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 发表于 2012-4-22 18:06:30

有缘瓷都来相会

                        有缘瓷都来相会
    4月14日,我作为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义井王凤社区一名通讯员有幸参加了在江西景德镇举办的为期四天的第三届中国班组长论坛会议,会议期间聆听了“余梦伦班组”的管理理念,同时也结识了许多老师和朋友,与他们一起播下了友谊的种子,期待着下一个相聚的时刻。
    在大家的期待中,夏老师来到了会场,她是那么慈祥,一到场就与我们打成一片,会员们纷纷向夏老师问好。夏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特别,先让新会员介绍了自己的情况,随后让杨建、曹永龙等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成长经历。杨建是夏老师多次在平台点名表扬的明星,也是这次受表彰的优秀会员,他作为一名班组长业余时间坚持写稿,今年在工人日报发表11篇稿件,他没有节假日,除了工作就是写稿;曹永龙从一名看大门的普通工人到宣传部副部长,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写稿,通过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的锻炼,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次虽然没能见着张静,她的故事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张静从河南某企业的一名普通仪表女工转身重庆松藻的宣传干事,她的成长离不开她个人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这个跳板。是企业员工互动平台成就了他们的梦想,此时,我想我们与会的每一位班组长、通讯员最多的应该是感恩……
    会议中,康老师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给我们讲课,他负责整个会议的筹备工作,工作比较繁忙,但他把多年的经验做成课件,让我们通讯员拷贝一份系统地学习。还记得每一次稿件投到平台以后,康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通讯员点评稿件,而通讯员的每一篇稿件经过康老师的点评给出了修改意见,见报的几率就大大地提高了,所以说我们每一篇上报稿件都渗透着康老师的心血。
    对摄影我还不是很内行,老哥老师的摄影讲堂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黄金分割线、对角线,一样的相机、一样的拍摄地点,图片拍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在景点现场拍摄中,老哥老师现场指导通讯员如何选景、找角度,给我们通讯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摄影课。
    这次去景德镇,收获更多的是见到了很多老朋友又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像屈联西、刘金涛、杨建、金银贵等老师在去年北京年会上就认识了他们,一年来我们在平台上交流,相互切磋。这次景德镇再次见到他们,格外的亲切,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有说不完的话。还有王秋、范明、李俊红、王刚、吴小文、段高高等虽然与他们不曾谋面,在平台都是很熟悉的名字,在平台上认识了他们,初次见面一点都不觉得陌生。我们彼此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哦!你就是谁谁啊!终于见到您真人了!
    短短几天的相聚很快就过去了,难忘和夏老师、康老师、老哥老师在一起的日子,忘不了与王秋、屈联西、刘金涛、李俊红等朋友朝夕相处的时刻,相机拍下了精彩的瞬间,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俗话说,没有不散的宴席,我相信这次分手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期待明年相聚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新的变化,让我们都能像杨建、曹永龙他们一样,在中国企业员工互动平台这片沃土上成长、成才、成功。(杨雪梅)

ctxz 发表于 2012-4-22 19:02:22

真是一篇情真意切、既写实又表意的好文,看得出,作者收获多多,感触多多,如果参加会议的朋友都能把自己景德镇之行写出来、发出来,与大家分享,这肯定很棒哦!!!

初卫平 发表于 2012-4-22 19:52:09

今年在工人日报发表11稿件篇(篇)

杨雪梅 发表于 2012-4-22 21:43:45

谢谢康总、初老师的点评,因电脑出现故障,没能及时发到平台,还好赶上了末班车。

初卫平 发表于 2012-4-22 22:04:19

更离不开企业员工互动平台这个跳板(中企互动平台)

baihuahe 发表于 2012-4-23 10:30:43

相机拍下了精彩的瞬间,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杨建yj9798 发表于 2012-4-23 16:52:09

谢谢杨雪梅老师鼓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缘瓷都来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