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之网购)网购为啥会上瘾?
http://i6.hexunimg.cn/2011-12-22/136569724.jpg资料图片
近日,某社区一个《晒晒你淘宝一共花了多少钱,我反正想去死了。。。》的帖子被网友热转,发帖者晒出了自己近年在淘宝的消费金额,一路“看涨”,从2007年的1000多块到2011年的16万多,四年里他的网购账单达到了28万多元!网友纷纷跟帖称“再上淘宝就剁手”!
记者整理报道:截至20日18时,这个发布于12月17日下午的帖子,点击量已经达到16万多次,回复2000多人次。
据发帖者“四十几个萨满”介绍,他是从2007年8月开始走上淘宝的“不归路”。当时想买个小闹钟,苦于刚刚到一个新城市工作,不知道到哪买,就尝试着淘宝一下,结果一发不可收。对此,他自嘲道:“叫你手贱点开淘宝,叫你不肯去超市……”
在晒出的总消费单中,显示有账单的“收入”和“支出”两部分。对此“四十几个萨满”表示,收入部分都是自己银行卡内的钱充值到支付宝内所产生的,并非自己开有网店。从2007年8月1日至当年年底,发帖者的网购费用是1152元,“四十几个萨满”感慨道:“那时候买东西还很温柔,买东西都是经过三思的啊有木有!”
“四十几个萨满”晒出的消费明细还显示,2008年他的网购依然“小心翼翼”,全年消费支出4548.11元。但“2009年略有点不把钱当钱了”,全年网购支出达到五位数10687.15元。至2010年,发帖者称“已经忘我”,什么东西都开始淘宝了,全年淘宝开支已经完全超出收入。“这一年96005.04元,已经开始透支信用卡了。”
账单显示,截至12月17日,发帖者2011年的网购金额已经达到168395.49元。“2007年8月1日至今,总支出达280787.79元,终于知道为什么快递看到我就高兴了。”
在发布的帖子中,“四十几个萨满”还自我分析说:“终于知道毕业五年为啥没攒住钱了。”“四十几个萨满”称,其实自己花钱挺理性,从来不赶网站上的各种促销活动。但主要因为基本没有在实体店买过东西,“去门口小吃摊买几根油条都想直接支付宝划账过去,口袋揣钱的感觉太难过了。还有蹭快递费是多买东西的元凶。”据《山东商报》
晒账单
“四十几个萨满”分析了自己2011年16万网购花销的去向:
还信用卡4万多,装修各种花费4万多,包括手机、电脑、家用小电器等在内的电子产品开销两万五……
网友在跟帖中
众说纷纭:
过度消费大有人在
网友的跟帖中晒出自己的账单,从中可以发现,其实并不只是“四十几个萨满”,很多网友都处于过度消费。
网友“受不了来评论下”说:“我最近好几个月2500+了,我工资才1800啊。”
对无度消费表示不解
但是大多数都对这种无度消费表示不解。
网友“OhTerrible”说:“看了上面各位真是无压力啊~~~”
网友muxiamishu说: “28万……在我这个城市可以买一套相当不错的房子了。”
反对:淘宝帮省钱
然而,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网友“不是东邪也吸毒”说:“大家也应该比较一下在淘宝买东西帮你省了多少钱吧,如果这些东西去商场、超市、实体店,恐怕是你这几位数字的两三倍了。”
本地
长春“网购成瘾”人群也不少
其实在长春,这种“网购成瘾”人群也不少。
新文化网网友“一朵青莲”就在10月19日晒出了她的一个朋友今年前10个月的支付宝交易记录,图片中显示从今年1月开始到10月19日就支出了15618.68元,平均每个月的金额在2000元左右。
而另一名网友“damama”每月的网购消费支出也不少,在她晒出的账单中也显示,前十个月的网购消费就达到了14394元。记者昨日联系上网友“damama”刘小姐,刘小姐告诉记者,她目前单身,是一家公司的白领,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而每个月的网购消费在2000元左右,而在网上购买的东西大多为化妆品、衣服、零食等,由于花钱没有节制,基本上是“月光族”。对于这样的盲目消费,刘小姐也意识到了该归于理智。
原因
网购为什么会上瘾?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病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告诉记者,西方已把购物狂纳入了心理问题,在美国的购物狂就有300多万,而在我们国家工作成瘾、购物成瘾被归为一类,这类人群的数量不在少数,而他们中心今年门诊接待的网购成瘾的患者有9人,其中6人是女性。网购成瘾的原因有六种:
第一,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造成情绪化问题,往往会让人焦虑或者抑郁。为了释放压力,这些人才用购买东西、吸烟、喝酒等方式转移压力。
第二,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安全感往往会用消费来排解。
第三,是由于情感因素,如家庭原因。情感受阻就会通过消费来排解。
第四,是精神的空虚,并有强烈的占有欲,这些人会通过网购打发无聊的时间。
第五,和童年的成长经历有关,小时候由于生活得比较贫困,想得到很多东西都得不到,被压抑住了,有经济收入后,童年没有达到的欲望尽量满足。
第六,是虚荣心的驱使。为了虚荣心,这些人通过购物来达到满足,而心理年龄不成熟的人往往经不住诱惑。
分析
盲目消费偏离正常消费目的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网购本身为了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日常消费手段,网购以其自身的价格优势比线下消费更有刺激的效果,但是一些人看到网上商品价格的诱惑,导致盲目消费,特别是“双11”、“双12”,很多网民消费已经偏离了正常的消费目的,并不是理性的消费,已经更多地变成了购买商品所带来的兴奋感和满足感,往往买到的东西并不一定会用到,这样很有可能发展下去会演变为“网购成瘾”,这点是不可取的。购买行为要本着实用、适度的消费原则,如果简单为了买便宜而买便宜,这样就容易产生一种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的情况。
支招
网购上瘾该咋治?
对于网购成瘾如何解决的问题,陶然对本报记者说:“第一要疏导,有抑郁或有压力可以找心理医生去疏导;第二要引导他们有正确的消费观,哪些是必要的消费,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不要去买;第三,有情感问题的,需要在情感上多一些释放,如在周末多去休假来缓解,平常在家里多做深呼吸。为了避免逛街或者网上购物,就要通过看书、听音乐、唱歌、见朋友来转移去购物的行为,对于无法控制消费的患者就需要通过看医生来解决了。”
来源:新文化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