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追问赵本山 小品究竟还有没有市场?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206/85/12242822074613027613.jpg赵本山(资料图)赵本山缺席龙年春晚,至今仍是一个挥之难去的热门话题。
元宵节之后的第二天夜晚,赵本山结束了休养度假,返回沈阳。
次日下午,在本山传媒集团办公室,赵本山接受了《解放周末》的独家专访。
这是赵本山在龙年第一次与媒体面对面。
■对缺席春晚引发的牵挂怎么看?
●没有预料到,我这次不上春晚,老百姓会这么惦记。
●要说对春晚没有感情,走了后一点也不难受,这是假话。
●选择退出,不是我高明,而是我的身体确确实实坚持不住了。
解放周末:龙年春晚渐远,但您这次缺席春晚所引发的关注,至今还未淡去。昨晚,我们从沈阳机场出来,坐上出租车,和司机聊起您今年没上春晚的事,司机脱口而出,“挺遗憾”。刚才,我们从宾馆到这儿来的路上,又和出租车司机谈到这个话题,司机很认真地说:“缺了本山,春晚就不可乐了,我有点气愤。 ”
赵本山:哦 (聚神倾听)。
解放周末:有些外国媒体也很关注,称龙年春晚“让观众打盹”,是“最闷春晚”,认为原因之一是缺少了“以往逗得观众开怀大笑的小品节目”。而上海一张报纸所登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本山没上春晚,东北人家的除夕节奏被打乱了”。作者回家,婆婆一见她就略带悲愤地告诉她,“今年春晚,赵本山不上了”。年初一,她去坐出租车,“的哥”又告诉她,“我媳妇死活不信赵本山不上了,在电视机前呆到凌晨一点半”。同样是上海的报纸《申江服务导报》,一位父亲写道:除夕夜11点多的时候,儿子依然盯着电视机兴致勃勃:“本山大叔什么时候出来? ”“今年本山不上春晚。 ”“什么!这怎么可以? ”儿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重重倒在沙发上——这是一个10岁的上海孩子对您的期待。
赵本山:有这样的故事?
解放周末:是的,这样的故事不少。而来自网络上网民的牵挂,就更多了。比如,一个署名 “胖小梦要变瘦”的网友写道: “本山大叔,没有你的笑声,这本来年味儿越来越少的年,更是没了期待。不过,还是您身体重要,要健康哦!”网友 “Coco-微笑的鱼”说:“本山大爷辛苦了。从有记忆开始感觉就是看着他的春晚过大年。没有他不知道会怎样。谢谢本山大爷那么多年让我们有了守候春晚的理由。”
赵本山:让大伙儿牵挂了 (抬头叹气)。
解放周末:牵挂是一种心情的表达。新华社记者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一个连续20多年给人们带来欢乐的演员,将不会被遗忘,而永远被尊重”。
赵本山:真的很感动,真的很感谢,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没有预料到,我这次不上春晚,老百姓会这么惦记。
我也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感谢春晚造就了我。没有春晚,就没有今天的我。今年不上春晚,确确实实是因为身体支撑不住了。当时,我也听到排练的反映说今年的语言类节目特别好,所以,我就松了一口气,那也不差我一个了,是不是?说心里话,我真是希望能有新人上来,给春晚、给老百姓带来新的概念、新的快乐,这样我就会很安安心心地,坐在家里看春晚了。
解放周末:您在春晚舞台上,已经坚持了21年。
赵本山:是啊, 21年了,我都在春晚上,所以对春晚特别有感情。要说对春晚没有感情,走了后一点也不难受,这是假话。但是,压力大,身体不行,能歇下来,这真是我的本意。
解放周末:参加春晚,是一种特殊的压力。
赵本山:压力特别大。我觉得,大家在春晚的过程中,导演组也好,演员们也好,都很不容易。演员参加春晚是最难受的,那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那个时候,演员们心里是最纠结的,怕作品不好,怕作品放的位置不好,怕作品被毙掉,担心的事特别多。
解放周末: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赵本山:我不是担心别人毙我的作品。我是担心能拿出什么样的东西来,担心拿出来的东西行不行,担心万一倒在台上怎么办。因为年龄在这儿,身体不是很好,自己又挺较劲。说心里话,在中央台准备春晚的那一个月,心里是不快乐的,每一年都是那样的。要接受任何考验,你的心理得承受种种压力。那天,我看到冯巩排练下来之后,脸铁青,说没法演。我说,就坚持吧。其实像我们这种年龄,都应该退了,应该让年轻人上。
解放周末:事非经过不知难,坚持了21年,难的滋味尝得就更多。
赵本山: 21年上春晚,我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事。今年春晚,我拿去两个小品排练,没能达到我要的那种效果和状态。特别是身体一直不好,我不想看到自己这种状态,更不想让观众看到这种状态。央视也怕我这身体万一出点啥事,后果不敢想。所以说,我今年就退下来了。
解放周末:退出后,您会不会担心被人家议论?
