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3-18 15:49:26

(喜剧)搞笑是壳生活是芯 解析喜剧演员的正剧人生

W020110126454542774216.jpg《武林外传》电影版已于26日上映W020110126454543485508.jpg电影中加入了拆迁、钉子户、房价高涨等现实问题W020110126454543535203.jpg时隔五年再度聚首,武林家族们已各有各的发展  策划:新浪娱乐策划部 撰文:许伟中
  元月26日,尚敬执导、齐聚了原班人马的电影版《武林外传》在千呼万唤、翘首期盼之下,终于公映。
  《赵氏孤儿》凄婉的故事、《让子弹飞》给力的霸气、《非诚勿扰2》苍孙的惆怅,都使得贺岁电影多了份凝重和思考,而《武林外传》的闪亮登场,无疑给观众带来了真正纵情欢笑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五年前的那部情景喜剧,给这部电影奠定了相当雄厚的观众基础。《武林外传》拥有无数的“腐竹”,而其中的每个角色都有一批自己的拥趸,所以,对于影片的票房,大家都抱有一份颇有底气的乐观。
  的确,虽然悲剧更容易让人动容,但绝大部分走进影院的人,都更愿选择在笑声中寻求一份难得的快乐,恐怕这也正是贺岁喜剧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生活本身就够苦了,有谁不愿意在偷得浮生一会儿闲时,能开怀解颐,暂时抛却世俗的诸多烦恼呢?
  喜剧电影和笑星一直是票房和观众的宠儿。二十年前,周星驰横空出世的时候,成龙曾一度觉得不可思议:我冒着生命危险设计的武打动作,观众反应不过尔尔,为什么星仔只不过闲闲地耍几下,观众就拍烂了手掌?其实,成龙不必纳罕,在电影这个问题上,能让观众开心,就是王道。
  然而,世俗的偏见却往往会把喜剧演员打入另册,除了卓别林这等巨匠能获得奥斯卡的特殊成就奖外,其他喜剧演员大多只能做个颁奖礼上的看客。在很多人眼中,喜剧演员可以进入名人堂,却不能坐到头把交椅。
  事实上,在影视剧中耍宝搞笑的喜剧演员,生活中未必简单浮躁,而那些能走上喜剧巅峰的明星,也绝非泛泛之辈。要知道,在这个复杂多变、忧郁莽撞的世界里,能让人笑该是一项伟大和困难的职业,如果不是天纵奇才,对社会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是不可能点中人们的笑穴的。
  可就为了这个点穴技艺,喜剧演员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所有成功者的经历,往往都在向上的执著理念中,夹杂着奋斗、辛劳、汗水以及机遇,拍成电影的话,远比《喜剧之王》要心酸得多。
  喜剧电影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道饭后的甜点或水果派,很多时候,剧中对现实的鞭挞、对人生的思考,其深度、广度和敏锐度,比所谓的正剧们犹有过之。或许,我们主观地把喜剧区别于其他剧种,本身就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因为,不管喜剧还是悲剧或其他,在骨子里反映的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正剧人生。
W020110126455865160810.jpg武林家族在这五年间星途都很顺  壹 武林家族奋战江湖:不再沿袭固有套路
  2005年,非典型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突然走红荧屏。
  导演尚敬将这部剧的成功归结于主题——成长与情感:“这不是一部看完一笑了之的电视剧,更多的是记录青年人的成长,只是他们穿上了古装而已。”
  这部剧中的各位主演,在拍此戏之前,最多也不过算得上脸熟而已。故而此剧无疑是所有这些演员演艺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部戏之后,他们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同福客栈名震天下之后,客栈成员们都纷纷散去,各自单飞、奋战江湖,并书写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
  令人惊讶的是:这批演员中的大部分,并没有沿袭《武林外传》中获得成功的固有套路,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对人生有着成熟而笃定的规划。他们大多数人在不断拓宽戏路,在各类不同题材的作品中,以不同的形象,丰满着自己的人生。
  这也是导演尚敬感到特别欣慰的:“作为导演,我恪尽职守,没有让他们在跟我合作之后,被喜剧定型,被闹剧毁掉,被一种趣味用光了。”
W020110126455866862478.jpg老板娘变身成谋女郎,依旧风情万种  1、最猛还是老板娘
  银幕上百变多娇,生活中不善言辞的闫妮,在出演佟湘玉之前已经在演员这个行当里奋斗了十多年。
