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堂)“小三论坛”与“一日尼姑”的断想
据《东亚新闻》报道“一日尼姑”是日本女性今年盛行的一种风尚。所谓“一日尼姑”,就是这些日本女性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到寺庙中“出家”或“修养”一日,参拜和尚或尼姑为师,学习坐禅。在这一日里,这些女性穿上素白的袈裟,盘膝端坐在禅堂中冥心静思,全神贯注且洗耳恭听梵钟和经文,同时还要斋戒清心,以佛界所特有的修养意境,驱除身心的烦恼负担。这是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9/04报道的一则旧闻,让读者阅后为之敬佩。然而,“我是小三我怕谁?”这些“雷人语录”出自最近火爆一时的“小三论坛”,小三的自怨自艾或咄咄逼人,妻子的沉着应战和苦口婆心,如今在网上演绎出一场堪比电视剧的“好戏”。这是《北京晚报》2010年05月18日披露的一则旧闻,至今类似的网站和论坛还在相继出现,如《凤凰论坛》情感杂谈栏目2011-3-24深度分析:北京的剩女、小三多的原因便是一例,让读者深感遗憾。
显然,上述当事人的“是”与“非”,“美”与“丑”经过对比之后便一目了然。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不足为训。但是,世界并非简单的“是非”组合体。同样观察女性,女性所处的生活环境、地位、角度不同,他们的感受和判断就不可能一致,为何在当今日本,“一日尼姑”的人数约有7万多,并还有与日俱增的态势,而中国却出现“小三”成社会问题,多数小三很极端?
同是眼眶里流出的泪水,前者是双手捻数着一粒粒圆润光滑的佛珠,口里念念有词,让禅思进入另一个境界。继续“坐禅”,直到庙里暮鼓敲响,她们才会张开眼睛,结束修禅,向方丈俯首揖拜后打道回府,又重坠到了红尘之泪。后者是“一手抓老公,一手抓第三者,一个都不能落下,与其斗智、斗勇、斗狠。”“第三者,你也要想到终有一天你也会老,你也会被别的小三或者小四给干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刀光剑影中,失望、痛苦、苦涩之泪,竟是如何的不同!
可以说:有了欢乐的泪,才有那痛苦的泪。可以说:在败者的痛苦之上,才有胜者的欢乐。毫无疑问,每个人都需要爱情,同性恋也不例外。为何前者在爱情婚姻生活中,败者不会怨恨胜者,胜者也不会对败者心怀愧疚?原因恐怕与胜者欢乐的泪水是干净的有关。
深层次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同是面对日常工作和学习等节奏的急剧加快以及都市的喧嚣烦乱等,造成的现代人的心理困局,折腾得女性内心世界常常不能平衡的不良现象,日本女性通过自发自觉地“返璞归真”,将其眼光转到了佛门净土内———寺庙,以求得一种短暂的心理快感,用以释放烦恼心情、寄托某种精神。而中国女性则通过“小三论坛”倾诉宣泄缓解情感压力,把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扩散到社会上,影响更多的人。孰对,孰错?不言自明。
也许,大家只是看到女性对马斯洛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需求层次论”之间的“同”,而忽视日中女性在这人的需求之间的“异”。
探究“小三论坛”与“一日尼姑”实质根源,就可以体会出日本女性是在追求一种信仰,历练自己的气质与修养,而中国的“小三”则是在追求一种物质享受、心理快感,外在充实,内心空虚,即便短期取胜,也难以持久下去,表面的相似,倒可以掩盖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形式的差异,往往蕴含着内在精神实质上的一致。
因此,笔者认为想彻底改变这种日中女性观念差异,除了完善教育体制、法律、法规等外,还应该加大女性道德操守和内在素质的培养,严厉惩戒“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等腐化堕落的男性,还社会一片净土,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光明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