赵本山:我相信老百姓会理解我的。不是我当逃兵,而是我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人心都是肉长的,观众自会谅解。我退下来之后,我也特别不想听到,因为我没上而去批评春晚。我没想到自己能对春晚起多大的作用,根本没想过。我觉得,春晚少了谁,都是一样过年。
我们没有必要去批评谁,我觉得这太没有意义了。过年本身是一个快乐的事,我们都应该以过年的心态、快乐的心态去看待春晚。对于我来说,选择退出,不是我高明,而是我的身体确确实实坚持不住了,脑袋、心脏都不好,盲目支撑很危险。
■目前身体状况怎么样?
●等过一段时间,我要去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
●我没有那样一种心理——我不上春晚了,我就盼着春晚不好。
●大伙儿都要理解,要包容,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春晚。
解放周末:在春晚排练现场,您一直在吸氧,现在身体状况是否有所好转?
赵本山:还是得养一养。等过一段时间,我要去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我现在心脏出问题了。前年春晚,临上场前20分钟,就已经突突了,人不能动了。当时,来了大夫,给我吸了氧。还血压高,我血压一旦高了,脑袋就受不了,眼前直冒金星。
解放周末:退出春晚舞台, 21年来第一回您终于可以在家过年了。这个年您是怎么过的?
赵本山:我就看电视,春晚节目我全都看了。
解放周末:和谁一起看的?
赵本山:和家人、朋友。
解放周末:您喜欢今年的春晚吗,一个没有赵本山的春晚?
赵本山:我是以一个快乐的心态来看春晚的。我心里很踏实,因为我没有那样一种心理——我不上春晚了,我就盼着春晚不好。
今年的春晚制作团队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他们又很想在春晚30年的时候做点改革。对春晚,观众的眼光总是挑剔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好看不好看也是见仁见智的。我的看法是,大家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大家都是想把春晚弄好的,没有谁想把春晚弄不好的。我觉得,大伙儿都要理解,要包容,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春晚。
说实在的,没有我赵本山的春晚,这是早晚的事,我不可能总在那个舞台上。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我向来没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这次没看到我在春晚上,有些观众可能不适应,等过几年观众们就适应了,兴许来年就冒出一个比我强的。这是我的真心话。
解放周末:新旧交替,这也是自然规律。
赵本山:是呀,你得遵循自然规律。
解放周末:春晚30年了,如今观众所给予它的赞美与肯定,显然已大不如前。
赵本山:为什么以前我们觉得春晚好看?我打个比喻,春晚就像我们的孩子,从1岁到了30岁,父母就是他的观众。刚出生的时候,父母看他,怎么看都好看,他前5岁看他都好看,他上小学了还是觉得他好看,等到他长大成人了,父母的期望就高了,他就越来越艰难了,父母总觉得有这个问题有那个不足。
春晚走过了30年,也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需要做出选择,春晚究竟该怎么办?我觉得,应该在这个节日里,通过春晚的方式,还给大家一个 “真”,就是要亲近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
解放周末:正如有些观众所说,不能过度地追求华丽,制造遥远感、失真感,搞得像个 “绣花枕头”。
赵本山:这是观众的议论,我不评论。我所说的意思是,春晚让人快乐就对了。过年了,大家就想乐,一个让人快乐的春晚,就与过年的感觉靠上了。
解放周末:有人认为今年的春晚舞台,是歌舞的天堂、小品的陷阱。
赵本山:整个晚会的现场,观众少了,观众席过于明亮了,的确不适合演小品。
解放周末:春晚面对全国各地的观众,而南方北方观众的欣赏口味可能会有差异。
赵本山:无论什么地方的观众,老百姓都需要真实的欢乐与年味,这和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是相关联的。我曾经大胆设想过,是不是可以把春节联欢晚会落实到各个地方来办,咱们就东西南北大比拼,各个地方都出自己喜欢的节目。这样的话,各个地方有特色的节目都有了,中央电视台就在不同时段播放来自各个地方不同的节目,汇集成一台晚会,不必仅仅限制在中央台一个厅内的演出。哪个民族哪个角落都可以参与春晚,比方,辽宁是出小品的地方,就整一台小品的节目,观众看小品节目就等着看来自辽宁的节目就行了。在你们上海,就弄一台南方老百姓喜欢的节目。西藏、新疆,也都可以出有民族特色的节目……中央台担任总策划、总调度的角色,通过切换、整合,在春晚的时刻向全国观众播放。这样,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品种还丰富。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是不是真的行,那也不一定。
■小品究竟还有没有市场?