  她尝试过各种角色,演过很多配角,并始终以微笑和乐观面对这些。在话剧团时,她曾经出演过一个红军战士的角色,出场后不久就牺牲,台词只有四个字。闫妮在排练的时候准备了多个版本,每次都用尽气力去演,结果一个月下来,摔得自己浑身青一块紫一块。
  所谓天道酬勤,十年的磨砺和积淀,终于在35岁时,闫妮以一部自己也没想到会大火的作品一夜成名。
  然而,靠一部喜剧成名是一把双刃剑。记得当年宋丹丹出演春晚小品大红大紫之后,再登话剧舞台,不管自己如何声泪俱下,只要她一上场,剧场内就一片笑声,这就是做喜剧演员不得不接受和面对的一个尴尬。
  闫妮在《武林外传》之后的作品中,包括《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中的韩月华、《大灌篮》中周杰伦的师傅,乃至于《三枪》中的老板娘,基本都还属于喜剧角色,如果一直只接这类戏,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观众定性,落入套路无法自拔。
  好在,闫妮及时挽救了这个尴尬。当《北风那个吹》找主演的时候,她主动请缨:“你让我演,别人演不过我!”就因为这句话,之前觉得闫妮更适合喜剧而不适合正剧的安建把机会给了她,“最起码你有特别想创作这个角色的欲望。”
  显然,导演的选择是对的,在看这部戏的时候,观众忘掉了佟掌柜,开始喜欢并接受了北大荒上的这朵牛鲜花。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尽皆囊括,更重要的是,大家开始意识到:原来这个老板娘的喜剧天分只是她众多天分中的一面,而她随时可以秀出自己的另一面。
W020110126455866970230.jpg武林家族笑称姚晨已成国际范儿  2、大嘴姑娘很给力
  如果在孩子中作调查的话,郭芙蓉应该是《武林外传》中最受喜爱和追捧的一个。就连闫妮的孩子都是郭芙蓉的粉丝,以至于姚晨曾跟闫妮开玩笑说:虽然我是你的粉丝,你女儿却更喜欢我,咱俩打个平手。
  对于《武林外传》的大获成功,姚晨有着清醒的认识:好的作品,肯定不光是你一个人好,《武林外传》也是一样,不是郭芙蓉一个人好,大家记住《武林外传》是因为整个班底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好。
  能有这种冷静的认知,姚晨演艺路上的顺风顺水也就不足为奇了:2008年的谍战大戏《潜伏》,让大家忘掉了她的排山倒海,记住了淳朴直率的女游击队长翠平,她和孙红雷的对手戏丝丝入扣、相得益彰,使得整部戏张力十足;虎年岁末,《非诚勿扰2》上映,姚晨饰演的芒果完全褪去了情景喜剧中夸张的表情、搞笑的动作,变得分外松弛;2009年9月,姚晨开通了微博,凭借风趣幽默的内容、率真坦诚的个性和极强的亲和力,一年多后迅速成为拥有488万粉丝的最牛用户、微博女王。
  这或许可以证明:离开了同福后,姚晨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可以自己独挑大旗,号令群雄了。
W020110126455867060322.jpg“老白”沙溢演起正剧也像模像样  3、盗帅化身小孙郎
  没有《武林外传》,沙溢不会这么广为人知;而没有真才实学,或许这一切只能是昙花一现。好在,运气眷顾的始终是那些有心、有实力的人。扔掉盗圣的玉牌,沙溢并不想持续情景喜剧的路线:“我其实挺喜欢演情景喜剧的,但是情景喜剧特别需要好的剧本。《武林外传》后我还没有碰上比这更好的本子。”
  与闫妮面临的问题一样,观众接受他演正剧有一个过程,好在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观众一开始觉得挺可乐的吧,因为没从白展堂的印象里出来。但我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只适合演喜剧的人,只要不断创作新的角色,观众也会认可我的更多面”。
  经历了《男人底线》《鹰隼大队》《新上海滩》之后,沙溢已经彻底告别了白展堂的影子,《甜蜜蜜》里的韩阳更是吸引了屏幕前的无数芳心。而《新三国》里的江南小霸王孙策一角,让观众真的是眼前一亮:他这版的孙策,勇冠三军、器宇轩昂,在很多三国迷看来,应该是最符合历史和小说中的孙策形象的一个。
  从盗圣白展堂到江南小孙郎的这个转身,中间历经多少努力和沧桑,或许只有沙溢自己知道吧。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沙溢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完成自己的一次又一次蜕变而已。
W020110126455867252895.jpg倪虹洁、肖剑也分别找到适合的发展之路  4、各自在寻各自门
