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3-24 16:27:19

(曲艺)揭秘啤酒城马戏团幕后 记者体验扮演小丑

http://bddsb.bandao.cn/data/20110816/45333B34393433/images/11.jpg
大象用鼻子把记者卷起来表达亲热之情。

   http://bddsb.bandao.cn/data/20110816/45333B34393434/images/15.jpg
工作人员用大功率风扇给马匹降温。

   http://bddsb.bandao.cn/data/20110816/45333B34393434/images/13.jpg
记者喂狗熊苹果,这是它的饭后点心。

   http://bddsb.bandao.cn/data/20110816/45333B34393434/images/14.jpg
记者扮演的小丑就要出场面对观众了。


  驯熊师驯熊时经常被熊咬,不能给狗熊吃肉,要不然它们会咬人;大象和你表示亲热的时候,会让你坐到它的大鼻子上,把你卷到天上;一匹马只能服侍一个主人,它也只忠诚于一个主人……这些幕后的故事,你都知道吗?开城三天了 ,啤酒城里,游客们在畅饮啤酒之余,还可以欣赏到欧洲皇家马戏团带来的国际顶尖水准的马戏表演。这些马术演员、驯兽师、动物明星们有什么样的精彩故事,记者8月15日走进了欧洲皇家马戏团,向您独家揭秘这个国际顶尖水准的马戏团幕后的故事。

  ■体验驯熊师

  喂苹果时头发都立了起来

  欧洲皇家马戏团此次来青共带来了两只狗熊,一只叫冬冬,一只叫香儿,都是母的。在场上,狗熊姐妹直立行走,追得驯兽师满场跑,它们还不时打个滚、招招手,好像在说:“来亲热亲热,怕什么呀?”姐妹俩还过了把飞人瘾,学着刘翔玩起了跨栏,引得观众起立欢呼。这还不算,它们舞动大熊掌,“掌声,掌声,来点掌声”,令观众大笑不止。

  狗熊并不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然而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后,能依照指令打躬作揖、舞蹈跳跃。“这对狗熊姐妹都5岁多了,狗熊的寿命一般也就二三十年,所以这对姐妹已经是成年狗熊了。”来自四川的驯兽师华江告诉记者,它们刚生下来不久,就由驯兽师来喂养以培养感情,到它半岁的时候就已经和驯兽师很熟了,那时候开始慢慢地训练它们表演。华江今年20岁,从15岁开始做驯兽师 ,接触的第一个伙伴就是这对狗熊姐妹。

  在后台,记者也体验了一把驯熊师的工作。要驯熊就先要培养和熊的感情,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们喂食。记者掰了几块苹果,战战兢兢地来到了装着狗熊的笼子前,真正的驯兽师在旁边保护着。狗熊的鼻子很灵敏,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它们探出了脑袋,并且突然咧开了大嘴巴。看到大狗熊那张大嘴巴,记者一紧张感觉头发都立起来了,结果手一抖,第一块苹果掉在了地上。在驯兽师的鼓励下,记者再次拿了块苹果小心地递了过去,狗熊用舌头一卷就吃到了嘴里。见到没有危险,记者胆子大了起来,接连给狗熊喂了好几块苹果。

  “狗熊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吃。”华江说 ,千万不能给它们喂肉吃,要不然它们会咬人。它们现在已经学会晃呼啦圈、晃板儿、模仿秀等二十几个动作。

  ■体验驯象师

  骑在大象背上如同坐船

  在“俄罗斯大马戏”演出里,爱好“哈”啤酒的大象“啤啤”最后一个出场。它披着红色的披风显得非常帅气,刚上场就双膝跪地给观众“磕头”祈福,讨好观众。而第二件事则是摆造型耍酷,其中最难做的也是最酷的造型要数“大象直立”了。耍完酷,摆完造型,“啤啤”开始表演它的拿手绝活——一边用大鼻子吹口琴,一边扭动身体跳迪斯科,尽管吹出来的音乐并不是很动听,扭出来的舞姿也并不是很优美,不过现场观众都被它憨态可掬的表现逗得乐翻了天。大象“啤啤”还有一个绝活——“哈”啤酒,一顿就能喝差不多三桶上百斤啤酒。