●春晚的舞台确确实实不是最适合小品类节目。
●小品要解决一个 “真”的问题,因为老百姓的眼睛是真的。
● 《乡村爱情》一定要继续拍。因为它就在你的节奏里,在当下农民的生活里。
解放周末:在观众心目中,您是与春晚联系在一起的,更是与春晚的小品节目联系在一起的。谈到小品,央视原文艺中心主任邹友开说,语言类节目是春晚的重中之重。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小品已经没有市场。对此您怎么看?
赵本山:应该说是有市场的,但还得分在什么样的舞台上表演。春晚的舞台确确实实不是最适合小品类节目,因为这个舞台是载歌载舞的,是为歌舞设计的。
春晚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过年的习惯了,所以春晚的舞台也越来越辉煌、庄严。而小品呢,恰恰不能变成大的东西,它是越贴近百姓越好。近年来春晚小品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创作者累积的包袱不生活;第二,人物过大。春晚的舞台过于灿烂,到年三十晚上,表演者就越容易像打了鸡血,但是在家里看春晚的老百姓,没有打鸡血,两者的状态不一样,所以难以产生共鸣。
解放周末:小品有无市场的话题,涉及的是,当下的艺术表达有没有以及能不能真正理解老百姓的需求、脚下这片土地的需求的问题。
赵本山:我上春晚21年了,这些年坚持有人看,就证明小品是有生命力的。不过,小品确实是要解决一个 “真”的问题,因为老百姓的眼睛是真的,他们知道啥是真的。
我从来没有学过导演、学过表演,观众说我演的就是他们家的事、他们的感情。为啥?因为我懂底层的生活,我懂老百姓的感情。对演员来说,作品必须走进生活,必须得接受自己脚下的土地。如果老百姓不喜欢你,没人愿意看你,你是最闹心的。
我们不能片面地用现代感来过一个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还是得懂老百姓,脚踩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我说过,春节晚会是中国人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 “晚餐”,你要是做得都是奶油的,像西餐,谁吃呢?
解放周末:您的作品、您的表演,总是围绕农民、农村,特别是黑土地上的人和事儿。
赵本山:每一天我都在想,我必须演农村的作品,演底层的人。尽管我现在有这个有那个,但都代表不了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在小人物这个堆儿里。我过去祖祖辈辈、父亲母亲、哥哥姐姐都是农民,是从穷日子过来的,我的感情在那儿。
人总是这样,没出名的时候真想出名,但他一旦出名了,生活的圈子变了,所有对他的恭维和人们渴望看到他的眼神,让他会变,会假,找不回真了。其实,一旦走到这儿,是很危险的。所以,还是要回去,找找当初的感觉,找回淳朴,想一想当初想吃个馒头都很困难的时候,恰恰那是人生最真实的时候。从一个民间艺人走到春晚,这个路是我走过的。所以,我心里清楚,要保持一个淳朴的心态,无论你拥有什么,都是社会的,这样你就不会飘起来,还能踩在地上。
解放周末:从年初五开始,本山传媒出品的 《乡村爱情小夜曲》开始在黑龙江、北京等卫视频道热播。有人说, 《乡村爱情》就是小品版的电视剧,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赵本山:我们先不评价它是啥,它就是我赵氏风格的。无论是啥,有人看、有人乐是硬道理。目前, 《乡村爱情》收视率是最高的。
解放周末:依据小品版电视剧的定位,其实 《乡村爱情》的火,也折射出了小品的市场需求。
赵本山: 《乡村爱情》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朴实、接地气。
解放周末:这种真、朴实、接地气,是否得益于充满黑土地气息的二人转?