  倪虹洁是广告明星出身,在《武林外传》以清新甜美的形象深入人心之后,去年年底,牵手摇滚教父崔健,成了其自编自导的电影《蓝色骨头》的女主角,在戏中饰演一位叛逆的摇滚文艺女青年,并且跨年龄演出,分别演绎了两个时代背景下的爱恨纠葛。这无论从角色形象还是演技上,对于倪虹洁本人来讲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相比之下,吕秀才喻恩泰在演戏方面的斗志并不算特别昂扬,却在不断朝着多栖方向发展,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他既是演员,又是自由撰稿人、副导演、主持人。也有坚持走喜剧路线的,同样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燕小六的扮演者肖剑,始终以喜剧形象示人,一直担心“仕途”的邢捕头范明,在热播的电视剧《手机》中饰演的“黑砖头”异常鲜活,表演老到。
  五年后,原班人马再聚首,不管各自目前的名气多大、片酬多寡,聚在一起,原来的那个大家庭一样的氛围一如昔日,而五年来各自不同的经历,也将给这部新作注入新的活力。
W020110126455867364473.jpg范伟是喜剧演员华丽转身的典型  贰 喜剧好手的破与立:亦庄亦谐游刃有余
  除了“武林家族”,喜剧演员华丽转身,给人们带来意外之喜的不在少数。我们时常会惊讶地发现:以前他们是在笑声中让我们回味,现在他们是在感动和泪水中让我们思考。在喜剧舞台上卓有建树的他们,在其他题材作品中,同样是游刃有余。
  1、范伟的幸福生活
  就像当初拍《楚门的世界》前,大家都不认为金凯瑞可以演正剧一样,范伟最早开始拍《看车人的七月》的时候,大家也都抱着狐疑的态度,毕竟,大家熟悉范伟,还是通过春晚舞台上赵本山诸多小品中那个铁杆搭档、黄金配角的表现。
  可导演安战军却深信范伟能胜任,他始终觉得好的喜剧演员一定会是特别好的正剧演员。结果范伟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在片中的表演朴实、真挚、自然、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一举获得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以及第十一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两项荣誉,还获得了当年的金鸡奖影帝的提名。
  自此,范伟逐渐淡出小品舞台,进军影视剧,而且深得各位大牌导演的喜爱:黄建新邀请他演《求求你表扬我》,陆川请他加盟《南京!南京!》,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非诚勿扰》中,也总有他喧宾夺主地来抢镜……
  电视剧方面,除了和赵本山合作的《马大帅》、《乡村爱情》,在自立门户担纲主演的《老大的幸福》中,亦庄亦谐的表演让很多人动容。事业发展如此顺畅,或许其他演员也该充满羡慕嫉妒恨地看待范伟的幸福生活了。
W020110126455867430279.jpg演了不少喜剧小人物的葛优早已成为真正的大腕  2、葛优的明月沟渠
  葛优以米家山导演的电影《顽主》起家,靠《编辑部的故事》家喻户晓,至《甲方乙方》等冯氏贺岁剧开始星途坦荡。在这些作品中,他的金字招牌是冷面谐星独有的幽默。
  然而,在与此轨迹并行的过程中,葛优还有其他响当当的作品摆在那里,让人叹服和景仰:黄蜀芹导演的电视剧《围城》里的李梅亭、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里的戏霸四爷,张艺谋导演的《活着》里的福贵,黄健中导演的《过年》里的大女婿……
  在这些戏中,葛优没有俏皮的对白,没有搞笑的桥段,却仍让人过目不忘,并津津乐道于他的不俗表现。
  或许从某个角度上可以说,他本来就是一个悟性奇高的大师级演员。不管举手投足方面的表演还是普普通通的一句对白,葛优的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而如我们所知:节奏,正是所有艺术形式的生命所在。
W020110126455867490895.jpg一部《岁月神偷》让人看到吴君如喜剧之外的功力  3、吴君如的岁月沉淀
  “大笑姑婆”吴君如当年从TVB训练班毕业之后,曾和刘嘉玲、邓萃雯、蓝洁瑛、曾华倩一起被列为新一代接班花旦,无奈姿容平平,一直无法上位,还濒临被雪藏的危险。
  幸而几年后被王晶发现,她的演员生涯才发生了转机。与识于微时的周星驰在1990年拍了《望夫成龙》后,吴君如确立了自己憨厚爽朗、常被消遣挖苦的角色定位,且经常不惜自毁形象搞笑,由此赢得“女周星驰”称号,其间的代表作有《家有喜事》《花田喜事》《鹿鼎记》《赌圣》《无敌幸运星》等。
