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拍1078期】赵祥林:创新宣教方式助员工牢记安全规章
赵祥林:创新宣教方式助员工牢记安全规章作者:刘君
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综合部安装班员工赵祥林创新安全宣教方式,主动加班加点将自己设计的安全标语安装在四合院至风井家属区矿区路边的电杆上,上下班的员工路过时,对安全安全警示牌可以一目了然。3月17日,当最后一块安全警示牌安装完成后,赵祥林告诉笔者:该矿在今年掀起了“学永贵保安全”、“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管理理念,无意中发现矿区公路上下班员工比较多,如果把这个安全理念设计制作成安全标语安设在矿区公路电杆上供员工观看,不但美观,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醒上下班员工牢记安全理念,按章操作,安全生产。他的想法得到矿领导的大力支持。 这期发现两幅片子,都是讲脸转过来,请老师拍摄,不是不行,而是有点做秀的感觉,得罪了刘老师 仰拍难度很大,尤其要是主角正脸,的确像初老师说的有做秀的影子,老师可以通过制作过程进行抓拍,也可以达到效果的 安装“安全标语”不是新闻,怎样抓好安全才是新闻。 老师们的意见很中肯,但我认为事物是相对的,要说抓拍,试问你们抓怕标准是啥,人家歪下头就是作秀,请问有在电杆上作秀的吗?就算在电杆上作秀我想总比在地上摆几个工件、对照牌板手指指、写写的好,言语过重,请海涵。 个人感觉这里是个大家学习交流的平台,可以相互指点、提醒、帮组,共同提高多上稿才是最终目的,新人直言快语,请各位海涵。 创新的价值不够,图片还差些表现力。 个人认为转过脸的不一定都是摆拍,或许是拍摄者抓住的一个瞬间,而这个瞬间是为了表述内容的需要。但是如若内容实在不好表现的话,可以像王志强老师说的抓拍制作过程等等。 这篇稿子大家有争议哈。首先,我们看看图片是不是摆拍,我曾经采访过供电公司的外线工,他们的作业场地就是在户外的电线杆上,我也为他们拍过很多的图片,当我拍摄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工作的时候是不会看其它地方的,他们的视线始终在前面或上面,我在下面根本就没办法拍到他的面部,因为他们是高空作业,我也不敢因采访而打扰他们,我当时想了片刻,指着地上的扳手就对上面喊了一句:这个工具你带上去了吗?上面的师傅听到后,转过脸来向下看,这时,我迅速拍下了这个瞬间,任务面部表情十分自然,没有一点做作,这张图片还上了中国电力杂志的封面。这就是抓拍的技巧!
我个人认为,刘君的这张图片不是作秀,也没有摆拍的痕迹。
我建议作者将文字部分好好整理一下,挖掘好的新闻点。 引用第8楼老哥于2012-03-20 08:46发表的:
这篇稿子大家有争议哈。首先,我们看看图片是不是摆拍,我曾经采访过供电公司的外线工,他们的作业场地就是在户外的电线杆上,我也为他们拍过很多的图片,当我拍摄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工作的时候是不会看其它地方的,他们的视线始终在前面或上面,我在下面根本就没办法拍到他的面部,因为他们是高空作业,我也不敢因采访而打扰他们,我当时想了片刻,指着地上的扳手就对上面喊了一句:这个工具你带上去了吗?上面的师傅听到后,转过脸来向下看,这时,我迅速拍下了这个瞬间,任务面部表情十分自然,没有一点做作,这张图片还上了中国电力杂志的封面。这就是抓拍的技巧!
我个人认为,刘君的这张图片不是作秀,也没有摆拍的痕迹。
我建议作者将文字部分好好整理一下,挖掘好的新闻点。 p_w_picpath/back.gif
师傅说的太对了,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