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抓住产业转移实施区域发展
中国有色网 2012年2月18日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责编·作者:屈联西目前,国内新一轮大规模产业转移也正在进行中,且代表区域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国内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各地产业结构也存在差异,所以地区间出现产业转移也就不足为奇了。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如何积极有效地承接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摆在中国西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甘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甘肃陇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地理条件复杂,各种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摆在优先位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都为甘肃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支持。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甘肃将着力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整合要素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兰白核心经济区: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据悉,该省全面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打造兰白(即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实施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规划建设白银工业集中区,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依托兰州和白银主城区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综合优势,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合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空间开发结构,不断改善并增强城市功能。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石化、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基地,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河西地区:加快以新能源和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
该省将围绕河西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中心城市和现有产业基础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着力构建分工协作、特色鲜明、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人口、经济集聚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构建西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推进酒嘉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张掖经济区。促进金武经济区创新发展。以金川—凉州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新材料基地,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碳基新材料和氟化工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构建全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生态宜居和重要物流节点城市,支持一体化创新发展。将金武经济区建设成为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产业互补、社会相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区。金昌市依托有色金属、化工产业资源和产品优势,充分发挥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镍钴铜与贵金属精深加工,突出发展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新材料,全力推进硫化工、磷化工与氯碱化工等非金属无机化工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着力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及循环经济示范区。
陇东南:加快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通过抓住国家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和建设陇东煤电化基地的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和分工合作,提升产业层次,在融入区域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中提升发展新优势,实现东翼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建设天水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平庆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陇东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以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陇南有色金属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发挥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带动协调作用,加快区域综合交通和能源输出通道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和产业协调力度,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和产业布局,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加强合作,相互促进,构建陇东南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新格局。陇南市依托铅、锌、黄金等有色金属、贵重金属资源和特色农林产品资源优势,发挥陇南西成经济开发区及部分工业集中区的载体作用,重点发展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等产业,提升冶炼、精炼生产技术,着力延伸产业链。
通过大力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各地区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聚集发展步伐,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骨干有色冶炼企业将在陇原大地发展壮大起来,这一批有色企业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也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