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也要挣,气也要争——班组员工的中国式幸福(跟贴:过去挣钱,如今争气)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企业的高速发展使班组员工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班组员工的幸福感也呈现出不同的层面,以前挣钱为了养家糊口,现在通过努力希望能体现自身价值。日前,笔者走进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生产一线班组,看看班组中各层面员工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幸福!【情景捕捉一】王宝华——领了工资很幸福
每天早上上班,氧化铝一厂管道化车间保洁员王宝华总是第一个到达单位,她要赶在班组员工没有来之前把楼道中的卫生打扫干净。“王姐,今天穿的衣服很漂亮啊?”笔者看到王宝华一脸的笑意,便打趣地问道。“我从来没有买过超过五十块钱的衣服,这月领了工资也奢侈一回,花了一百多块钱,第一次穿这么贵的衣服啊!”王宝华是铝厂附近的农民,由于企业扩建家里的地被占用了,村里许多人都来到企业里干活。“以前一直在家种地,如今我也能到厂里干活挣工资了,呵呵!”象王宝华这样的新型企业员工已逐渐融入班组,成为班组的一部分。他们每月也能领到固定的工资,还享受到企业的各种福利。“将来我们老了也能领到养老金。”王宝华轻松地话语透着对生活的幸福感受。
【情景捕捉二】赵海林——挣钱养家也幸福
“赵师傅,看什么呢?瞧您乐的。”当笔者走近中铝河南分公司氧化铝一厂四车间熟料窑班组,一眼就看到乐呵呵的赵海林。“闺女从清华来的信,告诉我在那读研究生生活条件挺好的。”笔者不禁被他的笑脸所打动与他攀谈起来。从谈话中得知赵海林今年五十二岁,工龄已经超过三十年,老婆一直在老家务农。谈起过去赵海林充满了感慨,“过去一个月就挣二三十块钱,想着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我一个月只留十块钱,省下的都寄回家里。”“现在孩子们都供出来了,您也轻松多了吧?”笔者问道。“十年前我主动要求调到看火岗位,虽然看火的操作技术复杂我还要从头学起,但每月可以多挣点钱。这几年企业越来越红火,如今一个月工资有两千余元,家里房子也盖起来了,大女儿上了清华研究生,小女儿上了县重点高中,都很争气啊!”说起女儿,赵海林满脸的自豪。他真诚的话语,也说出了老一辈企业员工的真实感受:踏踏实实工作,挣钱养家,无论自己再怎么辛苦,只要孩子争气了,就是最大的幸福。
【情景捕捉三】双斌——施展抱负更幸福
“下午考评你呢,来我办公室一趟。”双斌在电话中听到车间主任的通知,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氧化铝一厂管道化车间当了一名普通的班组员工,他在生产一线班组扎扎实实地工作了四年,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经采纳后效果显著。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企业决定提拔他担任车间副主任。
当笔者问起他有何感想时,他谦虚地说道:“以前在班组中我就想着要努力做出点成绩,现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也想为企业的发展多做些贡献。”“听说你4月27日要结婚,这可是双喜临门啊。”双斌的幸福感跃然脸上:“是呀,女朋友就盼着我能有出息,听说我升职的好消息,她比我还高兴呢。”“你父母也会为你感到骄傲的。”“是的,他们一辈子辛苦工作,挣的钱全花在我身上了,也不指望我回报什么,就希望我能给他们争气。”从他朴实的话语中体现了新一代知识型员工的新追求、新观念。如今社会的发展给了他们更为轻松的企业环境,他们可以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体面的角色定位充分满足了他们对幸福的感受。
【笔者评述】挣钱争气,不一样的起点一样的终点
企业班组员工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感受也不尽相同,他们的对幸福指数的诠释也截然不同,没有工作的挣到工资是一种幸福;挣钱养家看到孩子们有出息了也是种幸福;在企业良好的发展空间内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更是一种幸福。但这些都是我们企业员工的中国式幸福。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员工对幸福的期望值也不断递增,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地位的提升,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不同时代员工的幸福观不尽相同,企业只有让员工的感到真实的幸福,才能具备前进的动力。幸福,不一样的起点一样的终点,这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式幸福的方方面面。同时,这种幸福感受也激励了中国企业员工几代人不断前进的步伐。
(吴芳 杨苒) 初成一稿,请各位老师指教! 构思精巧。个人以为如开头导语再简练些,可能更精彩。 感谢葛老师的指教! 有新意,创造了新的挣钱幸福,争气幸福观!顶! 谢谢刘老师和jiangwei 老师的支持。员工的幸福度是企业前进的动力,希望每一位企业员工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幸福。 写得太生动了,表现的事例再多两个更有生气!! 认真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