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1-17 14:20:28

(网络之网游)游戏规则:保证羊城通公司以最小化成本运营?



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88/20120117/000bdbc9493b107f062b04.jpg
  陈Sir扬言(第740期)  我的态度是算了。否则难保会不有人再追问利息去了哪里了。
  羊城通押金问题,问了10年,广州市交委和羊城通公司终于在上周末约见政协委员韩志鹏和明星市民区伯,称在2500多万张羊城通中,收取押金的卡只有660多万张,押金数额没有此前网友算出的7.5亿元之巨。有质疑有回应是个好事情,尽管过了10年,尽管回应不一定能够对每个人都完全释疑。广州在进步。这点该肯定。
  按照现在交委和羊城通公司的回应收取押金的羊城通卡只有600多万张,其中每张卡的押金是30元,总额也超过了一个亿。那么,我们还要追问这一个亿去了哪里吗?我的态度是:算了。不追了。
  首先,市民对羊城通的押金的去向的“肉紧”,可能在于原先推算出来的7个多亿。现在当事人澄清了,再推算只有1个多亿。7个亿和1个亿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叫押金。阁下如果想退卡拿回押金,羊城通公司会照章给付,前提是您要保管好当时购买的发票,就这么简单。如果全体羊城通用户(当然是买卡交了押金的)集体退卡,这1个亿左左右右的钱就从羊城通公司的账号上消失了。当然这个情况绝对不会发生。要是不爽要付押金的羊城通,还可以买各种没有押金的纪念卡之类。就贵一点点,实际要掏出腰包的钱和押金也差不多。再不爽,还可以不用羊城通。买卖而已。人家赚到是人家的本事,你不爽不帮衬就是了。
  其次,假如羊城通公司和交委没有丝毫的关系,只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谁都无权也无法过问这笔巨大的押金去了哪里。你的权利只是帮衬与不帮衬。正如当初的电信公司。上世纪80年代装一台有线电话初装费多贵啊,5000多元!最贵的时候7000多元,那时候一个月才挣多少钱。不是也有很多人不爽在追问吗?结果追回来没有?哪怕羊城通公司就是交委开的,但是它是以商业公司的身份和消费者做生意的,如果里头有贪污腐败,查处是纪检会反贪局的事情,不是消费者的事情。
  消费者可以质疑的是这笔押金收得合理不合理。既然工本费只有10元,羊城通公司可否再赚少少,名正言顺打正“工本费”12元的价格,与消费者交易?你明知大多数人不会退卡,用押金的名义收30元,除笨有精,三倍“暴利”啊,这水吃得也太深了,因此也难怪别人要追问你数以亿计的押金去了哪里!哪怕追了10年也要追,追九条街也要追!
  人人都要坐地铁,人人都要打的,更不要说去7仔买些零星用品之类的了,消费者购买羊城通图的是方便。广州号称1000多万人口,有一半人用羊城通光是利息就够羊城通公司赚的了,押金的主意就不要再打了。否则难保会不有人再追问利息去了哪里了。
  羊城通提供的只是小额预存支付的服务,非实名制,遗失不补。这个游戏规则保证了羊城通公司能够以最小化的成本进行运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卡好过印钱,卖卡好过种钱。在市场无忧的情况下,我们有没有可能指望羊城通公司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呢?理论上,如果羊城通公司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羊城通公司真的就是一家商业性质的小额信贷公司,那就完全不用想了。全市人民都是他的客户,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他凭什么要提供不断改善的服务?你走了是你的损失,他照样跷着二郎腿卖卡。
  俗话说,自己知自己事。无论是在押金问题上还是在服务问题上,消费者可以跟羊城通对话的空间是很小的。这次羊城通能够屈尊与政协委员和市民对话释疑,已经是一个奇迹。大家都不要想多了,知足者常乐。

来源:南方都市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络之网游)游戏规则:保证羊城通公司以最小化成本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