属商城,同时依托自有抖音账号开展直播带货活动。直播过程中,通过实地实景展示苹果的优良品质,生动讲述农户匠心种植的背后故事,让优质农产品直达消费者手中,省去中间流通环节。这一模式落地后成效斐然,实现线上销量突破数千单、销售额超二十万元,覆盖全国多个省市,更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增收万元以上,成功打响“寻甸苹果”区域公共品牌。同时,充分发挥高速流量优势、线下载体资源及线上平台渠道合力,进一步拓宽销售路径、优化物流配套,助力更多优质农特产品走出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5085_4096x10000.jpeg此外,组建便民服务志愿队,在恶劣天气或交通拥堵时疏导交通、救助受困司乘;定期在收费站、服务区开展“情暖征途”活动,为货运司机送上节日关怀与季节性物资。从单一通行到复合平台,寻沾高速(昆明段)的“高速+”模式,通过文旅激活“场景全息胚”,通过商业挖掘“资源全息胚”,通过公益夯实“品牌全息胚”。下一步,该高速持续探索交通运营新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瑜)
近日,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河南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荷载试验圆满完成,为项目通车奠定了关键基础,工程建设步入最后交工验收的关键阶段。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5091_4096x10000.jpeg沁伊高速公路北起焦作沁阳市,南至洛阳伊川县,全长99公里,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二标段,线路全长13.2公里,桥梁占比达71%,项目预计今年11月底具备通车条件。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5092_4096x10000.jpeg项目控制性工程黄河特大桥主桥主桥全长2585米,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20公里,是国内同类高速公路中设计时速最高的大型桥梁之一。大桥主梁为槽型钢混组合梁结构,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步履式顶推施工工艺,其中单向最大顶推距离达1285米,顶推单跨达到100米,是国内顶推距离最长、单跨顶推距离最大的桥梁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沿线各地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西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通道。(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张云鹏 李瑞龙)
近日,中铁六局广州公司在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宜昌段YLYCLX-3标卸甲坪隧道施工过程中,成功研发并应用“隧道富水区湿喷混凝土施工工法”,有效攻克了富水地层中喷射混凝土施工效率低下、质量难以把控等难题。该工法借助机械化、标准化作业,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在隧道富水区施工时,混凝土喷射常常受到渗水的干扰,传统工艺存在回弹率高、成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团队以宜来高速三标卸甲坪隧道为实践平台,全面推行机械手湿喷工艺,通过优化配合比、改进喷射顺序、加强渗水引排等综合举措,实现了喷射速度、混凝土强度和回弹率等关键指标的全面优化,为隧道安全穿越富水区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5089_4096x10000.jpeg该工法的核心优势在于构建了机械化、集约化作业模式。现场应用情况表明,对于每循环进尺1.2米的Ⅳ级围岩喷锚作业,湿喷机械手仅需3人操作,喷射时间约为2小时,可完成混凝土方量15立方米;而传统干喷或其他小型湿喷机则需投入18人以及多台设备,喷锚时间长达6小时以上。综合考虑出渣、立架等配套工序,机械手湿喷工艺将每循环作业时间压缩至10小时,相较于传统工艺的13小时大幅缩短,施工效率提升约30.6%,月进度从62米提高至81米,为整体工期控制提供了坚实保障。除了施工效率显著提升外,该工法在经济效益方面也表现卓越。在实际应用中,创收金额达72万元,节约资金215万元,合计经济效益达287万元。业主及监理单位对该工艺的应用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周伟彬)
近日,由武汉武铁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代建,中铁四局一公司承建的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跨浩吉铁路立交桥转体施工顺利完成,为G207国道全线贯通并如期通车按下了“加速键”。https://www.workercn.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5/11/15/2635088_4096x10000.jpeg此次转体的跨浩吉铁路转体桥采用长(54.5+56.5)米、宽37.76米,高23米T型刚构桥,转体部分总重达20000吨,通过顺时针转体73.5°精准就位。转体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智能张拉+环形滑道”技术体系,依托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确保万吨桥体在100分钟内完成毫米级精度对接。该项目上跨的浩吉铁路是国家能源运输主通道,铁路日均通行列车超百列,且施工区域距离安全限界最近处9.3米,既需保障铁路运输的绝对安全,又要推进桥梁施工,安全管控难度极大。项目负责人表示:“为减少对铁路运行的影响并保障现场安全,我们实施‘先预制、后转体’的‘一体化’施工方案。团队预先在铁路旁完成T构梁的预制,随后利用铁路天窗期将桥梁一次转体到位。”本次施工属铁路Ⅱ级施工。武铁项目公司提前编制详细安全预案,并推行“一点一策”隐患管控机制,以图表形式对每道工序的机械类型、站位布局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熟记于心,实践于行。受现场空间限制,桥梁重心偏离桥墩中心0.65米,两端在长度和重量上差异显著。为实现“转得稳、转得准”,项目团队实施全方位精密称重,通过多轮数据采集与核算,完成精细化配重,将支点两端重量差降至最低,从而解决不对称结构的平衡难题。该项目作为襄阳市西部新增的南北向大通道,建成后,将有效提升207国道通行能力和路网整体运营效率,促进沿线产业互融、要素互济、优势互补,对推动襄阳、宜城、南漳一体化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襄阳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等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左旭辉 袁大儒)
