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帝先生,请放下身外浮云,保晚节美丽
http://i02.c.aliimg.com/img/ibank/2011/580/182/435281085_1226354896.jpg常常跟朋友抱怨这个时代太多哀怨,有意思的歌居然寻不到几首。就这个话题,常有人问我,你指的有意思的歌是啥样?我会回答:你记得张帝么?
对,就是那个出口成章,想到哪唱到哪,字里行间充满小市民式的睿智的张帝。当年的磁带时代,他是一方皇帝,甚至在现在的选秀评委席上,他也是光芒难掩。
在很多评论家眼中,或许张帝永远都不会跟王洛宾、邓丽君等充满优雅人文气质的艺术家相提并论,但是纵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国人思想演变史,他是无法错过的一个文化现象。——九十年代初,人们的信仰是那么空洞,对物质的追求又是那么的迫切,在那充满紧张感的时代里,那是第一声从容淡定的声音。捧之曰睿智聪慧当之无愧,贬之曰市井老油条亦不为过,这就是张帝,那个时代必然诞生也是必然受欢迎的一种声音。
可遗憾的是,一旦将一个艺人的歌声当做一种情结之后,这种情结怕是难免令人失望。众所周知,内地的娱乐业,纵然风风火火,其实只是在起步阶段。当下内地娱乐市场的一大特点便是呼唤好的艺人。于是这些年里,不但内地艺人坐地起价,港台诸多偶像实力团体开始对内地市场趋之若鹜。有一个词颇具代表性,叫做“吸金”。而我伸手一搜八卦,张帝老师竟然也是浩浩荡荡吸金队伍中的一员。
于是就有了频繁的露脸,不但在生日会露亲切的脸,而且也在频繁的选秀节目里露了庸俗的脸,更在诸多活动中露了高傲的脸。面对如此张帝,乐迷心中自然波澜起伏。此处笔者当略去一万字,不提也罢。——乐迷心中,必须是放不下张帝,放不下当年磁带里的一首首经典作品,金灿灿的睿智。但是,艺术当分为两种,永恒不灭的,和用以消耗的。当真正的“急智问答”变为了“托问台上答”,当时代的骄傲烙印变为了赚取演出费的砝码,当原本不会消亡的艺术变为了可供消耗的娱乐品,试问,谁的心在疼?
港台吸金浩浩荡荡,为什么他们吸得如此理所当然?别跟娱乐圈的演出费较劲吧,娱乐圈的人拿多些自有道理,青春饭不容易。娱乐把戏,无需节操,但是如张帝者真正的艺术家,想想还是需要节操的。纵横世界艺术史上的晚节不保者,即使不把牛顿、郭沫若这些历史久远的当回事,也总该看看错走棋子加入作协的金庸吧。笔者想说,即使是为了曾经在时代的脉搏中发出过声音的那一刻,为了那真正令人难忘的年代,也希望有分量的艺术家能够放下名利浮云,留个美丽的晚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