  在马戏大棚的后台,记者体验了一把驯象师的工作,与“啤啤”来了个零距离接触。驯养师王师傅清扫了一下象背,给大象换上新装,然后让大象跪在地上,扶着记者骑上去。由于大象背部中间是凸出来的,整个背部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必须用力把住项圈,这样才能坐得稳一些。说是这样说,不过当记者真坐上去的时候,还是感觉挺害怕的,特别是当跪着的大象站起来的时候。骑在行走中的大象背上,感觉就像是坐在一条随着波浪轻轻起伏的船上,巨大温顺的大象走在有些崎岖的路上,真算得上是一段十分奇妙的旅程。

  从“啤啤”背上下来,记者抚摸了一会儿它的大脸,表示对它的感谢。没想到,它又用鼻子招呼记者,在驯养师王师傅的解释下,记者才明白这是它在和记者表示亲热,让记者坐到它的大鼻子上。坐上去以后,“啤啤”的大鼻子很轻松地把记者卷到了天上。在与“啤啤”零距离接触后,记者跟王师傅交谈了解到,“啤啤”今年五岁了,是头公象,是马戏团里的著名演员。它几乎每年都有半年的时间出国,在欧洲各地进行巡演。参加完啤酒节,9月5日还要出国表演。

■走近驯马师

  宝马主粮都是空运来的

  当雄壮的音乐声想起,7位马术演员骑在马背上登场,立即在全场引发一片喝彩声。马术演员们在马背上闪转腾挪,不时地从马背上跃起跃下,时而还来个镫里藏身,使观众席上尖叫声不断。“这7匹马加起来,身价都超过两百万元,最贵的一匹是50多万元。”俄罗斯皇家马术表演团的中方团长杨利说 ,而且重要的是,这7匹马都是纯正的俄罗斯血统。

  由于俄罗斯和青岛的气候差异,为了让这7匹宝马适应青岛的气候,在马的休息环境以及食物搭配上,马戏团的师傅们可谓是费尽心思。15日上午11时30分,记者和马术师一起与这7匹宝马来了个近距离接触。“气温有些高,特意设了两台大功率的风扇给这些马匹降温。”杨利说,记者注意到,这7匹马好像懂得这两台风扇的功能,齐刷刷地把头伸向了两台风扇的方向,一幅很享受的表情。此时正好是宝马们午餐的时间,马术师拿来了7根胡萝卜。“每匹马一根,这一直是他们的饮食习惯,不能改的。”一位马术师说。记者拿起一根胡萝卜,走向了7号马厩的马,见到了心爱的食物,它一口就把一整根胡萝卜吞下。

  记者了解到,为了避免这7匹宝马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在啤酒节演出期间,它们的主粮都是从甘肃空运来的苜蓿草。“刚刚从甘肃空运过来了1吨,但肯定不够用的。”杨利说 ,一般一匹马就要吃掉30斤苜蓿草。除了苜蓿草外,马术师还会给马调制主餐,主餐用麦麸、钙粉等混合而成。“但更重要的是,食盐是必须要加的,因为马匹演出太累,需要补充盐分。”马术师一边说 ,一边盛了两大勺子盐放到了饲料当中。

  ■体验小丑演员

  扮小丑容易,逗乐观众难

  在大马戏演出中,一个惊险的高空大回环节目表演结束,两个身穿花衣裳,头戴假发的小丑走上台来。他们俩走起路来故意一扭一扭,看人的表情更是夸张,一举一动都让给人觉得滑稽……