赵本山:二人转这门艺术300年了,始终是在民间土生土长的,我的小品风格,包括我的表演,跟二人转的 “根”有直接关系。赵氏风格的小品,就是二人转的过渡。因为,我的这种表演方式都是围绕着二人转的、从民间走来的、脚踏实地的,它是有根的。你看,每年演小品,我这身衣服都没换过。
我过去没成名之前,是唱二人转的,一步一步走到中央电视台演小品。这些年来,还是那个农民,还是戴那个帽子。作品呐,怕拔高。一个演员,再出名,演出的时候也必须要忘掉你的位置,忘掉这个高度,不能端着演,要脚踏实地。所以,拿出来的东西还是离生活近,人物也没变味。
解放周末:实际上,您是通过对二人转的深情,抒发自己对土地的依恋。
赵本山:是。我就是把双脚插在泥土里的,那里可有营养了。二人转很“泥土”,我觉得二人转最珍贵、最高贵的东西是它渗透着一种真,真是最美的。
我搞的几部戏,都很东北,戏里的生活状态其实就是我的生活状态,是一种本真的状态,所以有人愿意看。
解放周末: 《乡村爱情》还会继续拍下去吗?
赵本山:一定要拍。因为它就在你的节奏里,在当下农民的生活里。
解放周末:所以,您曾被人叫过 “刘老根”,后来又成了 “马大帅”,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您将都会是 “王大拿”,是吗?
赵本山:是的。
■还会不会上春晚?
●如果身体可以,有好作品,我就会上春晚,再让观众乐一次,或者乐几次。
●丹丹说,本山你求我什么事都行,只是春晚的事你别跟我提。一提,我就想哭。
●今天我透露一下,这些年的小品应该说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主意。
解放周末:宣布退出春晚后,您说过一句话:谢幕是人生最好的开始。这话如何理解?
赵本山:我觉得人到一定程度不选择退,就会很危险。每个人,人生路都像在爬山,我们爬到最高处了,再往上爬,没地方了,这时就选择下山,下山是很难的,要一步一步稳稳地下,不能一下子跳下来,一下子跳下来就是死。
解放周末:您的小品都是每年春晚观众最期待的节目,成为很多人守候春晚的一个理由。您是如何做到这么久以来一直活跃于 “中国最大的舞台”的?
赵本山:说起来,第一次上春晚演 《相亲》,那时候我的表演刚从二人转脱胎,不知道是啥效果。但是我有自信,只要让我上,观众指定能喜欢。前边别人演的我全看过,谁演的东西可乐,我能判断。其实我的笑点不那么低,能让我乐出来的东西,说心里话不多。
在舞台上表演,所有语言都是心的交流,不用心是演不好的。演出不是楞喊,喊来喊去不走心,光等待排演好的 “包袱”,那不会好看。演出是要掌握分寸。这么多年,我有信心自己的审美标准是准的。作品行不行,跟学生一闹 (东北方言, “说”的意思)就通,上台一试就好使。我要求自己的演出要达到的效果是,虽然排演过好多遍,但看起来不造作,像即兴,很自然、流畅地随下来。比如我的好搭档宋丹丹,无论排练了多少遍,都能保持流畅的感觉。还有范伟,我们之间表演合作很和谐,相互之间会给上劲。但他们都怕我随便加词儿,接不住。说心里话,我在舞台上演出从未紧张过。如果几夜连续睡不好觉,是怕对方紧张,我怕我的词说不准,他接不上了。
我和小沈阳、丫蛋演 《不差钱》那年,他们紧张得脸都在跳,手都是凉的。你们看到的现场直播,当时我一下拉丫蛋坐我怀里,其实没那么排演过,我就是让她放松,拉着她的手,也就稳了她的心,正好也是爷爷和孙女的感觉。
我特享受演出的过程,任何场合表演,都很放松。但有时候表演也怕观众太热情了,那个瞬间一下子把你的激情弄起来,结果就演大了。春晚的毛病就是那个气氛让所有的演员都像打了鸡血,怕底下听不着,结果越喊声越大,不小心就演过头了。
说实话,这些年站在春晚的舞台上,我都是在自己跟自己拿刀拼,自己扎自己呐。这么多年来,我是自己跟自己比,跟自己20年来的作品比,好,还是不好,观众都会有一个衡量。
解放周末:自己和自己较劲,说实话,是不是有点残酷?
