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御月 发表于 2008-6-3 17:00:45

【央企报道】李风忠:一个人的战斗——■本报记者 张敏

      怎么也无法相信,大灾来临时,一位精瘦的山区小伙子,在孤立无援的危境中,一个人扛起了一个乡、1600多电信用户的通信保障重任

李风忠:一个人的战斗

张敏

      他叫李风忠,是中国电信甘肃文县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当强震来临时,他正在电杆上查修线路障碍。瞬间的惊慌中,他迅速跳下电杆,冲出峡谷始得逃脱厄运。几分钟后,惊魂未定的他站在山梁上一看,目之所及,房屋已坍塌倒斜殆尽,遍地瓦砾,四处废墟,乡亲们四散逃生,周围一片哭喊声。

      他惊呆了!

      机房、营业厅呢?他竭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并迅速返回到交换点机房楼前。所幸,机房和营业厅只是出现倾斜和裂缝,并未坍塌。但由于停电,通讯已经完全中断。

      不管怎样,这房子可不能倒,他心里想着,便四处找人帮忙,搬来了十几根大木柱撑住了房梁。可心里仍旧不踏实,于是,他迅速将营业票款、村通终端和备用设备转移出来。由于三仓交换点并未配备油机,无法发电,灾情信息仍然无法上报。

      想了半天,李风忠隐约记得隔壁信用社好像有一台油机,于是马上出门。没费太多口舌,油机顺利到手。李风忠马上将机房电源外接,发电、重启设备、试电话,通了!

      不到1小时,三仓乡受灾情况便通过这部电话到达陇南市分公司,为上级部门摸清情况恢复通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而此时,三仓乡党委贾书记拿着手机正急得团团转。李风忠没吭气,迅速从机房将应急电话接通并直接拉到乡政府大院内。贾书记喜出望外,一把夺过电话,一巴掌拍在李风忠瘦实的肩上:“你小子,好样的!”

      就在贾书记上报灾情的时候,李风忠又先后从乡镇府危房内抢接出2部办公电话。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发电机是要“吃油”的,三仓乡只有一个私人供油点,平时备油只有2桶,这怎么办?李风忠急急火火地找到了负责人,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凭着个人平时的良好信誉和人际关系,他成功地将这2桶油欠费买断。由于不明白道路损毁和电力部门修复情况,李风忠又四处做工作,动员三仓乡私营车主贡献油料,一下子储备了10天的备用油。

      地震过后,如何尽快向亲人报平安成了三仓乡老百姓的头等大事。由于距离震中汶川县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离陇南受灾最严重的文县碧口镇只有30多公里,三仓乡受灾情况十分严重,1600多用户中大多数用户电话断线不通,村通基站没有信号,而短时间内大面积修复是不可能的。看着乡亲们焦急的眼神,李风忠果断地决定从机房向门口再拉两部电话,并张贴告示,让大家到代办点门口免费拨打电话。能与外界联系了,乡亲们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有人问李风忠:“电话都免费了,将来话费怎么办?”李风忠说:“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我怎么还能考虑去赚钱?相信上级领导会支持我的。”此后不久,中国电信陇南市分公司随即正式通知各地县分公司,限时要求提供免费服务电话。

      那天夜里,李风忠找来几条单薄的木凳、木板、彩条布,搭建了一个简易帐篷,在代办点门口半睡半醒待了一宿。

三只眼睛 发表于 2008-6-3 17:28:19

学习了张老师,感觉离我们很近.
张林

东芳 发表于 2008-6-3 19:18:50

学习张敏老师好文章!

李明航 发表于 2008-6-3 19:47:58

张敏老师,拜读您的作品。

向良忠 发表于 2008-6-3 20:55:55

读罢此文,仿佛就是亲眼目睹到的情景!活了!

椰梦长廊 发表于 2008-6-3 22:12:55

学习了张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dengcf 发表于 2008-6-3 22:25:06

认真学习张老师的文章。

蓝鹰 发表于 2008-6-3 23:06:52

拜读老师佳作,就如同又一次聆听老师讲座:新闻要有表情,现场感真的是太棒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企报道】李风忠:一个人的战斗——■本报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