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1-11-19 17:06:23

(庵堂)我和一位尼姑朋友的真实故事

       2002年的初夏,我出差从北京去山西,坐的是一班慢列车,沿路小站都停,车厢里人很少,空荡荡的,我坐久了就起来走走,看到有三位尼姑,坐在相邻车厢的一角,过了一会,有两位起来稍离开了,我想了想,干脆走向留在原座位的那位尼姑走过去,施礼,坐到她座位对面,打着请教佛学问题的旗号,说白了就是想聊聊。
??
??她刚开始有些扭怩的样子,渐渐就和我交谈起来,我提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佛学。受益于常日对哲学、佛理、历史的关注,积累了一些功底和见解造诣,和她的交谈很愉快,她对我的佛理和哲学观感到很惊讶,就谈到艺术家李叔同出家做了弘一法师,成为宏扬千年绝学——律宗佛学的一代宗师,建议我可以先做居士,最好是出家专门修行,一定会有正果的。
??
??我觉得她是个很虔诚的人,对她的信仰很投入,但修行上还显得较浅。我注意到她大约二十出头的样子,还是比较清秀的一个人,有一种淡雅的气质,如果不是一身出家人的装束,她会是个文化人的形象。后来,她很自然地告诉了她的法号,说她们几人从福建来,是去五台山的普寿寺尼众学院学法,学两年,那里是“以戒律为本、以净土为归”的律宗、净土宗双修的庵堂,在五台山的台怀镇,我以后可以去那里求法。后来各自下了列车。
??
??到了六月下旬,我二次到山西出差,去了管辖五台山的忻州市,办完公事,当地某局的朋友留我小住,建议我如果不急着回北京,就到五台山走走,这是当地的王牌景点,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又是避暑胜地,我答应了。于是他们让一位常副局长和一位姓李的司机师傅,和我一道去了五台山,路上我问台怀镇在哪,普寿寺的情况,这时才知道,原来台怀镇就是五台山的核心旅游区,现在都成了山里的闹市,普寿寺是在国际佛学界享有盛誉的戒律净土尼众学院,有全国政协委员,有现代化的设备,包括上佛教界的局域网,那里的学员在出家前,几乎都是大学生,著名歌星李娜(演唱《青藏高原》者)就在这座寺院落的发,曾在那学习过,但除了寺中的比丘尼外,别人不许进去,别的寺庙他们可以引我进去走走看看,唯独普寿寺不行。我想我以前关注佛学,可对比丘尼这个另类群体也了解太少了,原来怎么也没想到这回有这次遇见。在以往所结识的异性朋友中,这个圈子的女人给人的感受是最特别的。
??
??到了五台山,山上有他们的分局,刚到五台山宾馆安顿下来,分局的小刘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副区长的儿子,和这里各单位很熟,就由他带着我们去了。结果在普寿寺,可以到大门内的一个小院旁的知客室落座,当时尼众正在大门外对面的餐厅就餐,她们也要劳动的,知客尼让我们稍等。后来就看到很多比丘尼列队进院,往里面去了,大多数都很年青,长得也不难看,有的还似乎挺有气质、内涵的样子,实在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可以远观,但不可亵玩,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有距离的敬重感。
??
??过了一会,那位在火车上邂逅的比丘尼和一位她的师姐出来了,就在知客室谈了大约十分钟。她是那样的不好意思,我们同行四人也不知说什么好,小刘后来说,看到当时她脸都红了,那边知客尼在提醒她们过会就有功课了,她师姐有时搭搭话,当时那气氛有些不自然,让人挺不自在,我们就告辞了。在列车上认识时,我没有说过我的名字、我的身份和我的联系方式,直到这时,我留了一张名片给她,她们寺里的规矩不能直接用手来接,而是让我把名片放在桌上,她再去拿。
??
??走时,她取了几本寺里结缘赠送给香客居士的佛教经书和小册子给我,就此告别了。


来源:红袖添香社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庵堂)我和一位尼姑朋友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