  皇家马术团的中方团长张利告诉记者,在中国戏曲里,一直就有“无丑不成戏”的说法,在大马戏里也是这个情况。“小丑是马戏的灵魂,是马戏中幽默艺术的制造者,在表演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代表当今国际马戏最高水平的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的最高奖,就是用‘金小丑’来命名的。”张利告诉记者,这次来青岛参加演出的一共有三个小丑,全部都是外国人,分别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等到大马戏散了场,记者见到了小丑热尼亚。卸了妆的热尼亚其实是个金发碧眼的帅哥。他见记者对小丑有兴趣,就主动指导起来,在热尼亚助手的帮助下,记者也穿上了小丑的花衣服,戴上滑稽可笑的假发。“小丑不仅是扮相搞笑,最主要的动作要起到幽默的效果。”热尼亚决定教记者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是突然瞪大眼睛,嘴往前拱,一幅很夸张的样子。看似简单的挤眉弄眼,记者做了很多次,可每次都显得太生硬。“所以说,不能小看小丑。”热尼亚告诉记者,在欧洲,马戏团里的小丑都有专门的培训,要培养出一个知名的小丑要花很多年的功夫,一个好小丑就是马戏团里的“台柱子”。

  被热尼亚培训了一个多小时,记者穿上小丑的衣服来到马戏表演场外,用新学来的动作向游客展示,并希望能因此来拉动一下大马戏的人气。刚一亮相,就有小朋友把记者围住,尽管记者化了妆,可还是感觉有点“抹不开”,不敢做动作,只能机械地与小朋友拉拉手,合了张影。直到表演了20多分钟后,看到很多游客围着自己拍照,主动与自己拉手,记者才渐渐找到感觉,学着热尼亚的样子,故意一扭一扭地走了两步,还抱起一个小朋友转了转。结果,这个小朋友玩上瘾了,抱着记者的腿不放,惹得周围的游客一片大笑。

  ■走近杂技演员

  台前很风光,台后是汗水

  除了动物明星的表演外,此次来啤酒城演出的吴桥群艺马戏团演出阵容有89人之多,演员平均年龄25岁,个个身怀绝技。其中于金生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杂技大赛,在俄罗斯国际马戏院成立100周年举办的国际杂技大赛中,他表演的“顶技”获取俄罗斯皇家金质奖状 。

  场上两个大轮飞速旋转,最高处离地面11米,演员在飞速旋转的高轮上行走 、跳绳、抛接瓶子……做出各种高难度表演,这是整台节目里难度系数最高的环节,也是危险性非常高的环节,节目名为“ 死亡飞轮”,的确名不虚传。在这惊险刺激的表演面前,观众席上不少女士紧闭双眼,不敢观看。

  按约定时间采访“死亡飞轮”的表演者郭帅时,他刚刚表演结束,脸上的大汗像满盘的珍珠,铺满面庞、肩头和胸前。他满脸兴奋地对记者说:“我从11岁开始练这个项目,完全是跟队友自己摸索,没有任何人指导。刚开始,看别人演出,觉得不是很难,而且我们有杂技底子,但实际练起来是困难重重,足足练了4年,直到15岁才首次登台演出。”表演看似简单,却需要极其灵活的身体,而且要克服在轮子上的眩晕。

  “有一次,因为鞋子太滑,在表演途中摔了下来,但我休息了一个月便又重新登台。”他笑着说。后来他又悄悄地对记者说:“怎么能不疼,当时我都绝望了,哭得一塌糊涂,甚至想过放弃。可后来冷静下来一想,这是我的职业,我必须坚持。”说话时,这位19岁的优秀杂技演员眼里含着泪珠。马戏演员台前风光无限,背后练习过程中却经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为了把杂技艺术发挥到极致,他们甘愿默默地流汗流泪,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博得观众会心一笑。

  据了解,本次欧洲皇家马戏巡演由中国吴桥群艺马戏团承办。啤酒节期间,周一至周五每天将至少表演4场,周末至少表演5场,根据情况还要加场表演。持啤酒节门票看马戏表演立刻享受与门票同等价值的优惠。A10、A11版文/图/本报记者 陆金星 记者 连茂明王爱科李兵 实习生 王晶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曲艺)揭秘啤酒城马戏团幕后 记者体验扮演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