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z72 发表于 2012-4-30 10:45:23

(1084期)电建青工:寻找“用武之地”

                                 电建青工:寻找“用武之地”
    “咱们都比许振超喝的‘墨水’多!他能练就绝活,创造出‘振超效率’,咱也能干出‘名堂’来!”。
   上周,安徽电建一公司青工苏建在其班务会上的发言,得到几个年轻学员的赞同,纷纷表示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这一幕却让年龄较长的老师傅们面目目相觑,嘀咕道:小伙子们今天唱的哪一出?
   苏建他们这6个小伙子年龄不大,“名气”却不小。他们是去年夏天进班组的本科毕业生,文化程度高,聪明,好奇心强,学东西也很快,但只有三分钟的热情,在一个岗位上新鲜劲已过就嚷嚷“没意思”,要求换岗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先后干过电工、钳工、操作工和起重工。这不上月月初才“跳”到机修班组,前阵子又给公司递交了换岗位的申请。究竟什么岗位才适合他们?上上下下都在为此事而犯愁。
   苏建从报刊夹里取出《工人日报》,说:“许振超只是初中毕业,能干出那么大的‘名堂’!我却走马灯似的换工种……”。
   前天晚上,小苏看了上期《班组天地》里刊登采写许振超的那篇文章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在大学校园里他憧憬着自己未来的工作,那是一幢宽敞明亮的写字楼,自己西装革履,绘图、修改图纸,或与白领同事们讨论工作方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自己如鱼得水,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进一线班组后他倍感委屈,吃苦耐劳对他来讲早有心理准备,但一线班组所从事的工作很“杂”,今天搞制作,明天干安装,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无法施展拳脚,难道就这样耗一辈子吗?他不甘心,几次换岗位就是为了寻找“用武之地”!
   “我们是一伙儿”,“我当初就是想提高工作效率”,这些朴实的话语在他耳边久久回荡。他在思考:许振超和咱一样也是一线班组的,咱们的工作劳动强度高,作业进度慢,有很多地方也需要技术创新!这不就是咱的“用武之地”吗!
    班组的另外几个小伙子看了这篇文章后也恍然大悟,不起眼的班组竟然大有作为!并在一起商量要改正眼高手低,干事情没有“长劲”的缺点,从提高工作效率入手,在班组小天地里以许振超为榜样,干出“名堂”!(夏忠)

xiaz72 发表于 2012-4-30 10:45:53

修改稿,请指正

杨建yj9798 发表于 2012-4-30 20:28:36

先扎根班组,再谈成长,大学生也不例外,你们企业的成长文化氛围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084期)电建青工:寻找“用武之地”