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权 发表于 2011-10-30 10:31:03

“精品”是这样创造的

[size=4


“精品”是这样创造的
聂 权
      10月28日晚上10点,笔者随重庆能源逢春煤矿“六位一体”安全执法小组执法,刚来到该矿+460S大巷,眼前为之一亮,只见巷道整洁,轨道平直,管缆悬挂整齐清洁,巷道一侧悬挂着“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指导工作”的醒目标语。
    从同行的安监科副科长杜国勇嘴里得知,该头面前不久通过松藻公司三季度“精品”头面的的验收。这精品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第二天,带着疑问,笔者到该头面的施工队掘进三队丙组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中了解到,负责该头面施工的掘进三队丙组,此前要进尺有进尺,安全效果也不错,可屡屡与“精品”失之交臂,在今年二季度的总结会上,该队组织班长们查原因,拿对策,对各自的工作方法和与“精品”无缘的原因,进行经验交流与分析,把三季度的重点放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并将“精品”创建列为日常工作重点。
    要创出精品,必须先转变观念,首先得精心谋划,得有好的管理制度。通过讨论决定,从三个班中各抽调两名员工组成一个辅助班,专门负责该头面的质量标准化整治工作。同时,把整个巷道划为三段,每班负责一段的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每一段指定一名队干为质量标准化联系人,督导该段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行挂牌管理,并将联系队干的绩效工资与所负责区域的质量标准化工作挂钩,保证此项工作的持续性,
    “观念变,行动变,成绩变,收入也在变!”该头面生产7班班长张彩华用四个“变”精辟的概括了创精品的过程与取得的效果。之前,负责该头施工的生产7、8、9班,各自为阵,每个月不是你追我赶的抢进尺,就是困难相互推诿。最容易扯皮的就是移耙矸机,上一班移机,下一班搞工程质量,班与班之间勾心斗角。在二季度的总结会之后,他们每天都利用班前会,加强班组员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和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思想灌输,“现在我们都认识到质量标准的重要了,也统一了工作思路和方法。”生产8班班长吴清海说:“现在谁移机,谁负责移机段的工程质量与标准化工作。”
    看似轻松的整改工作,其实一点也不比打碛头轻松。8月中旬,当辅助班整改到S1石门车场时,原车场渡线岔偏高,需要沉底,又不能放炮,辅助班的员工们只好用风镐将凸起岩石一点点的打掉在铺设轨道,一个班下来,震得个个手臂发麻。“看到现在漂亮的巷道,觉得我们付出的汗水值得!”辅助班班长周士彬深有感触的说。
    “现在工程质量上去了,进尺同样也没受影响,他们的三季度月平均工资比甲组和乙组要高出500多元。”该队办事员周林说。

ljtao 发表于 2011-11-2 08:39:13

聂权 发表于 2011-11-2 11:34:00

感谢刘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品”是这样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