赵本山:真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其实呐,凡是好的作品都不是用几年经营出来的,好的作品是几天出来的,非常顺利。
解放周末:是由灵感来点亮的。
赵本山:相反,经过几个月来回删改、审查的,指定不是好作品。
解放周末:如果有好的作品,明年您会不会上春晚?
赵本山:很难说,还是得看身体。如果身体可以,有好作品,我就会上,再让观众乐一次,或者乐几次。
观众想着你,这是任何一个演员都应该珍惜的。我老说,作为一个演员,当还有精气神的时候,总是不想离开舞台,我给它比作战场,那就是个战场。现在,我想的还是,只要我身体好了,祖国有需要,观众有需要,就应该上。我愿意给观众带来快乐。
解放周末:从 《不差钱》的成功开始,大家知道,赵本山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一班身怀绝技的徒弟。如果再上春晚,您是继续带徒弟呢,还是找其他搭档?比如,您和宋丹丹合作,观众还是非常期待的。
赵本山:宋丹丹不会上了。为今年春晚,我找过她两次。我是想和丹丹再合作,但我也会尊重她的选择。她说,本山你求我什么事都行,只是春晚的事你别跟我提。一提,我就想哭。一提,就突突。因为我们是老朋友,无话不说。我很留恋和她合作的过程。
解放周末:也有人设想,如果赵本山和范伟、小沈阳一起演出,那就好了。
赵本山:也不一定。和范伟这些年没有合作了,可能要找回当年的那种状态,也挺费劲的。无论谁,到了一种新的环境,就会有变化,回归原来那种状态,是需要时间的。
小沈阳再上春晚,如果超不过 《不差钱》,那就是白上。因为,观众对他有一种期待。期望一旦没有实现,那就会毁了他。
解放周末:这让我们想起您的一句话:春晚会捧红一个人,也会毁掉一个人。
赵本山:我带一个个徒弟上,就是为了对接那种神态保持我这种风格。我愿意与其他演员合作,真的,可别的影视剧演员一旦呆在我这里,没有一个水土服的。
解放周末:所以,您只能带徒弟上。
赵本山:我可以不带徒弟上,但你给我找一个呀,没人上哪。本来演影视剧演得好好的,如果跟我上春晚,一下子上坏了,人家也倒霉呀,所以没人挑战这个事。
解放周末:一次成功的演出,除了合作者重要,剧本也很关键。这几年的 《捐助》、 《同桌的你》、 《相亲2》,都是由误会引发故事,再由误会引出笑料。
赵本山:今天我透露一下,这些年的小品应该说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主意。创作的时候,我和编剧尹琪就是海阔天空地聊,他还陪我到处转。我聊到啥了,他就记下来,能把我的想法领会得比较透,他有编的能力。
一个小品如果没有一个误会,它还可乐吗?顺畅地说一个故事,那是电视剧,不是小品。小品必须要有一个真实的误会和矛盾。人们不是记住了哪句话可笑,而是记住了情节可笑。 “这个有没有?” “这个可以有。”如果前面没有具体的故事,这几句话能可笑吗?
解放周末: “这个有没有?” “这个可以有。”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津津乐道的句式,尽管它是最普通的语言。
赵本山:因为,这些话出现的情节、还有心理,都是生活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类似的心理,对不?共鸣产生了,观众听了就喜欢。
解放周末:是不是可以考虑向全国征集优秀的小品作品?
