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应该有“舍小义而取大义”的勇气
在“毒胶囊”事件中,作为涉事企业的员工不去主动揭露工业明胶和“毒胶囊”背后的“潜规则”,并不是说这些员工都毫无善念并与那些赚黑心钱的企业老板“一个鼻孔出气”,也许是这些员工觉得拿着人家的工资“再卖人家的赖”有点吃里扒外的味道,再说所在的企业停产甚至破产对自己来说也是自断财路,弄不好还会给人留下不“仁义”的印象。按理说,企业员工应该自觉维护所在企业形象,但是,维护企业形象关键需要分清“大义”和“小义”,对企业以危害公众健康为代价的“潜规则”,知情的员工就需要“舍小义而取大义”了,否则,就是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的表现。其实,在许多时候,企业一线的员工都掌握着“一手资料”,那些外人看起来挺神秘的“潜规则”对于他们来说是司空见惯、了如指掌的东西,他们选择“守口如瓶”,很大程度上是害怕丢“饭碗”,再不然就是对那些“潜规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毕竟,连人家卫生部的有关专家都称“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所以,要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说成很大的危害”,一个普通的员工对“工业明胶”药用、食用的危害性又能有多少了解,从这一点来看,如果过分强调让企业员工大曝“潜规则”也不现实。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员工都不晓得一些“潜规则”的危害性,以工业明胶和“毒胶囊”事件为例,据媒体报道,就连当地的村民都知道“他们除了给生产药用胶囊的厂子供货,还经常(把工业明胶)卖给生产雪糕、乳制品和饮料的厂子,我们当地人都不敢吃果冻和冰淇淋这些食品。”对此,那些亲自参与加工生产“工业明胶”的员工倘若说不知情恐怕没人会相信。另外,2011年4月份曝光的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中,在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生产的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从染色馒头制作者“打死也不吃”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染色馒头的毒性还是有所了解的。
可以说,有良知且理性的企业员工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分得清轻重,他们应该明白,自曝黑心企业“潜规则”不仅是“舍小义而取大义”还是在自我保护,要知道,只有越来越多坑害人的“潜规则”被曝光,我们每个人吃到“毒胶囊”、“毒馒头”、喝到“毒饮品”的几率才会越来越小。 有良知且理性的企业员工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分得清轻重,他们应该明白,自曝黑心企业“潜规则”不仅是“舍小义而取大义”还是在自我保护,要知道,只有越来越多坑害人的“潜规则”被曝光,我们每个人吃到“毒胶囊”、“毒馒头”、喝到“毒饮品”的几率才会越来越小。 在“毒胶囊”事件中,作为涉事企业的员工不去主动揭露工业明胶和“毒胶囊”背后的“潜规则”,并不是说这些员工都毫无善念并与那些赚黑心钱的企业老板“一个鼻孔出气”,也许是这些员工觉得拿着人家的工资“再卖人家的赖”有点吃里扒外的味道,再说所在的企业停产甚至破产对自己来说也是自断财路,弄不好还会给人留下不“仁义”的印象。 有良知且理性的企业员工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分得清轻重,他们应该明白,自曝黑心企业“潜规则”不仅是“舍小义而取大义”还是在自我保护 多谢以上几位老师关注! 说得好! 可以说,有良知且理性的企业员工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分得清轻重,他们应该明白,自曝黑心企业“潜规则”不仅是“舍小义而取大义”还是在自我保护
作为中国人,你们说的如此轻巧,只能说明你们太不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情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