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天地》杂志2025年11月刊卷首语——时光的窖藏:积蓄与等待
本帖最后由 dqqjk 于 2025-11-27 11:28 编辑2025第十一期卷首语时光的窖藏:积蓄与等待■夏晓凌
已经适应了北京初冬日渐寒凉的我们,来到浙江绍兴这座千年古城后,却被脚下涌起的暖意和温柔拂面的风,弄得有些“不适应”了。有人边卸厚装边禁不住惊呼:这里咋像春天?舒服!我笑道:也许匆忙的时光把这小城给忘掉了哈! 11月下旬的绍兴,不仅日光仍暖,光影斑驳,而且似乎沉入一种近乎禅定的宁静。四通八达的河道,蜿蜒如岁月的褶皱,安然而灵动;乌篷船静卧水面,似沉浸于千年回望中久梦不醒;岸边青砖黛瓦的老屋,已被时光打磨得温润如玉,每一块砖石都沉淀着历史的厚重,散发着涂抹不去的年代感,诉说着古老的东方美学;游走于屋宇间的细长巷弄,宛若城市的条条命脉,释放着千年风华,引人探寻。听说巷弄深处藏着知名酒坊,好奇的我们饭后散步时择一胡同而入,行至深处,却被一老者轻声提醒:“别走了,这是死胡同!”我们笑着退出,又被缀于桥头围栏、街边栅栏上晾晒的酱红色鹌鹑、鸭舌、鸡鸭鹅和一摊摊白色藕粉凝住了目光,感叹着小城积蓄的魅力和岁月静好的氛围。屋前街边的花草树木,此时,正践行一种古老的仪式,将锋芒敛入根脉,将躁动归于沉静。那些街边桥旁随处可见的枫树,竟然红艳得彻底,像极了黄酒坛上那层经年沉淀的泥封。 绍兴的11月,是天地低眉沉思的季节,是王羲之笔下“天朗气清”的延展,是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前奏。我突然发悟:这座小城,应是已被黄酒般醇厚的岁月浸泡,窖藏着一份关于积蓄与等待的哲学。这里的古屋、古巷、小桥、流水,不正在用千年底蕴,诉说着一种古老的智慧吗——积蓄与等待,恰是生命最深邃的韵律! 听蹬三轮的师傅说,当地人深谙“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儿。那些藏在巷弄深处的酒坊,总是在立冬前后开坛,因为好酒要经过三伏三九的淬炼,正如人生需要寒来暑往的沉淀。原来,绍兴就是这样一座从不急于喧嚣的小城,黄酒需经冬酿,越瓷需经窑火,就连鲁迅笔下的社戏,也总是在暮色中缓缓开场。王羲之在兰亭挥毫前,亦曾凝视流觞曲水,等待灵感如墨色般自然晕染。在挥毫泼墨的瞬间,定格为永恒。那《兰亭集序》的飘逸,非一日之功,而是数十年笔耕的积蓄。墨香中,仿佛可见他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执着。抚摸着伫立在街边桥头王羲之的雕像,我恍悟:等待,不就是这砚台里未干的墨迹、宣纸上未成的峰峦吗? 在对小城历史的凝视中,我看到了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一生历经的坎坷,在龙场驿的困顿中,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在静心格物中悟出“心即理”的真理,创立并践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他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那个摆在龙场驿的陈年陶罐可以证明,真正的积蓄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如鉴湖水般,在接纳百川中完成自我净化。可见他的等待,是思想的沉淀,是灵魂的积蓄,最终汇聚成照亮后世的光芒。 而绍兴史幕上记载的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更是绍兴等待精神的写照。一生报国无门的他,却以笔为剑,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中积蓄情感,终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他以“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怀,坚守着“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信念,以9300余首留存于世的诗词,成为中国现存诗词最多的诗人。沈园那面“钗头凤”墙,见证了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在等待中发酵成千古绝唱!可以说,陆游一生的积蓄与等待,是文人的坚守,是灵魂在寂寞中的升华。 绍兴的骨血里,至今还流淌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坚韧,石板上的苔痕,是时间最耐心的笔触。当年,他忍辱负重,在吴王夫差的阴影下默默积蓄力量,终以三千越甲吞吴,复国雪耻。这不仅是历史的壮举,更是对积蓄与等待最深刻的诠释——真正的力量,是生于暗处的沉淀,是成于静默的蛰伏。他教会我们,低谷时不必焦灼,只需如稻穗般低头,在泥土的怀抱中积蓄破土的能量,等待出人头地的时机。在绍兴的巷弄间,每一块斑驳的石板都铭记着这份智慧:急功近利者,终难品得陈年花雕的醇厚;唯有耐住寂寞,方能在时光的窖藏中,酿出人生的佳酿。 我没有想到,11月的绍兴让我收获的,竟是积蓄的画卷,是等待的诗篇。绍兴的故事,每一笔都写满对积蓄与等待的敬畏。您看,绍兴的市井生活就如街头巷尾的茶香,不急不躁,在平淡中酝酿着生活的真味。绍兴的山水间,每一缕酒香都似在低语:积蓄不是停滞,而是为绽放积蓄势能;等待不是虚度,而是为相遇校准时光。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何时积蓄,何时等待。 晚饭后,我们在月光与灯光的辉映中散步,看着立于街头墙面上那幅大大的鲁迅画像,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笔下的孔乙己,那个穿着长衫在咸亨酒店的曲尺柜台前站着喝酒的旧时代文人,他用茴香豆的咸涩咀嚼着世态炎凉,但内心深处,却积蓄着改变现状、拥有未来的渴望,这多像现今职场的一种写照?如今的职场中有多少人正在用咖啡的苦涩对抗KPI的压力?职场中的挫折,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窖藏”?那些被暂时搁置的项目,那些需要反复打磨的方案,都在时光的浸润中,酝酿着破土而出的力量。恍惚中,我似乎看到月光下,画像中鲁迅的目光与孔乙己的长衫已然重叠,仿佛在问:这杯职场咖啡,是苦涩的窖藏,还是破土的序章? 需要强调的是,时光的窖藏,从来不是被动的等待。它需要像王阳明那样“知行合一”的定力,需要如陆游般“山重水复”的坚持,更需要绍兴人“温一壶月光下酒”的从容。时光的窖藏,终将让平凡变得珍贵,让短暂连接永恒。 岁末年终将至,当我们负责的生产任务及项目卡壳、遭遇困难甚至危机时,不妨想想如何积蓄和等待。要有从加法到减法的智慧:主动修剪冗余枝杈,淘汰低效社交、陈旧技能;专注于那些需要时间发酵的价值,享受“慢速成长”。同时,还要深耕核心根系,构建思维体系;在表面成长暂停时,不妨深化专业壁垒,构建“地下根系”:发展跨领域能力,建设人脉网络,培育潜在可能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