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 发表于 2012-4-7 23:57:30

“小发明”派上大用场(修改稿)


“小发明”派上大用场
      4月7日,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义井王凤社区医院护士班护士长董玲玲的小发明“吞咽胃管插入法”派上了大用场,在12家医院推广应用。出于好奇,笔者走进了董玲玲所在的护理班一探究竟。   
   “你又在搞什么研制?这么专注,我都进来一会了,你竟然没发现,听说,你发放明的“吞咽胃管插入法”获奖了,好几家医院又都来学习经验,能谈谈你是怎么发明的吗?”笔者一进门就直奔主题。   
    “其实也没什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是我的职责,这还要从去年的一件事说起。”董玲玲深有感触地说。
       从与董玲玲的谈话中笔者得知,去年3月份,医院病房住进了一位脑出血患者,不能进食,需要鼻饲,每次插胃管,病人都恶心呕吐、咳嗽不止,看着病人痛苦的样子,董玲玲心里很不是滋味。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琢磨这个事,打听其他医院的同行,都说目前还没有解决的办法。她翻阅了大量医学护理资料,从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咨询专家,最后都无济于事。一次她在服药的时候,药片随着水进入胃里,她突发奇想,插胃管能不能用这个方法,这就引发了她的创新的想法。
      “第二天,护士长就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一次不行两次,最后嗓子都捅成马蜂窝了”护士小慧不住地埋怨。   “不过,我们护士长还真行,大医院、专家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她解决了。”张慧敏称赞道。   
   “在插管前我含了口水,当管子插到咽部时,刺激我做吞咽动作,在咽水的同时顺利把胃管带入胃内,终于成功了,终于成功了。”董玲玲高兴地说。   
   “通过连续几天的临床试验,‘吞咽胃管插入法’能有效减少因误插气管而引起的呛咳现象,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得到上级医院领导和患者的一致好评,这个方法已经派上了大用场,在12家医院推广,目前有100余名患者都反映效果不错。董玲玲自豪地说。”
    从董玲玲的言谈中,笔者找到了她创新的秘籍。
      第一,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度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战胜自我,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第二,必须注重学习,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创新活动,必然要以知识的占有作为前提条件;第三,必须培养创新意识,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积极尝试,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心和决心。第四,必须学会借鉴和总结经验,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借用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创新,予以完美结合,充分利用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笔者感悟:创新对于基层员工来说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并非“轰轰烈烈的成果”才是创新,只要我们在本职岗位上想别人不敢想的,干别人不敢干的,解决比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新。(杨雪梅)

郭一丁 发表于 2012-4-8 00:05:05

个人意见:咽喉没必要加引号

cmfrjtly 发表于 2012-4-8 00:55:53

个人意见:中国煤炭报网已刊登。建议不一稿多投。

517517 发表于 2012-4-8 14:04:54

杨老师,此标题不适合您的文章哦。 建议重启标题。
其实您这篇文章的力点应在白衣天使的职责上。个见

杨雪梅 发表于 2012-4-8 17:39:34

谢谢各位老师的点评,努力修改

初卫平 发表于 2012-4-8 20:58:44

杨老师要吸取各位老师的意见啊,呵呵

杨雪梅 发表于 2012-4-8 22:14:41

已做修改,请各位老师指导

baihuahe 发表于 2012-4-8 23:30:48


学习杨老师作品

cmfrjtly 发表于 2012-4-8 23:44:28

杨老师,此标题不适合您的文章哦。您这篇和我那个咽喉道还是有差别的,建议重启标题。

主题与本期有一定的跑题,建议杨老师和我一道共同学习,更贴近主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发明”派上大用场(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