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2-16 15:56:48

(魔术)成都魔术师生存现状调查

      自从刘谦的魔术在今年央视春晚引发了热潮之后,魔术与神秘的魔术师成了流行关键词,关于魔术是不是忽悠、魔术师是否有特异功能,他们该不该被媒体揭秘等也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魔术”这个字眼注定成为2009年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时尚元素,关心魔术的多了,会魔术的似乎也多了,就连茶楼、公园甚至办公室里,都能看见拿副扑克牌就能琢磨半天的魔术爱好者。魔术火了,那成都魔术师的生存现状又如何?刘谦的走红是否对他们的演艺生涯带来了新的际遇?
  缘起;学习刘谦好榜样
  近期的魔术热都是刘谦带动的,成都的魔术师杨屹和刘谦是老相识。今年1月,杨屹受邀前往台湾录制著名主持人张菲的节目《综艺大哥大》,现场就与刘谦同台献艺。“刘谦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把魔术的所有长处都展现出来了。”杨屹说,其实圈内人看其他魔术师表演很枯燥,比如刘谦的表演,大家都知道谜底,但却都在认真学习刘谦如何调动观众情绪,如何组织幽默的语言。“以便让我们的表演更加有诱惑力。”
  记者走访了几位成都本地的魔术师,他们中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只是初出茅庐,有的则埋头苦干用魔术养家糊口,有的是职业魔术师,有的只是周末兼职,有的还只是学生而已。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走进了这个“魔圈”,解密这个“魔力”族群的生活现状。其实刘谦带来的热潮尚未让他们的身价和演出场次增加,而更多的是激起大众对魔术的好奇、媒体对魔术表演的关注。
  在成都从事魔术表演的人有上百人,除去几位魔术表演的前辈外,有近30名年轻魔术师活跃在成都各大娱乐场所和各种商业演出中。魔术师在商演中一直比较吃香,成都有众多的酒吧、演艺吧,这些地方每晚都需要魔术表演。不仅如此,逢年过节,各大宾馆的派对、圣诞晚会、跨年酒会、公司年会上都需要各种档次的魔术表演,所以魔术师的生活还算不错。
  据了解,根据魔术师名气的大小、技术的高低和魔术类型的不同,成都魔术师的身价一般是几百到几千元不等,也有少数全国范围内都知名的魔术师身价更高。除了少数职业魔术师每天都有演出之外,多数魔术师都是兼职。他们或者是在校的学生,或者有固定工作,下班后摇身一变,他们也能“点石成金”。
  台下;脱下斗篷的普通人
  舞台上的魔术师翻云覆雨,脱下斗篷的魔术师也就是个普通人,一位慈祥的父亲、写字间的职员,或者只是教室里埋头苦读的学子。不过身上多了一丝与众不同的“魔气”。杨屹和老婆是表演的搭档,所以他们才几个月的儿子就成为他们表演的第一位观众。有个魔术师爸爸,孩子成天习惯鼓掌欢迎的动作。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孩子突然吵闹起来,杨屹从背后拿出一张纱巾,“儿子看!”只见他手一抖,纱巾变成了魔术棍,孩子立刻拍手笑起来。
  黄林也是一位初三孩子的父亲,有时候黄林会透露一些简单小魔术窍门给他。不过,儿子知道这些窍门必须保密,如果在学校给同学一讲,岂不是砸了父亲的饭碗。黄林说:“最近魔术火了,虽然在工作量上没有增加,不过儿子的同学常常想拜我为师。我儿子都知道,要当魔术师,哪有那么简单。”
  还在成都理工大学就读的学生刘世学,在学校组织成立了魔术社,已经有70多位社员。刘世学成了学校社会实践的领头人,经常组织一些街头魔术表演,让身边的同学能够用魔术来接触社会。
  魔圈·学艺
  大部分靠自学成才
  魔术其实在古代就已存在,很多魔术师都有自己的家传“秘方”,这一点和戏曲、相声等传统技艺类似,要么拜名家为师,要么家族代代相传。不过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方式已经不是惟一,魔术的门槛放低之后,更多的草根魔术师从百姓中走了出来。
