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1-11-14 13:10:14

(道观)中国道教缘何令外国人着迷?

 头戴高冠、身披道袍,如果不是发色、面相不同,他们与人们在道观里所见的中国道士没啥两样。10月下旬在湖南衡阳举行的国际道教论坛上,一群追随老子梦想漂洋过海来中国学道的“洋道士”们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来自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的玛蒂尔达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皮肤白皙、头发灰白的女士正在让道友帮其重新束发。虽已学习中国道教5年,但“道士髻”这样的礼仪她还是不太适应,“自已弄不太好。” 玛蒂尔达说。
  玛蒂尔达2006年师从西班牙道教学会会长田诚阳道长,并有一个中文名字——田信天。当发现道教能令自已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释放压力时,对中国知之甚少、也不会中文的玛蒂尔达,就迷上了它。
  “这些弟子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田诚阳道长告诉笔者,他所收的洋弟子平时也有自己的工作,每逢周末、节假等空闲时间,才聚在道观里学经、打坐。
  田诚阳道长是山东人,自幼学习中医和道学、易学等传统文化。1999年,学习了3年西班牙语的他赴西班牙讲学传道,此后便常驻巴塞罗那,并在那里建了一所道观清静宫。
  “道教在西班牙有几百名信众。”田诚阳说,道教的哲学思想是非常实用的,它的教义、养生学能让人释放压力、平衡身心。为此,他还在苏州穹窿山建了一所道教养生院,专门推广养生学。
  “我也会带弟子来国内参加道教活动,参访名山大川,加深他们对道学的认识。”田诚阳说,这次他带来了3名西班牙弟子,与世界各地的高道大德和道友一起交流学习。
  像玛蒂尔达一样皈依道教的“洋教徒”如今已有不少。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林舟举例称,2007年在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举办的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箓活动中,就有来自多个国家的华人和外国道教界人士作为箓生参加。此次国际道教论坛也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道教界人士。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缘何会如此令外国人着迷?
  在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英国汉学家彭马田看来,道教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齐同慈爱”等深刻思想。这位将《道德经》等道家经典译成英文的学者说,自己在翻译它们时,常常为其中幽默的故事笑出眼泪来。
  葡萄牙道教协会会长景祥则认为,道家哲理解答了她长期对人生意义的困惑:“我找到了自已的精神家园。”
  在进一步传播道教文化,使其成为国际性宗教的议题上,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表示,道教界应对经典著作作出符合当今时代的阐释,并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法、模式和工具研究道教原典,在21世纪逐步建立起道教的哲学体系。
  “讲经布道时,也要让信徒多多学习中国文化。”新加坡道教协会会长李至旺说,他在印尼给华裔讲经时,就常常教他们中文,“一课讲完,那些中文字也学会了,这样他们也能更好地认识、理解道教。”

来源:中国民族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观)中国道教缘何令外国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