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贵 发表于 2008-5-31 09:52:45

承诺

      夜,渐渐地笼罩了下来,如一双大手牵扯着一块厚重的布,将家属楼盖了起来。潮湿的地面无法挡住饭后的人们,大家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消遣着幸福的时光。悠悠的路灯下,成群结队上万只的涨水蚂蚁,围着灯柱不停地飞舞,让柔柔的灯光变成了黑麻麻的一片。更有晕眩的涨水蚂蚁跌落在灯柱的光晕下,让地上结了厚厚的一层蚁堆,惹得院坝里十几个小孩像过节一样开心。
      一如往常,他静静地坐在用厚布覆盖的水泥凳上,厚重的装束与身边衣衫单薄喧闹的人群格格不入。时有人和他打着招呼,他都只是微微地应着,已没有当初响亮的声线。老了!真的老了。一阵咳嗽,让他日渐消瘦的身体剧烈地抖动着,如一阵狂风撼摇着一株快要干枯的老树,摇摇欲坠。
      楼道一暗,有人声传来。是楼上的小李,他家已装修一个多月了。
      “杨叔,麻烦你照看到下这些东西!”小李和几个人将一堆重重的装修器具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
      “我担心碰到了那些小孩,我们吃了饭就下来!”小李看了看不停疯跑的孩子群。
      “没有关系,你去忙吧!”他慢慢地起身,将身体移动到尽可能离物件近点的地方。
      “就一会儿时间!”小李面带歉意地和装修工人匆匆而去。
      夜,更沉了。人群渐渐散去,偶有风袭来,凉凉的,他紧紧了衣衫。家里人伏着窗叫他该回家了,他低低地应着,说自己还想呆下。家里人没再喊,都知道,他脾气已越来越糟糕,只招呼他早点回家,天凉了。
      院坝里就只剩他和一堆冰冷的装修器具静静地呆着了。偶有猫窜过,但都是稍顿即失。朵朵绽开的窗户里,不时传来灾区的情况。他最近常在家呆着,看这些揪人心的新闻。今天偶出来透透气,本想早点回家看新闻的,没想到遇到小李让他照看这些东西,他摇了摇头,只是侧耳更集中精力听不时传出的电视声。
      时间又悄悄地溜走了一个小时,夜,也更沉了。
      “杨叔,您,您还在?对不起,让您等久了!”小李带着装修工人匆匆而来,显然是喝了酒的,不然不会这么久才来。
      “哦!没关系。”他慢慢地起身,在水泥凳上呆久了,他感到腿脚有点酸麻。
      “杨叔!谢谢你啊!”当小李还想再表达一下感激的话时,他,已没进了沉沉的夜色里。
      “我以为他早走了,没有想到一句话,他会守这么久!”小李看了看手腕上的时间,他已守了2个小时。
         院坝里,留下的是一堆原封未动的装修器具和小李与装修工人们一脸的诧异表情。

忧尘 发表于 2008-5-31 15:45:16

http://rs.phpwind.net/E___5454ZHYXPWFG.gif

梅花雪 发表于 2008-5-31 17:08:44

学习!

张耀杨 发表于 2008-5-31 22:08:33

引用楼主金银贵于2008-05-31 09:52发表的 承诺 :
      夜,渐渐地笼罩了下来,如一双大手牵扯着一块厚重的布,将家属楼盖了起来。潮湿的地面无法挡住饭后的人们,大家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消遣着幸福的时光。悠悠的路灯下,成群结队上万只的涨水蚂蚁,围着灯柱不停地飞舞,让柔柔的灯光变成了黑麻麻的一片。更有晕眩的涨水蚂蚁跌落在灯柱的光晕下,让地上结了厚厚的一层蚁堆,惹得院坝里十几个小孩像过节一样开心。
      一如往常,他静静地坐在用厚布覆盖的水泥凳上,厚重的装束与身边衣衫单薄喧闹的人群格格不入。时有人和他打着招呼,他都只是微微地应着,已没有当初响亮的声线。老了!真的老了。一阵咳嗽,让他日渐消瘦的身体剧烈地抖动着,如一阵狂风撼摇着一株快要干枯的老树,摇摇欲坠。
      楼道一暗,有人声传来。是楼上的小李,他家已装修一个多月了。
      “杨叔,麻烦你照看到下这些东西!”小李和几个人将一堆重重的装修器具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
      “我担心碰到了那些小孩,我们吃了饭就下来!”小李看了看不停疯跑的孩子群。
.......

谢谢贵兄赐稿!很不错的小小说。
贵兄,说实话,我感觉故事还差点什么东西,但是却说不上来。
似乎就是夏老师所说的缺少对比吧??真是说不好!

金银贵 发表于 2008-6-1 06:15:49

谢谢小妹和(梅花雪),是莉娅师妹吧,斗胆喊这声。更谢耀杨,能得到你的意见,让我“迷途知返”。其实,你说的问题所在,我也曾考虑过,但我只考虑到了字数,而将文章的矛盾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显得文章内涵不够,过于文字化叙述了。以后多提意见,感谢,这篇算是练笔好了,以后,我会精炼过后再发给你!

