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13 小时前

【笔杆必备】人民日报金句素材


人民日报金句素材来了!快快收藏学起来
本文转自:新闻与写作

编者按

无论日常写作还是应试答题,插入一些典故俗语作为过渡句,都能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展示出作者的积累与文采。

本期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民日报使用的好词好句,快来一起积累,共同提升写作水平吧!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释义】原句出自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参与商是一东一西的两个星宿,此起彼落,不会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此处用于比喻世事沧桑、人海茫茫,与亲友分离后便不得相见。

【示例】参与商两颗星,在夜空中此出彼没,古人以此比喻遥遥相望,不能相见。杜甫诗里也写过“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在故事里“温故知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释义】《周易》将益卦解读为变通趋时,这句话则是指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机,以长远的眼光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示例】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全球治理赤字加剧、维护二战胜利成果面临更多挑战和考验的紧要历史关头,习近平主席以大党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从两方面深化了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

——《深刻把握全球治理倡议的重大意义与时代价值》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释义】喜爱挺拔而不随时态而变的小松树,希望它迅速长成参天大树,厌恶随乱而生、胡乱蔓延的恶竹,哪怕长出万竿也要尽快除掉。这两句情感鲜明,“兼寓扶善疾恶意”,常被用于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爱憎之情。

【示例】“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在看到反腐败斗争历史性成就的同时,绝不能低估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

——《通过反腐倡廉斗争赢得历史主动》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释义】假如连自己心中的杂念也无法战胜,那又怎么能对抗外部世界的束缚与困难?原诗旨在阐明坚定信念,战胜外界干扰的重要性,以此表明自身的志向。

【示例】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步履的坚定,源自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练真功夫 成大境界》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释义】原诗借写小松喻人。赞叹已长成的的参天大树没有意义。能识别出尚貌不惊人的小松,加以爱护培养,才是有眼光的证明,这种见识也正是世人所缺少的。

【示例】“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从10年前的一个倡议,到今天成为惠及各国亿万民众的幸福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速度之快、取得成果之丰,令世界赞叹。

——《携手拓展造福世界的幸福路》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释义】小小的蚂蚁窝也能让堤岸倒塌,针尖大小的孔眼也足以让气泄掉。

【示例】“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小事小节的失守,本质上是理想信念的松动。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小事小节见党性》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释义】君子要时刻检视自身,好像常有过错一样。言外之意,修身律己、省察克治不是一两天的事,而要成为时时处处的自觉。

【示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凝心铸魂,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时常检视自己,锤炼坚强党性,拧紧思想“总开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真正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

——《面子都是老百姓给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释义】老子说,如果一个人能看透别人,那他是个有智慧的人。如果一个人能看清自己,那他是真正高明的人。

【示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既要善于倾听,也要学会辨析,在他人“看重”与“看轻”中觉察自我,“自我画像”才会分外鲜明,干事创业才不会陷入迷茫。

——《“重我”与“轻我”》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释义】原话为李大钊对做学问以及做人应有态度的点评,“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示例】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亟须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干字当头”的意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定不移做行动派、实干家。

——《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

君子有三畏

【释义】出自《论语》,原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指要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有敬畏之心,同时对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保持尊重、学习与思考。

【示例】知敬畏,是道德修养,也是人生智慧。从孔子“君子有三畏”到东汉杨震“四知却金”,再到清代叶存仁赋诗“不畏人知畏己知”,因为敬畏天地、敬畏道德,所以慎独慎微、反躬自省。

——《知敬畏与懂感恩》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释义】原句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人会受到生活环境以及周围人的极大影响。

【示例】正如荀子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当整个社会都讲诚信,形成这样的氛围,孩子们自然会受到影响。反之,若没有这样的氛围,仅靠家长讲道理,孩子在家听到的和在社会中看到的不一致,便很难相信家长所说的道理了。

——《让传统回到日常》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释义】太阳与月亮的光芒不同,放在白天和夜晚各自适宜。原诗意在表达坚守本心,批评贤才不能得到重用,这两句则被现代人用于解释世界因存在差别才丰富多彩,传达包容差异、和而不同的态度。

【示例】有朋自远方来,我们感慨“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认识有差别,我们称之“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不舍离别时,道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华诗词生动记录了中国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刻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情感世界。

——《诗歌里的“中国式浪漫”》

抬眸四顾乾坤阔

【释义】原句“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表达了一种自信、积极、勇往直前的豪气,体现了诗人对远大志向的追求与心境的豁达。

【示例】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我们拥有“抬眸四顾乾坤阔”的时与势,也面临“障日风多雾不开”的难与险。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内容综合整理自人民网及网络资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笔杆必备】人民日报金句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