  在成都鼎鼎大名的魔术师杨屹在1998年开始接触魔术,他一边继续着自己的小品表演,但同时也不断的自学魔术基础知识,收集魔术表演的资料。通过了几年的学习,他终于在2005年开始了自己独立的魔术表演,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我当时一直想把舞蹈融入魔术当中,但是魔术师身上要藏很多东西,跳舞很容易穿帮。”就因为这个难度被他最终克服,才为他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和琳琅满目的奖杯,他的名气慢慢大了起来。特别是最近两年,由于自己的时尚风格,他连续在湖南卫视、东南卫视、江西卫视、中央电视台的魔术节目中登台亮相,他的舞台已经不局限与成都,而是全国。
  由于魔术需要一定的形体要求和舞台经验,不少魔术师也是从戏曲演员转型而来,黄林之前是一位川剧变脸演员,后来觉得魔术更有市场,就跟随川剧院、杂技团的魔术老前辈学习魔术。后来也是通过网络,他了解国际上比较先进的魔术表演方式,自己创新,形成了特有的风格。现在成都的魔术师一半都是非常年轻的80后族群,参加工作不久的陈辉,目前的本职工作是保险公司职员。他就是突然从家里翻出一本解密魔术的旧书,开始对魔术的疯狂学习,并且成为一名出色的兼职魔术师。
  魔圈·收入
  出场费最高上万元
  和所有的工作一样,魔术师的收入也是分了档次的,不同的魔术师、不同的魔术类型酬劳都有出入,几百到上万元不等。职业魔术师演出机会多,兼职的魔术师则以娱乐为主,“活路”都是看心情和工作时间而定。但总的来说,他们的收入还算不错。
  公益活动不收分文
  已经在金菊奖、世界魔术大赛等多种比赛上获奖的杨屹身价是最高的,由于他的舞台已经延伸到全国,所以经常打“飞的”到处跑,据记者估算,杨屹的出场费最高达上万元。“别以为我挣得多,魔术是一个高投入的表演。制作一个道具就要用上数千元,而且道具做出来之后并不是每次都成功,一旦制作失败,或者效果不好,那这几千元就打了水漂。”
  此外,杨屹参加公益活动,也从不收取分文。他说,刚开始表演魔术的时候,都差点要放弃了,因为自己投入太多却没有回报,只花费,没有收入,家里开支过大。但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杨屹的生活质量有了改观,过上了有车有房的小康生活,还租了个小仓库放自己的道具。“赚钱已经不是主要目的,我想在魔术上有更多的突破。”
  40%收入用于道具
  魔术师黄林的想法现实很多,他很少参加魔术比赛,始终默默无闻地战斗在表演第一线。“魔术是我的本事,我就靠这手艺养家糊口。”从去年10月起,黄林平均一天就有一个表演,最高的时候月收入可以上万元。不过黄林同样谈到,舞台魔术的表演成本太高,收入的40%都会用于制作道具,所以他只能不停地接各种演出糊口度日。
  年轻的魔术师刘世学身价肯定不能和前辈相比,不过他很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从高三开始,就没有找家里要过一分钱。原本家里比较反对他学习魔术,但当他连上大学的数万元学费都全靠自己表演挣得时,家里再也没有为难过他。
  魔圈·结语
  这碗饭不好端
  刘谦火了,魔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面对竞争,魔术师陈辉早有准备,“其实魔术这碗饭并不是那么好吃的,我们一个动作可能会练上一两个月,因为魔术这个东西是不允许有失误。这其中的枯燥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年轻的刘世学也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以后能不能成为职业魔术师还不确定,魔术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验,光学、化学、物理、数学、几何,心理学甚至木工、电工的技能也必须掌握,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太高。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魔术)成都魔术师生存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