  年纪渐长之后,她开始尝试转型,逐渐饰演较有深度和立体的角色,演技得以全面发挥。并以《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获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2002年更是增肥20磅,出演由男友陈可辛监制、赵良骏导演的《金鸡》,生动演绎了一个可爱单纯的风尘女性形象,由此获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在2010年上映的《岁月神偷》中,吴君如饰演了一个含辛茹苦的草根母亲,正是她和任达华的表演,成就了这部“近年来最美最感人港片”,并双双获得金像奖提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笑星陈佩斯告别小品和影视剧,开始转而搞《阳台》《阿斗》《老宅》等小剧场话剧,均叫好又叫座。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喜剧明星的江湖地位也在不断被正名。吉姆?帕森斯因主演《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而为人熟知,凭借科学宅男的角色,他不但获得了艾美奖,还在今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斩获了最佳音乐/喜剧类电视剧男演员奖,可见,记者和专家们对这个得瑟得有点欠揍的角色的内涵和深度还是情有独钟的。
  叁 喜剧电影VS现实剧情:搞笑是壳生活是芯
  所谓喜剧,是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鲁迅先生的定义则是:所谓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说明,喜剧从来都是一面映照社会的照妖镜,而不是故意扭曲现实的哈哈镜。
  喜剧的艺术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所体现的深刻社会内容;“谐”则指主题思想所赖以表现的形式是诙谐可笑的。在喜剧中“庄”与“谐”是处于辩证统一的状态。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也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喜剧。
  正是基于这一点,真正意义上的喜剧,绝非简单的插科打诨、搞怪招笑,必须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新上映的电影版《武林外传》就是很好的例子:这部影片借古喻今,如今受关注度颇高的楼市、金融等话题都成了该片的故事背景。在电视剧版当中,每一集里同福客栈都会面临各种危机,但在电影版《武林外传》里面,他们却将遭遇到“史上最强的考验”——同福客栈将被“强拆”,佟湘玉等也被逼得成为了“钉子户”,面对镇子里房价大涨,他们也不知该何去何从。尚敬表示,“《武林外传》非常关注现实,所以在电影版里我们才拿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房子说事,‘强拆’也将很能引起共鸣。”
  喜剧大师卓别林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实际上,他一直力图通过电影反映出时代的特征。他说,创作喜剧,其中的悲剧因素往往会激起嘲笑的心理,而嘲笑正是一种反抗。在卓别林对现实的讽刺影片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是他1918年拍摄的《狗的生涯》。在这部影片中,深思代替了嬉笑,忧郁代替了嘲弄。通过这部影片,他放弃了滥用的低级趣味,而以发人深省的笑代替了纯生理的笑;用同情的微笑代替哈哈大笑。从而使得喜剧艺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在他其后的作品中,无不渗透了这一理念:谴责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摩登时代》、 谴责战争贩子和军火商的《凡尔杜先生》、讥讽和恶搞希特勒的《大独裁者》……,几乎卓别林的每部电影都在控诉和谴责着,而且在很多时候,比大炮和刀枪效果更加明显。
  即便冯小刚的片子的贺岁喜剧也是如此,本都和现实会挂起钩来,譬如《大腕》里对无孔不入的广告的讥讽、《手机》中对现代通讯设备的影响以及折射出的诸多问题的反思等等,所有这些主题和题材,都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港产喜剧中影射现实题材更是一大传统,不论是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关注小人物的惨淡人生,还是许冠杰的讽刺喜剧,其选取的内容都能和当时人的生活产生共鸣,反映许多人内心的声音。
  其实,作为电影,喜剧和正剧的功效并无高低之分、上下之别。喜剧和正剧都是壳,生活才是那颗真正奔腾的芯。真正的好演员,游走于各类题材类型之间,不管是插科打诨亲切自然地调侃,还是西装笔挺一本正经地苦情,总能让你在笑中带泪,泪中含笑,并且看完之后,能有一番回味和思考。而喜剧电影,影射的同样是我们所熟知的正剧人生。


来源:新浪娱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喜剧)搞笑是壳生活是芯 解析喜剧演员的正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