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艰难杂技 孤寂童年——杂技艺人的生活
http://cimg.163.com/news/0403/09/wub1.jpg陕西省杂技团是在周志丽老师父亲的私家班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在周志丽是他们兄妹中惟一继承父亲技艺的传人。她希望杂技事业能在经济大潮下继续辉煌。 http://cimg.163.com/news/0403/09/wub2.jpg30岁的罗锦章老师正在给二、三年级的5个孩子上课。http://cimg.163.com/news/0403/09/wub3.jpg训练时,老师和孩子们常常受伤。http://cimg.163.com/news/0403/09/wub4.jpg练坛技的刘树仁,头顶磨出了厚厚的茧子。http://cimg.163.com/news/0403/09/wub5.jpg陕西省杂技团的环境是外人无法想像的,可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充满信心。http://cimg.163.com/news/0403/09/wub6.jpg法中文化交流中心代理人来这里为赴法表演挑选节目。http://cimg.163.com/news/0403/09/wub7.jpg10岁的李欣很调皮,吃饭时上床拿东西,就直接翻了上去。 邸梦玉、邸梦婕、刘晶晶、党媛……她们都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她们在陕西省杂技团空荡荡的练功大厅里度过了七八年,为了心中的梦想,抑或说是父母们的梦想,她们日夜训练着。据说,她们可能是陕西省杂技团最后的一批“科班”学员了。
尴尬 杂技团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2003年6月15日下午1:30,天气十分炎热。记者如约去采访陕西省杂技团,到了文艺路口一连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
于是,再次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具体地址。“顺着环城路往东走有100多米,朝南有一个小巷子,进去不远,有块‘陕西省杂技艺术团’的白底黑字的牌子,挂在朝西的砖墙上……”老师很仔细地说。
沿着高低不平的路进去,铁栅栏门紧锁着,只有一个约70厘米宽的缝隙供人进出,进门后又拐了3个弯,终于找到了杂技团。
刚一进去,里面的温度比外边还热。65岁的武师傅略带歉意地说:“空调坏了,这几天正在修理呢。”练功大厅空空荡荡,惟有斑驳的墙皮上红色的标语十分醒目:“刻苦训练振兴陕西杂技”,“团兴我荣、团衰我耻、刻苦训练、永攀高峰”,让人联想到这儿曾经有过辉煌。
“陕西杂技是根独苗,但它不像独生子女那样娇贵,它的处境异常尴尬,经费紧张、排练设施简陋,后备人员储备困难,连生存都困难啊!”副团长汶又元言语间流露出忧伤。
实话 让孩子练杂技为有稳定收入 训练开始那天,有一个5岁的男孩在父母带领下来体验生活,后来汶团长告诉我:“他的父母不忍心孩子受苦,练了一周就走了。”
11岁的邸梦玉和邸梦婕是双胞胎,她们5岁时就被父母从临潼农村送到团里来,开始了独立的学艺生活,从此每月只能回家一天,后来怕耽误练功,改为每学期回去一次。经过6年训练,姐妹俩也有了6年工龄,和25岁的小何一样,每月都能领到400多元的工资。不同的是邸梦玉姐妹俩每月的工资由父母代领。
说起当初为什么送孩子学杂技,一些家长认为这里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杂技团的大集体生活和训练很艰苦,有的半途而废,有的学成后嫌待遇太低跳槽。为了保证团员的稳定性,大多数孩子进杂技团的时候,家长和团里都签定了协议,她们戏称为“卖身契约”。
现状 孩子们脊椎变形、腰肌劳损 春节期间,为了能给团里增加经费,团里工作人员常常要四处联系演出,凡是有场子的时候,根据对方的要求,团里安排不同的孩子赶场子……孩子们自己化妆、吃工作餐,非常辛苦,当然孩子们也能为自己多挣一些奖金。
主管训练的徐亚龙副团长深有感触地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岂止十年功。不少孩子虽然只有十一二岁,但都有了职业病,有的脊椎变形,有的腰肌劳损。”
来学杂技的孩子,通常从五六岁左右到杂技团,先是适应、引导,接下来就进行严格训练,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
11岁的刘晶晶是地道的西安孩子,她说:“练功的累都过去了!和平常的孩子相比,我们的童年似乎缺少欢乐和阳光,要是还能回到童年,我一定要好好地玩!”
未来 充满希望但不知道路有多长 2004年3月5日,在杂技团三楼乒乓球室,30岁的罗锦章老师正在给二、三年级的5个孩子上课,孩子们围坐在球台旁。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时,二年级的孩子就自习。
如今,邸梦玉、邸梦婕、刘晶晶、党媛等老学员都已毕业了,而新入学的学员还没有一个。七八年前,父母将她们送到这里来训练,希望能出人头地,她们为此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对于自己的未来,孩子们也充满了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师哥师姐一样,在异国他乡为老外们展示中国的杂技艺术。幸运何时能降临到自己头上,她们不清楚,却还在不懈努力着。
练杂技吃的是典型的青春饭。男的35岁、女的30岁左右就要退出杂技舞台,有的改当教练,有的从事节目创研,有的在社会上另谋职业。
“能否将杂技学校改为和体育院校一样,采取‘半工半读’的形式,放宽一些对杂技演员的定级硬框框,以此保证陕西杂技后继有人。”业内人士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作为西部杂技强省,陕西杂技渴望辉煌。
来源:千龙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