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堂
走进“新”课堂3月14日上午,从长炼油品处原油车间三楼学习会议室,传来了阵阵洪亮的声音,“以前我们厂火炬系统的气柜都是湿式气柜,使用起来水源的消耗量巨大,所以在2004年8月2日我们厂率先使用了更为先进的干式气柜,既节能环保,容量大、操作也简单……”,原来原油车间设备副主任杨孤竹正在给南火炬大班的班员讲述南火炬气柜的历史。
哦,这可是新鲜事,以前,车间为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采用的都是考前大家集中培训,填鸭式教学,最后划定考试大概范围,再进行考试,那时员工厌烦,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明显。如今车间改变授课方式,采用模块教学,车间管理人员先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与模块结合起来,整理成册后有针对性发放到各大班,然后轮流组织各大班进行季度学习,管理人员亲自上课,哎,没想到这种上“小”课的形式还真好,连以前对学习一点兴趣的老师傅们,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这不,你看,当杨主任讲到气柜不能低于2.5米,否则会对内膜造成很大损坏时,连老师傅易志恒都举手发言,“我想问一下,假如压缩机将气柜抽到2.5米下,会对气柜外膜和柜壁造成什么影响?”
“应该就跟油罐抽空成负压会导致油罐变形的影响一样吧。”另外一个老师傅曾建明抢着回答。
“但是,油罐没有内膜和外膜呀…”激烈的讨论在课堂上展开了,两个老师傅开始争论起来,杨主任站在一边乐呵呵地看着,这种感觉正好。
课间休息了,讨论还在继续,“陈师傅(本班工龄最大的老师傅陈威藩),刚才杨主任说气柜内的活塞上方有121根法兰立柱套管,那是干什么用的呀?”小年轻皮志文问。
“哦,那是检修时候用来支撑活塞的,便于人们进入活塞内部作业,平时正常运行时,这些法兰套管就放在活塞上,还能起到稳定活塞的作用。”经验丰富的陈师傅得意的回答。
在这一老一少的带动下,不少人都加入到讨论的行列,课堂外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青工们感兴趣,老师傅说得也更带劲。
下课后,操作工周慧发出由衷的感慨:“这种课堂模式新颖,我喜欢。”
“是呀,听说车间不仅还要给我们开这种有针对性的‘小灶’,连考试方式也要改,说是改成现场知识问答的形式或者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呢!”皮志文说。
“那对我们的帮助就大了。”
“就是,张书记说了,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大家巩固和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工作热情,活到老,学到老,希望我们的企业以后更美好!”
(长炼油品处万锦兰 唐文进)
地址:湖南岳阳长炼油品处党政办
邮箱:ypcwjl.clsh@sinopec.com.cn
电话:07308452218
邮编:414012 欢迎赐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