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堂)泰国印象:三个尼姑的故事
编者按:美味的泰式美食,惬意的特色按摩,瑰丽的海岛风情,友好礼貌的泰国人民,这一切也许构成了您眼中的泰国。但是,泰国就只是这些么?显然不是的。这个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印记却对古老的皇室爱戴有加的国家,在它迷人的外表之下,还有着更为丰富的灵魂。局外人只知道红衫军和黄衫军在泰国政坛势不两立,却鲜少注意到即使是在政治风云变幻之际,尊崇佛教的泰国社会整体依然稳定;国人或许对风靡泰国的人妖现象颇感兴趣,我们的作者却将带着大家去探索这一独特文化现象背后的根源。作者已经在路上,期待着您跟着我们一起,走进泰国。http://upload.eeo.com.cn/2011/0701/1309501857350.jpg
供出家修行的人造山洞
http://upload.eeo.com.cn/2011/0701/1309501875362.jpg
山洞讲学
经济观察网 六月中旬,我代表曼谷邮报在曼谷市郊一所私人寺庙报道第十二届世界女性佛教徒大会,遇到了几个有意思的尼姑。
第一位尼姑实际上是一位颇受佛教界,尤其是藏传佛教界,尊敬的比丘尼。所谓比丘尼指的是不仅正式剃度,而且得到了僧侣承认的尼姑。在泰国、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等佛教国家,尽管人人都有信仰佛教的自由,但是女性佛教徒要正式出家且得到承认并不容易。比如在泰国,尽管白袍尼姑随处可见,但是要成为比丘尼还得去斯里兰卡或者尼泊尔接受僧侣的正式剃度。
这位比丘尼现年67岁,英国公民,不满二十岁就出家,在印度修行了24年,其中12年是在一个山洞里避世修行,依靠种植马铃薯和当地人送到山洞门口的供养生存。从山洞里出来以后,她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cave in the snow, 介绍她在山洞修行的心得体会。
前往意大利并在当地住了几年之后,这位比丘尼回到了印度。她遵从师训,开办了一所尼姑庵,接纳了来自印度北部、尼泊尔和不丹共73名尼姑出家修行。在此期间她出版了第二本书,专注于向普通人宣传佛教教义。她说,俗世里的人要面对的挑战和心里问题太多了,她认为佛教能帮助人们摆脱心灵的烦恼。
我在会场见到的世界各地的尼姑和比丘尼不下百位,大都沉默严肃,不苟言笑。但是这位英国比丘尼尽管备受推崇,却是位满面笑容、言谈爽朗的老太太,亲切得就像邻家老奶奶。她跟我说她在山洞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很擅长种植马铃薯,而且她还学会了伐木!
问她如何看待别人拿她当圣人,她说:猴子、猩猩也住山洞呀!我不过住了12年而已!
这位比丘尼同时还是位彻底的女权主义者。她在大会上的演讲主题便是呼吁赋予女性佛教徒与僧侣平等的地位。她的这一主张得到了我的朋友、来自马来西亚的比丘尼尼玛(化名)的支持。
http://upload.eeo.com.cn/2011/0701/1309501754103.jpg
第十二届世界女性佛教徒大会会场一角
http://upload.eeo.com.cn/2011/0701/1309501774120.jpg
第十二届世界女性佛教徒大会亚洲国家代表
尼玛现年35岁,拥有工程学硕士和环境学博士头衔,目前正在攻读佛学硕士学位。她出生于印度教家庭,却立志成为佛教徒,自然遭到了父母家人的坚决反对。但是尼玛仍然在三年前前往尼泊尔接受了正式剃度。
我在尼玛她们住的尼姑庵打了三天地铺,跟她还有她的姐妹,来自不丹的山姆,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发现,比丘尼袈裟下的尼玛其实是个热心肠的女孩。事实上,到达尼姑庵第一个晚上,我因为没有遇到会英文的采访对象而苦恼不已。尼玛听到我在电话里跟曼谷邮报的编辑反应采访困难后,主动找我聊天,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尼玛的英文非常出色,说话语速很快。尽管是个出家人,可是发言结束后被提问者刁难时还会小小地上火。
跟尼玛相比,来自中国辽宁的小敏(化名)要幸运很多。父母都是虔诚佛教徒,父亲在其决心出家之前就已经她准备好了尼姑袍。但是小敏也有自己的烦恼。在她来泰国之前,国内所有人似乎都不理解她,纷纷猜测她是不是生理或者心里有毛病,不然为什么年纪轻轻要出家?不仅如此,小敏还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修行师傅。她跑遍了五台山、衡山等佛教圣地,却发现好师傅见不到,见到的都不好。无奈之下,她来了泰国。目前便在这次大会的举办地,曼谷市郊一所私人寺庙修行。
小敏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五官端正。尽管头发剃掉了,仍是个标准的东北美女。
临走的时候,她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在中国,出家这么难呢?
这个问题我真的无言以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