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2-3-31 09:08:08

(戏曲)马兰:从未远离过戏曲

     有人评价,她是继严凤英之后又一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在事业的巅峰时刻,她逐渐从舞台上淡出,以致遭到很多黄梅戏迷的不理解。她说,自己其实从未离开过黄梅戏,淡出舞台只是不愿意再用重复的方式演绎和自己生命一样重要的黄梅戏。马兰还会回到黄梅戏舞台吗,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共同期待着。 已揭牌的工作室 “马兰戏剧工作室要在上海开张了!”听到这个消息,记者来到位于上海闵行区古美街道的马兰戏剧工作室,幽静的古美街道上有一栋社区文化中心的小楼,工作室就位于这栋楼的三层,目前还在叮叮当当的装修之中。文化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工作室大约400多平方米,集创作室、声乐室、排练厅为一体,在今年2月21日就揭牌了。”“今年10月份工作室就能建成了,闵行区古美街道居民就能近距离享受高水准的黄梅戏表演,到时候,马兰也会带领由学生、教师组成的文化志愿团队,走入基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揭牌的时候,马兰笑着说,其实这个举动也好似“摸着石头过河”, “这是但是个新路子,一步一步来,肯定会有所收获。” 舍不了的黄梅情

  1986年,马兰获得了当今中国舞台最高的奖励“梅花奖”,1988年,又凭《严凤英》中的严凤英一角获得了“金鹰奖”和“飞天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她的黄梅戏生涯跃入顶峰。

  2000年左右,马兰逐渐淡出了黄梅戏舞台。对于自己在黄梅戏舞台的常年缺席,马兰在2007年做客《戏苑百家》访谈节目时表达了对戏迷们的愧疚和感谢。我是“一个注定不会有太多作品的演员。一直以来,我想做我心目中的东西。”

  2008年,在吴琼的个人演唱会上,马兰和昔日的老搭档黄新德以及“金花”姐妹们百感交集地拥抱。她动情地说,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其实一直在追寻一双眼睛,希望在艺术之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我爱我的家乡,我热爱黄梅艺术,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从事一份艺术工作……” 放不下的戏曲梦

  1998年,马兰带着黄梅戏史上第一部音乐剧《秋千架》来到观众面前,这也是中国戏曲界最早一次将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与国际音乐剧风格相融合的尝试。2008年12月,由余秋雨策划编剧、马兰主演的原创戏曲音乐剧《长河》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马兰坦言,融合不同文化的确是一种“挑战。但融合的过程并不是要丢掉黄梅戏的元素。我还是黄梅戏演员,我丢不下黄梅戏。”马兰的探索不仅在舞台上,也延伸到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她现在主持着上海戏剧学院的新兴专业“戏剧音乐剧”。学生们的努力,让马兰特别欣慰。著名黄梅戏作曲家徐志远提到与他私交甚笃的马兰时说,“虽然她很久未在舞台上现身了,但她一直在做跟戏曲有关的事情。”

  2012年3月17日晚,“燕歌行海河情”白燕升个人演唱会在天津大剧院举行。作为白燕升的多年好友,马兰带病坚持演出,演唱了“海滩别”和“女驸马”。 珍惜中的前世缘

  近年来,马兰和余秋雨的名字总是连在一起。说到和余秋雨的相识,马兰称是“前世的缘分”。

  有段时间,网络上传闻余秋雨与马兰悄然离婚,虽然余秋雨辟谣,但不少人仍半信半疑。但一天下午,这对“才子佳人”在首都机场意外撞见记者,并当场被认出,当时,马兰紧紧地挎着余秋雨的胳膊,对余秋雨显得非常温柔体贴,两人一边并肩而行,一边低声细语,给人以默契恩爱的感觉。这次巧遇再次打破两人悄然离婚的传闻,证实两人仍恩爱如初。


来源:新安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戏曲)马兰:从未远离过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