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feng 发表于 2008-4-20 13:31:24

跟贴《过去挣钱 如今争气》“教师爷”技术能降损老题新解

      笔者估算,如果这些技术降损措施,全国农电系统都实施了,每年将减少电能损耗160多亿千瓦时,效益在80亿元左右。

“教师爷”技术能降损老题新解
      “我们都认为低压线损已到极限了,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降损办法。我所从2006年12月张虎来任所长开始,在没增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仅靠采取几项技术措施,2007年全所平均低压线损下降到7.22%,比2006年降低3.1个百分点,减少电能降耗19.3万千瓦时。”朱集供电所用电管理员张玉彬告诉笔者。据副总经理李建勋介绍,这个所低压线损是全县最低的,已确立为全县降损标杆。


   “教师爷”任所长,用理论指导实践。一直在农电一线工作的张虎,从没放松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如今,他已是获得省电力公司资质证的农电培训师,他经常站在三尺讲台前给农电职工上课。他也认为,农电管理线损确实没有多少空间,但技术降损还有文章可做。近些年也有人采取技术措施降损,但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结合实际作具体的分析和操作。



    张虎到朱集供电所后,采取第一项技术措施是,尽量使各个配电变压器三相节点电流平衡。传统的方法是用钳型电流表在变压器低压二次侧测量三相电流,如果数值相近,就认为三相电流是平衡的。张虎认为,这种表面上的平衡,仍然可能存在较大的电能损耗,必须每个节点电流平衡才是低压电网的最佳运行状态。该所苗河台区一台80千伏安变压器呈辐射状向三个自然村供电,三路出线都是三相四线制,但三个自然庄分别只用一相电,即单相用电。有专家计算出,单相供电的电能损耗是三相四线制供电的6倍。于是,张虎带领管理员根据每只电表箱里的电表数、用户用电量,分别将下火线均匀地分配到三根相线上,使用电端三根导线上的节点负荷基本一致,即节点电流基本平衡。调整后,效果十分显著,线损由34%降下降到8—9.5%,改后每月都保持在这个水平上下。该台区每月用电量12000千瓦时左右,全年减少电能损耗约3万千瓦时。其他台区实行节点负荷平衡后,线损都下降了2—3个百分点。


    第二个措施是调整变压器容量。原来有些公用变压器上有动力用电,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动力用户停产,造成变压器容量闲置,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增加了变压器空载损耗。为了提高变压器的负载率,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该所根据每个台区的实际用电量进行调整变压器。2007年共调整“大马拉小车”变压器12台。为防止个私企业新添变压器弄虚作假,瞒报变压器容量,规定新上变压器必须经公司检验。采取这个措施主要是减少10千伏线损。该所2007年10千伏平均线损率是2.89%,在全县也是较好的。


    三是根据电压情况适时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开关。用电负荷大时,调高电压,这样线路电流的损耗就会减少。同时改变电容器的安装方式,原100千伏安变压器的电容器安装在变压器低压侧的开关柜里,这种补偿是对上补偿,对线路中端和末端不起作用,他采取在线路中、末端安装补偿器和用户随机补偿的方式,提高线路电压质量和功率因素。



    四是实施下火线差别化安装。以前农网改造时,使用的下火线是一个规格。根据电能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的理论,张虎认为,同一截面的下火线带3户与带10户产生的电能损耗是不一样的,带3户且用电量小的可以截面6平方毫米的导线,带10户以上且用电量大的,就要用截面为10或16平方毫米的导线。首先要调查清楚每个表箱有几块表,用电量有多大,进行经济效益论证。如果某个表箱电表多,且用电量大,而下火线截面小,它的电阻大,流过的电流损耗就大,这就必须更换成截面较大的导线。根据每个表箱的用电量选用不同截面的下火线,这项工作的全面实施将进一步降低损耗,提高效益。


       翁毅王朝晖



马兵 发表于 2008-4-20 14:44:17

每年将减少电能损耗160多亿千瓦时,效益在80亿元左右。

不错!!!支持这些"教师爷"!!!

晧月 发表于 2008-4-20 15:17:18

支持!

147258 发表于 2008-4-20 16:23:20

支持一把!

汪东亚 发表于 2008-4-20 16:33:40

大力支持一把。

方恒伦 发表于 2008-4-20 16:48:25

不错,顶

亮剑一往无前 发表于 2008-4-20 17:45:45

   tianfeng老师写的好!



                                                                                                   学生:亮剑一往无前

方向 发表于 2008-4-20 21:06:28

"教师爷",好样的!!!!

王毛键 发表于 2008-4-20 21:38:54

虽然我对供电技术完全不懂,但从翁老师的稿子中确实感到了员工的聪明才智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几项技术措施若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将是很大的一笔经济效益。

剪烛西窗 发表于 2008-4-20 22:40:53

狂顶一个,支持翁子!写的好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跟贴《过去挣钱 如今争气》“教师爷”技术能降损老题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