张耀杨 发表于 2008-6-1 14:48:18

引用第4楼金银贵于2008-06-01 06:15发表的:
谢谢小妹和(梅花雪),是莉娅师妹吧,斗胆喊这声。更谢耀杨,能得到你的意见,让我“迷途知返”。其实,你说的问题所在,我也曾考虑过,但我只考虑到了字数,而将文章的矛盾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显得文章内涵不够,过于文字化叙述了。以后多提意见,感谢,这篇算是练笔好了,以后,我会精炼过后再发给你!
对于我的意见不用在意,我的认识比较肤浅。
谢谢贵兄赐稿!

147258 发表于 2008-6-1 16:45:50

支持

张耀杨 发表于 2008-6-1 16:58:33

引用第6楼147258于2008-06-01 16:45发表的:
支持
滕老师是写这种故事稿的高手,欢迎多多点评,帮助大家多多提高!谢谢!

袁克颖 发表于 2008-6-1 19:26:09

人物有“感染”性,学习了。

袁克颖 发表于 2008-6-1 19:29:07

有些人就是木头桩子。看这位——新闻媒体已经反复报道了《两只狗救了被埋196小时的王老太的故事》,人们在为被救的忘老太倍感幸运的同时,也被那两条与王老太素不相识却相陪相伴196个小时,并最终为老太的被救立下汗马功劳的两条黄狗所感动!然而,在人们庆幸和感动中,却被随后王老太及其家属的忘恩负义所震惊!
   
    据救援官兵说,在他们救王友琼时,现场有两只狗,一直在远处看。王友琼获救后称,这两只小狗在她被埋的数天里一直守护着她。   
    据了解,其中一只小狗一直在舔王友琼干裂的嘴唇,另一只牧羊犬则舔去她脸上的血迹。在老人被困的几天内,这两只小狗一直守在旁边,不时舔舔老人的手和脸,时不时还叫几声,正是因为它们的叫声引起了住持的注意。
   
    由于担心流浪狗会接触瘟疫传染源,灾区已经下令捕杀那些没有人认领的流浪狗。在王老太被救后,人们都被那两条通人心人性的黄狗所感动,并征求王老太及其家属的意见,希望她(他)们能认领这两只狗,以免被捕杀。但是对于这么两条救命恩狗,王老太不仅毫不领情,而是明确表示拒绝认领。特别是其女儿曾令华反复强调说:“母亲从来不养狗,也不曾带狗上山,所以她们不知道狗是哪里来的……”!
   
    看罢此新闻,笔者为之震惊和恐怖!人性到了这等地步,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很多很多被从废墟下救出的灾民,在身体极度虚弱以致说话都困难时,依然在用微弱的声音说着感激的语言……因为他(她)们知道,是那些舍命救助他(她)们的人给了其新的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
   
    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这种跨物种的情感,撼天动地!这次两只黄狗在196个小时里,不离不弃地救助王老太,演绎了一场真实的义犬救人的场面,感动了无数的世人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旁观的无数人都被感动了,而那位被救助的王老太却麻木了,甚至明知道因为她和其家人不作为,将眼睁睁地看着那两条狗被捕杀,这是何等的麻木不仁?何等的良心丧尽?何等的忘恩负义?而这些这又是何因?
   
    南京徐老太不感激救助她的恩人彭宇,反而向对方敲诈,除对南京法官“依情理推断”判案而不齿外,毕竟是因为涉及到了金钱上的事情,其自私本能到是有点不足为怪。可是,这次是两只狗。而且是两只之前和王老太家并没有任何关系的流浪狗,它们救助老太时,没有任何施恩图报的企图,也根本不会有什么“按情理推断”的情节存在。事情很是简单,就是义犬出于对人类的依恋本能,或者稍微有那么点灵性才救助王老太的。它们不会说话,也不可能撒谎,它们不知道自己将会被屠杀!这个时候,王老太和其家属即使是嫌麻烦,自己不想养狗,但对于恩狗,也应该拿出最起码的良心来,想办法救它们的性命。毕竟做这个事情并不复杂,也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经济负担!但是,她(他)们没有,不仅没有知恩图报,甚至是百般辩解,一再声明那狗和(她)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从这个角度讲,王老太的恶劣行经要比南京徐老太要严重的多!最起码的,彭宇还能说话,还能辩解,可这两条狗,却浑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最起码的,徐老太是仅仅是为了点钱,而王老太和其家属,却几乎不需要承担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将两条对其有救命之恩的狗,也是两条鲜活的生命推向了死亡!
   
    狗不会说话,也不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被杀)……如果它们知道了其命运,不知道会怎么想?
   
    笔者实在是想不通,某种因素使然,很多自私自利的人,在被救后,不仅不感谢恩人,甚至是反咬一口----讹诈恩人!也许是担心承担报恩的成本;也许是逃避责任……可对待救命的两只狗,又有多少成本可承担的?为何要毫不犹豫地将其推向死亡?
   
    朗朗乾坤、天理昭昭,人在做、天在看!迷信也好,不迷信也好,笔者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因果报应的!
   
    有个朋友告诉笔者:“越是与人接触多了,越是想和狗接触……”,想想王老太和其家属的行为,笔者明白了朋友的心境,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人其实不如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