中工网评论员 李靖
据近日央广网报道,“双十一”电商大促前,有关“巨型吊牌防退货”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这些“巨型吊牌”并非刻意搞怪,而是一些电商商家为应对恶意退货而设计的商品标识,大多采用A4纸规格的偏硬材料制作,通过尺寸与材质增加穿着不适感,进而降低消费者上身外出后申请退货的概率,主要用于女装、礼服等高退货率品类。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日臻完善,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的不断增强,网上交易让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扭转。各网购平台均推出了诸如“七天无理由退货”等利好消费者的服务,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商家坑骗消费者、只做“一锤子买卖”的冲动。
对于消费者及整个电商行业来说,这本是件好事。但随着退货越来越容易和便捷,一些买家开始打起了歪主意,钻规则的空子——有的把衣服买回来,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或穿出去游玩一两次后,把衣服退回;有的组团购买演出服,表演结束后,把衣服全部退回给商家,衣服上带有明显的汗味、污渍,影响二次销售……相关卖家因此利益受损,有苦难言。
无论是卖家为服装商品设置“巨型吊牌”,还是买家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恶意退货,都是对诚信的破坏。买卖关系绝不应是互相算计的“攻防”对立,而应是在制度与规则约束下的互信互谅。
首先,消费者要遵守诚信原则和契约精神,依法行使权利。其次,电商平台应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建立异常退货行为监测识别体系,畅通商家反馈投诉渠道等,努力消除“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隐患。面对那些确属滥用规则恶意退货的行为,商家也要坚决捍卫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索赔。
诚信是商业活动的根基,买卖双方都尊重规则且互相尊重,交易才能有序和持久。不管怎样,互相提防、互相伤害都没有赢家。
龚先生近日,一段在上海机场拍摄的“敦煌飞天”视频火了——云南某艺术团在上海浦东机场候机时,在自动步道上即兴摆出“敦煌飞天”舞姿拍摄纪念视频。视频末尾,一位拖着行李箱的大叔也抬手做了一个模仿舞姿的动作,使视频的“快乐指数”极速上升。这两天,“飞天大叔”被找到,是上海电气下属一家基层企业的工会工作者,接受采访时,他表示纯属意外走红——“我觉得很有趣,被氛围感染后就加入了,就像网友们说的,‘不理解但照做’。”“我一直觉得,‘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不是一句口号,既能扛得起工作的重担、守得住岗位的责任,也能接得住生活里的意外惊喜,这才是生活最美的模样。”视频来源:永善县溪洛渡艺术团、新民晚报、沈阳市总工会“前面都是敦煌壁画,最后一个是人间真实”“为了看大叔,把视频看了好几遍”“多么快乐有趣的灵魂,大叔你是最靓的仔”……视频下的留言评论中,网友们不吝表达对大叔的喜爱。一段十几秒的视频,为何能有如此大的感染力?首先,大叔无意间的“乱入”,自带令人忍俊不禁的欢乐效果,而一句“既能扛得起工作的重担、守得住岗位的责任,也能接得住生活里的意外惊喜”,或许是更打动人心之处。大叔出差归来一身疲惫,却仍能队形整齐地诙谐一把,这份乐观与洒脱,体现的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人生哲学。多年前,一位在路边开心蹦跶着走路的农民工大叔令无数网友动容,有人感慨“人生本该如此,可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庆幸自己在陌生人自娱自乐的豁达中汲取到勇气与力量。其次,没有剧本和摆拍,亦无专业的动作与妆造,“飞天大叔”视频中展现出的真实感与松弛感,恰到好处地契合了公众对优质短视频内容的需求与期待,这与当下一些低俗虚假短视频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久前,金句不断的“鸡排哥”的工作视频在网络走红,很大程度便源于视频有烟火气、很接地气;更早些,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因一段带着学生排练的跳舞视频而爆火,尽管身材已难言完美,但其在非正式排演中自然流露的专业积累与敬业精神,同样体现出了短视频传播过程中源自真实的魅力。视频来源:九派新闻进一步提升网友对“飞天大叔”好感度的,或许还有对“不理解但照做”的欣赏与认同。这种表面看上去的“无脑配合”,背后有一种难得的包容与尊重,一种能够弥合不同代际、群体之间观念、兴趣、习惯等诸多差异的粘合剂。子女抱怨家里老人囤积大量塑料袋、硬纸箱;父母不理解年轻人业余时间玩cosplay、演脱口秀……诸如此类的“不理解”不时发生在一些代际和群体中,其中有些是不明白、没看懂,有些则是看懂了、不认同。“飞天大叔”接受采访中一句“心态年轻,常和年轻员工交流”,给出了应对类似问题的最优解——多些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便有可能在包容尊重中收获“不设限”产生的积极效应。毕业典礼上,校长配合毕业生“比心”合影;房子装修时,父母尊重孩子意愿将卧室装修成“另类”风格……现实中,一个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名场面”正在发生,也诠释着相向而行的价值和魔力。自动步道上的“敦煌飞天”视频,让不少人看后会心一笑,更映射出屏幕背后很多人的需求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