赵本山:征集过,也来了不少,但事实证明,都很难用得上。
■缺席春晚,会否影响本山集团的发展?
●能带来快乐,哪怕快乐稍稍有点缺陷,乐总比哭好。
●我相信徒弟们会延续我的路,延续我的表演,这样会越走越宽的。
●下一步多做点慈善的事。
解放周末:看到报道说,年初五您又招了新徒弟。
赵本山:是的。集团陆续进了一批新人,去年没招徒弟,今年就招了。招徒弟,第一,让他们在这里有一种家的感觉。第二,让他们觉得在这里是有希望的,就知道努力。
解放周末:您现在有多少徒弟?
赵本山: 65对。
解放周末:扩招新徒,可见您对小品、对自己事业的未来很有信心。
赵本山:我相信未来小品的市场、快乐的市场,有我的徒弟的作为。我想,无论谁接受不接受,至少目前我要研究我们这伙人。
解放周末:目前在全国有几个刘老根大舞台?
赵本山:已经有8个。
解放周末:说明市场不断在扩大。
赵本山:这个市场啊,应该说如果有精力的话,一个省会搞一个是没问题的。我现在精力有限,因为演员不是抓来一个就能演的,得经过培训经过改造,让他们把精华的东西留下,糟粕的东西去掉,这需要一个过程。
我不急于迅速地往前走。我下一步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影视剧上,多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其实给人带来快乐,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事。能带来快乐,哪怕快乐稍稍有点缺陷,乐总比哭好。
解放周末:当听说您退出春晚时,徒弟们都是啥心情?
赵本山:开始,他们怕我心情不好。当天我从北京回来时,过来不少徒弟。他们怕我身体不好,怕我不高兴。我说,不可能不高兴,我这20多年,今年是最高兴的一年,我能坐在家里看电视了。这是我真实的反应。
因为,春晚的压力一直搁在我身上,突然卸下来了。而且,我觉得我不上,应该会更好。我确实这么想的。我当时又听说有几个年轻人演的小品很好,我一听,那可太好了!
解放周末:不过,外界有种担心,您缺席春晚,会不会对本山集团的发展有所影响?
赵本山:不会的,因为这帮人都已经培养起来了。现在我要把能量储存好,把精力放在徒弟身上,我相信他们会延续我的路,延续我的表演,这样会越走越宽的。因为我本身不是搁空中站着的人,我是踩在地上的人,是跟生活走的人。
本山传媒就像个大家庭,我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无论有任何毛病,我都给他机会改,但是违法违规缺德的事不能干。管理他们,我费了很多心。最重要的还是跟他们心与心的连接。他们拿我当一棵大树靠着。我也说了,当有一天我这棵树,叶也掉了,也没啥养料了,你们得存在,这个集体得存在。离开了谁,这个队伍都得存在。这是一个考验。
解放周末:如今已是全国文化产业 “30强”之一的本山传媒,目标指向是什么?
赵本山:我的目标,一是把队伍壮大了,多出好的产品,给人们带来健康的快乐。第二呢,就是下一步多做点慈善的事。
解放周末:本山传媒旗下有艺术学院、剧场、影视剧制作等等,在多元经营里凝聚彼此的核心是什么?
赵本山:想做成一个百年的老店,这个百年老店,生产快乐,快乐生产,就这个想法。
解放周末:就是说,本山传媒的核心,两个字——快乐?
赵本山:对。我坚持的是传播快乐文化。人的生命是需要快乐的。但是,我们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满足,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如果连幸福都不知道,那就没快乐了。这就需要快乐文化的传播,树立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懂得生命的意义。生产快乐,就是用快乐消融苦难,用快乐牵引生活。我觉得,能给人带来快乐,这价值远远超过金钱。
采访结束,一转身,看到长长写字桌后的墙上,宣纸上大大两个字——心静。
是赵本山的墨迹,未经帧裱,简单随意。
不禁问他: “什么时候写的?”
赵本山一笑, “就是退出春晚从北京回来的那天晚上。”
“这些天能心静吗?”
“工作挺忙,但心能安静。因为我明白,只有心静,才能清晰未来的路。”
来源: 解放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