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517 发表于 2012-3-25 23:16:32

引导“迸”出小发明,创新畅通“咽喉”道

      
   引导“迸”出小发明,创新畅通“咽喉”道

                        刘雅铖

“赵工,我们有项小发明能申报QC小组成果吗?”3月23日,笔者在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洗煤厂机修车间主任工程师赵正红的办公室里,巧遇到了该车间检修三班班长赵慧锋和职工王思秀,俩人正向赵正红咨询他们的一项小发明能否申报QC成果。

“什么样的小发明?”在笔者和赵正红工程师的疑问中,俩人打开了话匣子,把这项小发明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通。

在了解中得知,他们班组在厂里和机电部门的引导下,自主研制了一项小发明“嵌入式螺旋”自动装置,解决了该厂原料煤入配煤中心P103下料“Y”型溜煤槽体时出现的堵、压煤难题,畅通了料煤传输渠道中常常堵塞的“咽喉”道。

今年以来,汾西矿业洗煤厂产品结构发生调整,配煤任务加重,入厂料煤由原煤变为了各矿井洗煤厂生产出的精煤,料精煤水分大且粘结性高,造成了该厂配煤中心P103下料“Y”型溜槽时常堵塞。P103“Y”型溜槽是该厂配煤中心重要输煤通道,不同品种的料精煤都要经过p103溜煤槽分类输送到皮带上,每当发生堵塞就必须停车,采用人力疏通,不仅影响车皮卸煤效率和生产时间,同时,还增强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厂里和机电科的同志们给我们提供了在P103溜煤槽体内安装一个顺煤装置的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研制出了这个小发明,效果很好的。”赵慧锋很高兴的说起了这项小发明的研制过程。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成立了一个专项技术攻关小组,班长赵慧锋和职工王思秀、孙宝忠三人还在现场开起了“研究会”,先后制定了几套方案:重新制作更换槽体,时间长且制作成本大;在槽体内安装翻转板吧,阻力太大也不适宜;难题一时困惑住了几人。

“我们天天琢磨这个事,都想不到好办法,没想到在一次干活中给了我和班长启发”王思秀兴奋的谈起了他们在这次创新中的突发奇想。

在一次干活中,赵慧锋和王思秀俩人在修理设备时,看到螺旋卸煤机卸煤的场景,螺旋在推力的作用下旋转,可以将火车车皮内的煤推向车皮外进行卸装。

如果做一个小螺旋,将螺旋叶片进行反向改制,让它朝内翻转,不就解决了p103“Y”溜槽的堵塞问题了吗。螺旋卸煤的场景让他们茅塞顿开,做一个叶片相反的小螺旋放入P103溜槽内自动导煤的装置,使下料煤通过螺旋通道旋转,俩人不谋而合,一项小发明在脑海中诞生了。

几天后,一个螺旋叶片反向的“嵌入式螺旋”研制成功,赵慧锋、王思秀还给安装了电机和减速器,使用中只要启动按钮,小螺旋就会在P103溜槽内自动翻转。两人迫不及待的把这个小发明安装在了P103槽体内,并且一次试车成功,使用至今, P103“ Y”溜煤槽体未在出现堵塞现象。难怪,P103的岗位司机们一提起这个小发明,都直竖大拇指。   

“完全可以申报QC成果的,我可以配合你们写材料”赵正红在了解完这项小发明后,爽快的答应了赵慧锋和王思秀提出和赵工一起申报QC创新成果的建议。                                 

   













   


517517 发表于 2012-3-25 23:23:10

请老师们拍砖

屈联西 发表于 2012-3-25 23:43:55

文章写得挺不错呵!
引导“迸”出小发明,创新畅通“咽喉”道
——标题要说事呵
谁引导?让读者一看标题就知内容就更好了。

517517 发表于 2012-3-25 23:47:21

谢谢屈老师指点

王志强 发表于 2012-3-26 16:20:30

文章真得很不错,学习并支持见报哦

张硕御月 发表于 2012-3-28 17:42:26

恭喜刘雅铖老师见报哈,再接再厉!

ljtao 发表于 2012-3-28 18:19:51

恭喜见报!

517517 发表于 2012-3-28 19:37:34

谢谢屈老师、张硕老师、王志强老师和平台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谢谢编辑老师,这是我在平台投稿中发表在工人日报的处女座,继续努力,继续向平台各位老师学习

zbsqiqi 发表于 2012-3-28 21:34:52

恭喜见报!

连续风格 发表于 2012-3-28 21:38:58

恭喜见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引导“迸”出小发明,创新畅通“咽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