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刚 发表于 2012-3-29 06:22:30

向牢骚要创新

                                                      向牢骚要创新
                              李玉刚

    山东德州供电公司市南供电部检修一班工作创新不断,也不知道他们哪来那么多的点子。3月27日上午,带着这个疑问笔者采访了检修一班的班长郭立泉。
    郭立泉知道我的来意后,神秘地拿出一个工作日志本,上面记录着工作现场的基本情况。我看了后没发现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不过就是本工作日志罢了。我用疑问的眼光看着郭立泉,想从他的脸上得到答案。他见我没看出门道,就翻开笔记本向我讲了起来。
    他说,这是去年3月15号在铁西大道一条10kV线路上带电安装驱鸟器的记录。本子下方记录了这样的一句话:“带电作业班李班长发牢骚,说安装一个驱鸟器,就动用一次带电作业车,要知道带电作业车升降一次得多少费用啊,而且车辆还要进行保养,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郭立泉说,正是因为听到李班长的牢骚,我们才有了不用带电作业车带电安装驱鸟器的想法。我们把带电安装驱鸟器作为QC小组选题进行攻关。经过半年时间的实验,一种利用绝缘拉杆配合一种我们设计的驱鸟器安装支架,由两名工作人员登杆安装的带电安装驱鸟器作业法就大功告成了。带电作业车从此就被解放出来。
    “这还有,”郭立泉班长又翻了一页他的记录本说,“这是我班的一位老同志看到线路施工时工地上截断的线头发牢骚。”我看了一下,是这样记录的:刘绪山说,每次架线路都剩余这么多线头,就不会计算准了再截吗?
    在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三节约”活动时,这条牢骚提醒了我。经过和班里的同志们研究,我们创新了一种“3+X”线路施工节约法。每次只要把X计算准了,线路施工时剩余的线头就很少了,有时候可以达到准确无误,线头也找到了用处,避免了浪费。
    我重新接过郭立泉的记录本仔细看起来,敢情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的全是他在工作中听到的别人的牢骚。我问郭立泉班长,你是怎么想到利用别人的牢骚搞创新的。他告诉我说,别人发牢骚,说明人家发现了问题,有问题就得解决,有的牢骚还真让人家发到点子上了,解决了牢骚就等于解决了问题,收集牢骚就是收集了创新工作的素材。
    我被郭立泉工作中的细心折服。离开检修一班时,我握着郭立泉的手说,你这向牢骚要创新的工作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啊。
   
   253008      山东省德州供电公司政治工作部
   李玉刚      13573458088

cmfrjtly 发表于 2012-3-30 00:18:23

郭立泉知道我的来意后,神秘地拿出一个工作日志本,上面记录着工作现场的基本情况。我看了后没发现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不过就是本工作日志罢了。我用疑问的眼光看着郭立泉,想从他的脸上得到答案。他见我没看出门道,就翻开笔记本向我讲了起来。


这段太罗嗦了些,包括全文,建议进一步“修剪”。

ljtao 发表于 2012-3-30 22:57:10

请补上采访时间---不错

baihuahe 发表于 2012-3-31 01:46:42

不错,看好!!!

张而不扬 发表于 2012-3-31 16:40:24

个人感觉此稿非常真实地贴近班组员工的工作实际,点子新,好稿子,看好哈!

李玉刚 发表于 2012-4-5 12:51:33

谢谢各位老师点评。

zeng 发表于 2012-4-5 15:22:25

zeng 发表于 2012-4-5 15:23: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牢骚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