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别节目之谍报员)“蓓薇小姐”在上海:苏联女谍报员的中国经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情报机构和内务部不仅向欧洲国家以及其他法西斯轴心国派出了大量的谍报人员,同时,也向被日本军队占领的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派出了许多情报工作者。在这些人当中,自然不乏像左尔格这样出色的职业情报专家,也有季娜这样的志愿工作人员。特殊的工作任务和严酷的战争环境给了她不平凡的经历。季娜·彼得罗娃是位很普通的莫斯科姑娘,1916年,她出生在一个寻常的职员家庭里。当她以出色的成绩由外语学院毕业时,中国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开始在中国大陆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为了阻止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战场上的攻势,遏制日军向整个亚洲地区的扩张,美、英、苏、法国等国家在未向日本宣战的前提下,广募社会志愿人员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军,其中志愿航空队是与日交锋的主要力量。通晓英语、法语的季娜在经过两个多月无线电技术培训后,被派到了中国四川成都郊外的双流野战机场。在这里她主要负责机场指挥部同起飞作战的各国飞行员进行空中无线电联系以及各国飞行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年轻的季娜给这里原只是充斥着口令声和警报声的枯燥环境带来了难得的生气。她那柔美的女中音发出的作战 指令对于那些驰骋空中沙场的各国飞行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心理调适。苏联空军志愿飞行队的最高指挥官雷恰戈夫上校在肯定季娜的工作时说:“你的到来等于给我们又增加了一个飞行中队。我们太需要像你这样的翻译啦。”
苏联上级军事指挥机关决定从成都基地选派精干人员,到中国被日军占领的大中城市设立电台,扩大情报搜集范围。季娜无疑是所有苏联志愿人员中最合适的人选。苏联从国内派来专门小组,对季娜进行了短期高强度间谍训练。从此,她由季娜变成了“艾伦·蓓薇”。两个月后,季娜在中国陆军参谋部上海情报人员的帮助下,入住上海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她提着的小皮箱里装着足够她在中国生存半年的活动经费。3个月后季娜凭着自己手中的英国护照,搬进5国共管的公共租界,并在一家教会办的医学院报名注册。根据离开成都时制订的活动计划,季娜准时与她的联系人“林克”在霞飞路的街心花园里接上了头。她从这个跟自己经历差不多的年轻人那里,收到了国内上级“情报站可以启用”的指示。此后不久,“林克”专门给季娜送来了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和密码册,并教给了她基本的使用和隐蔽方法。季娜开始了她特殊的间谍生涯。白天,季娜借着购物的名义熟悉环境,晚上,她偶尔陪房东太太打打中国麻将;深夜里,每当到了无线电约会的时间,她就架起电台与上级联系。无线电波为她和自己的祖国建立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军驻扎在夏威夷珍珠港基地的太平洋舰队。日本政府正式地同美、英、法等同盟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场使全世界为之震惊的战事所掀起的强大冲击波首先波及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东方国际大都市——上海。日本驻上海宪兵司令部正式下令派部队进驻租界,并在租界里张贴通告,明令禁止租界内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使用无线电台与外界联系,违者以战时间谍罪论。突然变化了的形势对于季娜的危险显而易见。此时,潜入上海前精心编造的“英裔蓓薇小姐”的身份和英国护照反而使季娜更加危险,因为持有英美等国护照的外国人已成为日本宪兵重点防范的对象。为了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的程度,季娜的上级指示她尽量减少无线电联络的次数和时间,并且为她设计了几套突发情况应急方案,同时还指示“林克”以同季娜谈情说爱为掩护,帮助她在这套住宅里为电台找到最佳的隐藏地点。完成这些应变措施后,她开始一丝不苟地按照上级和“林克”为她制定的严格程序,又发出了几份已经被大大压缩了的简短电文。就是这几份电文使日本宪兵队的电子战专家发现了季娜,并掌握了她发报的指法特点、出现时间、使用波长等。一张无形 的网在季娜的身后不声不响地越收越紧。
1942年10月12日夜,季娜刚刚将白天“林克”交给她的两份不长的情报发出,外面传来急促而沉重的敲门声。她马上意识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她按照事先制订好的方案,把密码撕碎扔到抽水马桶中冲掉,然后收回天线,拆除电台;把所有通信设备隐藏到衣柜后的壁板中。全副武装的日本宪兵闯了进来,隐藏在衣柜后面壁板里的电台和天线都被搜查了出来;在接受审讯时,季娜始终坚持“我不是间谍,也没有从事任何间谍活动。”“至于隐藏电台,因为你们禁止无线电爱好者们发报,我不得不这样做。”但是,日本人不愿意轻易放过这个盯了一年多的线索。一天,季娜被传唤到了审讯室。那个懂英语的日本军官没有马上让手下的人动刑。他从保险柜中取出一瓶香槟酒和两只高脚杯,然后把酒斟满。他把一杯酒放到了季娜面前的桌上,自己拿着一杯,慢慢地踱到窗前,端着酒杯,凝视着杯中泛起的泡沫,背对着季娜,久久地沉默着。突然,这个日本军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你作为一个欧洲人,这样地为中国人工作也太不值得了。我们日本和你们欧洲国家一样,都是文明社会,在对待支那人的立场上应该是一致的,而绝不能被他 们利用。所以,只要你同我们合作,告诉我们在上海的联系人,交出密码,我保证你不会受到任何的牵连,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上海或回国去上学。”“ 你说得不错。”季娜终于打破了沉默,“我也十分希望这样。可是我的确是个普通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根本就没有你所说的联系人和密码。我能够做的只有这些了。”说完这些话,季娜再也没有开口。“这样的话,我就爱莫能助了。”日本军官再一次把季娜交给了审讯室。接着,是一次又一次地昏厥和一次又一次地被凉水浇醒,季娜以沉默挺过了严刑拷打这一关。12月20日,在上海的日本军事法庭审理了“英国公民艾伦·蓓薇”的间谍案。季娜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两年半以后,日本战败投降。季娜获救回国。
来源:《环球军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